财富管理从业者:逮到一个大客户就赚钱的概率越来越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3年余额宝的崛起引爆了中国的互联网理财市场。有报告显示,过去6年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从2013年76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147万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将达到24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0.6%。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带动财富管理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中,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2013年仅有7726亿元,2018年已达到5.66万亿元。

献凯研究(ID:xiankai-01)行业交流第2期,我们和某互联网财富管理公司从业者阿枫聊了聊。阿枫所在的公司主要做私募证券、私募股权等权益类产品。

在阿枫看来,财富管理行业的互联网化是不可逆的,同时大类资产权益类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凸显,“以前可能你运气好,逮到一个大客户,卖一单产品你就赚到了钱。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以下是他的分享~

【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是中介,也是一种知识付费。互联网+财富管理,已经不单纯是线上化的导流和获客,而是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手段为客户理财行为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及增值服务。

· 大类资产,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在下降,权益类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 互联网+财富管理,或者第三方财富管理,作为中间渠道提供的是撮合服务,行业规模存在一定天花板,目前市场的格局基本成型。互联网端已进入后期,边际效应降低,人才需求度在降低。

· 实际交易中,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和S基金是估值的两个难点。

● Part1 变化

互联网化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现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词被大家玩坏了,其实不是的,2013年余额宝的确是带动了大家手机理财意识觉醒。互联网+金融,更多是说传统金融服务去对接线上化,加入一些IT技术来提升服务的效率。

我们公司主要是权益类产品,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私募。一种是私募证券,就是二级市场的股票,相当于你把钱给基金经理,他去帮你在二级市场买股票,帮你炒股,然后收取一部分管理费,每年如果帮你赚了这个钱,从中要给他分20%。另一类是私募股权,属于一级市场,也就是企业上市前的融资。

财富管理其实是历史非常久远的一个行业,比如美国的嘉信理财。简单说,财富管理就是帮助有钱的人打理财富,服务这些高净值客户。

为什么会有“财富管理”这样一个名词出来?我理解:

1、它是一种咨询、一种知识付费。任何东西,你要去咨询的话要付费,这个角度跟现在的“知识付费”很像,财富管理也一样,专业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投资方面的信息、知识。

2、它是一种中介。一方有好的金融产品,另一方有钱,财富管理公司能够帮你找到好的金融产品。

3、从需求方面理解,保值增值的需求永远存在,比如最近有25万亿的基建等等,这样货币宽松的政策出来,钱是会越来越不值钱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已经不单纯是线上化的导流和获客,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客户的投资理财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及增值服务。

财富管理发挥作用就在于很多有钱人不太懂或者没有时间去做投资,特别是需要去做资产的配置。假设我有1000万或者说500万,应该怎样分配、分别投什么样的金融产品?

复盘这几年在公司的经历,互联网化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1、移动互联网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高净值人群,拥有更多的理财通道。反映在我们的投资者,也就是高净值客户,那些投100万 、200万的人,越来越年轻。

比如我们有的客户就是95后,客户越来越年轻化,必然带来互联网化,你服务不太好我就走了,用脚投票,去找服务更好的平台。传统上,银行也好,券商也好,它的客户群太多了,100万、200万在他们那可能很一般。

2、新的理财服务流程。

创业型的互联网理财公司发展路径是从线上起家,流程大概是这样:你想买理财产品,搜索财富管理,能搜到我们网站,进到我的网站,我会对你做合格投资者认证,假设你通过了认证的话,我就可以对你推荐一些建议你配置的产品,而你可以自己再去看,去挑选。最主要的什么?你可以学习,你在我们的APP、网站上可以看路演、看视频,就跟你看电影一样。

这个流程和服务跟以往银行理财的区别在哪?它不是说仅仅告诉你买一个理财产品。我们去银行以前是不是这样:“先生要不要买个理财产品,一年10万起、50万起,每年给你6%个点,一年3万的利息。”你过来签个字买了都走了。这是因为你非常相信银行,相信它不会倒,所以是这样的操作。

但现在通过互联网的工具,我们帮助很多投资者做投资者教育,让他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投资有这些品类,知道什么是私募证券、什么是私募股权,知道私募证券的风险是怎么样,私募股权的风险怎么样,他学习到这些投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说我买了银行的理财,最后一定能收6个点,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最后的本质逻辑在于我的钱拿去做了什么事情?给社会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哪些增值的服务,创造了更好的社会价值,导致我的投资得到了回报。

“散户越来越难”

第二个大趋势是投资者机构化,整个市场越来越成熟,散户越来越难。

首先是你很难找到想投的标的。比如说你现在有1000万,想去投一个特别厉害的企业,你没办法去touch到机构,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投资是特别专业的事,不跟着机构去看的话,你很容易亏钱。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不可逆的一个趋势,而且对经济也好,对所有的投资者也好,都是一个利好的事情。还有一个,产品净值化,给客户一个简洁明了知道自己投资成果变化的一个指标。只要你买了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可以通过APP去push到你的手机,“先生你买的理财产品,今天的净值大概是多少。”

“从固定收益向权益类转变”

再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大类资产,从固定收益慢慢向权益类转变。

过往投资者都追求固定收益,这些年大家经历了不少投资者教育,特别是2015年的股灾,很大的冲击,就是告诉你投资真的有可能每天跌停的,真的会损失掉很多钱的,告诉投资者要注意能承受多少风险。后来我们看到一些趋势:固定收益的产品越来越少,并且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也在下降。

大家慢慢的接受了权益类这样的投资,权益类就是浮动收益的不保本,没有说最高赚多少最低赔多少的,最低是全部赔完了。

第三个变化,从业人员没有以前那么鱼龙混杂了。以前可能你运气好,逮到一个大客户,卖一单产品你就赚到了钱。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小。现在互联网+财富管理这个行业,越来越多专业的人在涌现,不专业的、鱼龙混杂的这些人在被淘汰,竞争越来越大。

●Part2 估值

未盈利互联网公司和s基金两个估值难题

财富管理行业,交易很多,有交易就有估值。

私募股权这一块可以分三类,母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单项目直投。

说到估值的需求,最终都是给某一个具体的公司估值,这类需求永远存在。比如我们如果投了某个大的独角兽公司,肯定要给一个估值。

关于估值,比较有意思的还有两种情况。

1、某些未盈利互联网公司的估值

有些互联网公司可能是亏损,去美国上市也好,去香港上市一样,包括现在科创板也支持一些没有盈利的公司去上市。没有盈利,怎么给它估值,你的估值逻辑是什么?对这些新的商业模式、亏损的互联网公司,就需要第三方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来做估值,市场公允价值。这是个特别大的难题。

2、s基金的估值

一般估值是两种,一种是企业内在价值,一种是历史成交,把过往的一些成交价格拿来做对比。为什么s基金就比较有需求?已经close,已经投完了,要来做二手份额的交易。这种情况有什么好处?

第一你不会说不知道投资了什么企业,明牌项目,都能看得到,一个基金投了10个项目,你能知道这10个项目都是什么。

第二,你能知道这10个项目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三,你还知道企业上一轮拿了谁的投资?谈了多少钱?估值是多少?

基于这三点,这些信息都有了,假设这个份额的持有方式下其中有人要卖资产,怎样给他估值?

为什么我觉得这一类估值需求会比较大?有几个原因。

第一经济在下行,大家都有可能会缺钱,就会去卖资产,股权基金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资产。

第二是很多基金可能快到期了。基金的期限一般是3+2+2,7年。我们知道2014年、2015年、2016年发股权基金是比较早的,那么2020年差不多要到退出的期限,所以有客观的退出压力。

第三是有一些国资也投了股权基金,也有退出压力。

●Part3 未来

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基本饱和

整个中国财富管理行业,100多万亿的规模,银行、券商在前面,接下来是互联网+财富管理,或者说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这个行业的未来,从估值角度主要是这几点:市场份额、收入模型、宏观经济。

1、目前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格局

头部公司已有三四家上市,发展路径和产品种类各有不同。我们没有固收的,只做权益类,只做私募证券和私募股权。因为做固收的话,代表你可能有兜底的风险。

另外,我们认为权益类产品通过互联网去touch可能更顺利。为什么?因为很多互联网的服务是只有权益类才有需求。私募股权一般是3年、5年的投资期,私募证券,股票涨了跌了马上就有表现,你会每天都想看到这个净值,我之前投了100万,现在有110,明天有120,后天有130,然后它为什么会跌?买了哪些股票?所以它比较高频,互联网还是要高频,如果你太低频了,互联网的效应就没有太多的意义。

2、行业属性,第三方财富管理存在天花板,市场已经饱和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主要是去找一些好的资产推荐给客户,中间收取一些类似咨询服务费,机构这边帮它发产品,它给管理费,carry分成。收入上是这两类。

所以从行业属性看,互联网财富管理或者第三方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型,提供的不是最核心的服务,更像一个咨询或是中间的撮合服务——撮合上游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跟下游高净值客户中间的桥梁。提供的服务是做一些产品的筛选、尽调,找到匹配客户的资产配置,所以客单价不高。

最高的可能就是上游,直接发这个产品,你是最厉害的,因为你的专业摆在那里,中间渠道的贡献、获得的收益,自然要少一些。这就导致它整个行业的门槛、天花板还是摆在这里,目前的市场基本已经饱和,现在进入这个行业就比较晚了。

另外一个就是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做财富管理获得超高额收益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投资者的情绪以避险为主,少投一点,份额就在减小,这几年对行业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3、人才需求,互联网端的岗位需求度在下降

财富管理行业最核心的两类,一是理财师,你服务客户,sales,一是项目经理,你去拿好的资产回来,项目端。做销售的话,第一要有金融的专业知识,第二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第三最好要有一些高净值客户的资源。主要工作就是把公司引入的这些资产介绍给客户。

当然因为我们是互联网财富管理,所以还有一块互联网端,IT、产品、运营。但是互联网这一块,我会觉得现在已经到后期了,边际效应已经递减了,再去多做一些互联网的改善,没有办法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跟价值。所以互联网这块的岗位需求度我觉得在下降。

●Part4 心态

保持平常心

2015年~2016年的两波股灾印象深刻。第一波是2015年的杠杆配资,第二波是2016年1月的熔断。

2015年的时候,我们当时有一个月产品特别好卖,牛市来了,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可能一个产品卖10个亿、20个亿,一两个月就做完了。

也有人2015年的4、5月卖几百亿的产品全部去炒二级的纯多头,专门炒股的。过了两三个月,这个产品就倒了,基金经理整个人非常苍白,压力很大,可能他这辈子在这个行业到头了,整个职业生涯就over了。他可能就是想,我就赌这一把, 300个亿,此生无憾了,对不对?最后完蛋了全没了,真的会一夜白头那种感觉。

人的贪婪,可以放大很多倍的。其实不是损失多少钱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它对你的内心、思想、人性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我曾经看过段永平老师一个文章,总结得特别好:保持平常心。

这个太难了,对吧?背后的逻辑在于你要对你做的决策足够的专业、理性、客观。你在数十年的工作、生活、情感中都要去训练。

这里给大家隆重推荐瑞·达利欧(Ray Dalio)的《原则》, 我看了两遍,它里面有教你怎样去训练自己的思维,跟团队要做到特别坦诚,比如你做的所有的事,信息是公开的,决策流程是公开的、可追溯的,这样才可能在投资这个行业走得久远一点。

【往期好文推荐】

时间换空间:通行免费政策对高速公路行业的影响影响

估值技术 | 02. 农产品期权的估值

海航重组,南航困难,2月客流下降70%~80%?

以蛋壳为例,告诉你长租公寓为什么不赚钱

再融资新规催动:本周并购交易涉金额逾100亿

估值技术 | 01. 如何描述评估对象与评估范围?

银行老徐的金融战“疫”:14天走访43家企业百事、好想你7.05亿美元交易是怎么“估”的?——谈估值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