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东吉:吴晓求所谓“制度性的诱导”,还是在卸责;意思是制度起到了“诱导”这样的辅助作用,只是整个局中的一个环节。
我一直说,之所以如此,本身就是制度安排。往根子上讲,哀股就是融资工具,这个工具有两个主要用途:
1.实现当前最重要的战略;
2.银行的侧翼,哀股是为银行分担风险的。
当下最重要的战略是突破美帝卡脖子+高端制造攀爬。
向上突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个资金投入又是高风险的,极有可能打水漂——所以,如果采取从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给企业融资,很有可能带来大量坏账。
但是,如果从哀股融资,即使钱打水漂了也没关系——因为这不是银行贷款,是不用还的。
所以,上面一直在吹风,说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就是通过哀股融资。而与之对应的间接融资——就是从银行融资。
相当于用股市帮助银行承担高风险融资,从而为银行系统分担风险——你从人事也可以清晰看出这一点,证监会主席一定是四大行出身。
只要懂融资,就可以领导证监会!
……
基于以上,在确认在哀股融资以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融资利益最大化。
就是说,上市融资既然带上了国家战略的影子,那就不可能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
为了支持科创企业,就需要让这些企业在IPO的时候尽可能融更多的钱。
由于IPO是出让一定比例股份来融的,假设一家公司出让20%股份,那么如何让企业在融更多钱?
这家公司如果IPO的时候估值100亿,融资额就是20亿;如果估值500亿,融资额就是100亿……所以,为了尽可能融到更多钱,就需要在IPO的时候尽可能做高估值。
做高估值的典型就是中石油和神华,IPO第一年买入的股民,如果一直拿着不卖,现在还是浮亏的。
十几年了,持续的业绩增长都消化不了当年的高估,可见当年为了死命融资、把估值做得多么夸张!
这么高的估值,谁来接盘呢?
你说我才不要去接,但你买了的基金、很可能会去接。
就像当下的科创板,门槛50万已经把大部分散户都挡在门外了,他们不能买。而可以买的散户,大部分不会去买,至少不会去接新股。
那么,你说这个泡泡是怎么吹起来的?
你不买,jjjl可以帮你买。
……
对上面来说,只要完成了国家战略,又帮助银行分担了风险就好,其他没那么重要。
但这样的机会,利益集团怎么会放过?
如果我有一个企业,本来质地一般,但包装(概念包装+业绩美化)上市后可以获得100多倍估值,我为什么不减持?
一个本就值1块钱的东西,可以卖到100块。换你,你卖不卖?
不卖才是傻瓜。
然后,围绕着“1块钱可以卖100块钱”这个暴利生意,就形成了产业链。
你个烂企业,投行包括律所和会所,帮你做概念包装和利润美化,可以收一份钱;能够决定你是否过审的地方,可以收一份钱;上市媒体帮助你宣传或者不写你负面,可以收一份钱……
这是一整条庞大的利益链,寄生在“1块钱可以100块钱”这项制度上。
为什么做空这么难?为什么退市这么难?
前者影响到了高估融资,后者影响到了地方利益。某会才是什么级别什么地位?那些利益对应着什么级别什么地位?
不敢碰的。
所以,每次遇到哀股萎了,就出各种边角料政策来救市——虽然没啥用,但已经是某会有权限出的所有政策了。
降印花税这件事,权限都不在某会手里。
……
哀股一直就是这么个操性。
根本性的问题,从来都没解决,也解决不了。
所以,大部分哀股股民炒股都亏,不是没有原因的。
另外也别侥幸:你说我不买股票、买基金总可以了吧——然后基金帮你再买哀股,一样亏的。
但哀股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这么烂的市场也是可以赚钱的。只不过难一些。
综上,由于哀股恒高估,所以下跌的核心原因就是太贵了。
现在依然贵,所以还得继续跌。
引用:
2023-10-01 10:40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