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京官十二年》之《牢骚太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咸丰元年(1851年)九月初五日,曾国藩给诸弟写信,感叹诸弟乡试又没有考中,说湖南发榜,可能是湘乡县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中。九弟曾国荃信中说六弟的文笔典丽矞皇,典丽,典雅华丽;矞皇,休美貌;在这里指文章的修辞好,文章典丽,优美。形容富丽堂皇、明亮耀眼。但是也被抛弃,曾国藩感叹说,不知道我诸弟中将来科名究竟如何?曾国藩认为由于祖宗的积累,父亲、叔父居心立行,诸弟肯定会得到更好的回报的,居心:心地,存心。立行:行为举动,建德修行。则诸弟应可多食厥报,故各位弟弟应该可以多受些挫折。多食(经受)厥(其他的;那个)报(努力与否的结果)。诸弟还处在盛年,年华正盛,即使稍微迟缓一科,也并没有迅速过时。只是兄长我近年来在北京事务越来越多,精神日耗,尝尝期望诸弟有继起的,能够长住京城,为我助一臂之力。也希望诸弟能够稍稍微分担我的重任,我也想稍微歇歇肩膀,但是诸弟一个都没有考中,使得我心中没有任何倚靠。这一次没有考中,九弟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生病,百事荒废,然后进场开始的时候又生了眼病,自然难以考中,但是六弟曾国华天分非常优秀,比几个弟弟都要好很多的,但是牢骚太多,性情太懒了,曾国藩开始批评六弟。六弟曾国华这几年其实一直就是不太努力,而且怨天尤人,牢骚太盛,导致最后结果不好的。

曾国藩批评六弟在北京的时候,不好看书,又不作文,自己心里面非常忧虑,近来听说回家之后,也是牢骚如常,或者几个月都不握笔写篇文章。我们家之所以没有人继我之后起来,诸弟都可以稍微宽恕其责任,六弟则实际上是自己自暴自弃,不能够推诿责任将之都归咎于命运。我曾经见到朋友之中有太多牢骚的人,之后必然是心情抑郁,道路堵塞,例如吴檀台、凌荻舟之类的,指不胜屈: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然后曾国藩开始教育六弟,因为没有缘故而怨天,则天肯定不高兴,没有缘故而埋怨别人,别人肯定不服气的。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没有理由地埋怨上天,上天必然不会允许,没有原因地责怪他人,他人也必定不会信服。感应的道理,自然随之而动。人生就是如此,越抱怨,越不幸。抱怨的越多,内心的痛苦越多,抱怨的越少,乐观就会越多,当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了,那也就是丢失了整个世界。” 无缘无故怨天尤人,天也不答应,人也不会服气的,感应之理,自然随之。一个爱发牢骚的人一定是一个认知水平低的人,无论什么事都要抱怨,没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一个终将一事无成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还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然后努力奋斗,而不是牢骚满腹。

而六弟曾国华所处的环境,其实是读书人中最顺的境况,仍然是动不动就牢骚满腹,怨恨,埋怨,什么事情都觉得不如意,实在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以后六弟要务必下大力气戒除这个毛病,以吴檀台、凌荻舟为眼前的大戒,凡是遇到牢骚要发作的死后,则应该反躬自省,我有什么不满足而蓄积这么多的不平之气?然后猛然内省,之后下决心去掉它。不仅仅心平气和,谦虚抑制,可以使得自己能够早日考中科名,也可以养内心一团和气,甚至可以减少自己的病患。万望温弟多多思考这个事情,不要把我的话当做老生常谈,不值得一笑的话而已。很多人都是如此,别人说的金玉良言,而在他听来都是老生常谈,其实人生的核心的道理就那么多,听了不做又有什么用呢?觉得自己听过了,每次都要听新鲜的,新的东西,最后这个也没有做好,自己的毛病也没有解决。人的一辈子学到一个好的东西,要赶紧去做,能够每年做一两个道理,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最后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人都是一个都不做。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不过在大脑里过了四寸而已,根本没有进到自己的心里,这种戒除牢骚也是如此。很多人就是抱怨太多,抱怨有什么用呢?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只会导致自己心态更糟糕,而且到处传播负能量,最后大家都这个人的看法很差,远离这个人,不跟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