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将从纽交所退市?或许没那么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家曾经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低于1美元,分析机构的情绪却突然转向乐观

重点:

1、趣店的股票过去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不到1美元,不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

2、分析机构对这家公司的态度突然变得积极起来,2月份有六家机构对其评级为“买入”或“强力买入”,而此前两个月,多数机构仅给出“持有”评级

本文作者   阳歌

虎年第一个交易周结束之际,让我们再来关注一家因为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门槛而面临退市风险的中概股。本周早些时候,我们谈到宠物社区运营商$波奇宠物(BQ)$的退市预警。如今轮到了前金融科技先驱企业$趣店(QD)$,它刚刚发布了类似的公告,宣布因为同样的原因面临退市风险。

在本次案例中,有趣的是,分析机构突然纷纷非常看好趣店,这或许意味着它们认为这家公司终于出现转机,可能要迎来反弹,就像许多同类公司正在经历的那样。

实际上,有分析机构愿意关注趣店就很说明问题,因为这种规模的公司——周四收盘时市值为2.53亿美元——很少会被提及。去年12月,只有一家分析机构在该公司最近一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提了问题,说明分析机构对趣店日益乏味的故事兴趣寥寥。但情况似乎正在改变。

雅虎财经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调查的四个分析机构对趣店的评级为“持有”或者“跑输大盘”——这显然不会令投资者兴奋。但是本月,情况似乎发生转变,目前关注这家公司的分析机构数量突然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七家。不仅如此,其中三家给予趣店“强力买入”评级,另外三家的评级是“买入”,只有一家给出“持有”评级。

当然了,雅虎财经的数据可能存在问题,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并无明显缘由。不过,许多人可能认为,这只股票目前已跌入超低水平,而该公司很快将恢复收入增长,结束自2019年以来连续数年的下滑态势。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2019年开启了遏制国内金融科技公司的行动。

在持续的打压之下,中国多数主要金融科技公司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个继续充当直接贷方,另一个则转向资本密度较低、监管更宽松的贷款撮合者的角色。趣店最初的业务是为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它选择继续作为直接贷方,为年轻的消费者提供购买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物品的小额贷款。

但是开展这样的业务并不容易,趣店最新财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的三个月里,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继续收缩60%,降至3.47亿元人民币(5,500万美元)。该季度还录得净亏损9,420万美元,扭转了上年同期和去年二季度的盈利态势。上年同期的利润为5.92亿元。

去年12月中旬的那份财报引发了抛售,令趣店股价跌至1美元以下。此后该股一度降至0.81美元的低点,亦有几日收盘价超过了1美元。但最重要的是,根据最新的公告,该股票过去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低于1美元,不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

面临退市威胁

在这份毫无新意的声明中,趣店表示,它有六个月的时间使其股票高于1美元的水平,从而恢复合规。似乎是为了帮助该公司实现这一目标,投资者将该股推高了2%,在周四的交易中恰好收于1美元。这一涨势延续了小幅上涨的势头,股价已从1月27日的0.85美元上涨至目前水平,涨幅逾17%。

不过,这与它在2017年10月IPO时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筹集到9亿美元,市值达60亿美元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随着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逐渐收紧对放任自流的民营金融部门的监管,它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此前,监管机构缺乏民营金融部门的管理经验,包括风险管理在内。

中国绝大多数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清理过程中倒下。但坚持下来的企业当中,多数已经恢复了增长,一般是作为贷款促成者的角色,而不是实际的贷款人。

恢复增长体现在它们的股价上,几乎所有这些股票的表现都好于趣店信也科技(FINV.US)和$360数科(QFIN)$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它们的股票在过去52周分别下跌了30%和23%——远低于趣店同期73%的跌幅。

趣店的股价暴跌压低了该公司的估值指标,它的市销率(P/S)只有0.5倍,低于信也科技的0.83倍和360科技的1.3倍。趣店的市净率(P/B)看起来更糟,只有0.12倍,而信也科技为0.71倍,360科技为1.3倍。在一定程度上,趣店的市净率较低可能是因为它在三季度末持有2.63亿美元的现金,仅此一项就比其最近的市值还要高一点。

趣店作出预测的分析机构不多,它们认为该公司在虎年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尽管它们也认为趣店的收入情况将继续收缩。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两家分析机构认为,该公司今年的总收入将达到2.24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约30%。该公司今年的利润预计将小幅下降8.5%。这两个数字将比2021年的收入和利润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45%和11%的预期有所改善。

总而言之,该公司的市值今年可能还会缩小,尽管速度要慢于2021年。对于那些喜欢抄底的人来说,这可能依旧是一件好事,或许还能解释为什么分析机构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这些分析机构设定的平均目标价为1.54美元,远高于最新的股价。这样一个极具野心的目标,在股市分析领域并不罕见。但在本案中,如果分析机构真的相信趣店会像同行那样,很快重返增长轨道,那么他们的理由或许就更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