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康视(2022-08-07)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6

 ■ 客户价值清晰:OK镜主要用于8-18岁青少年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已被列入国家卫健委2018年6月发布的《近视防控指南》和2019年10月发布( 2021年10月更新)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受到眼科专家和用户的认可。

 ■  市场空间大:中国OK镜渗透率是1.2%,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地区,OK镜的渗透率达到4-5%,每年的增速为10%。未来中国OK镜肯定能达到4-5%,甚至10%。未来几年OK镜行业的自然增长预计20-30%。中国青少年近视人口约1亿,欧普康视2021年的销量是60万片,约30万人次,全中国可能是300万片,150万人次。

 ■  政策有放宽倾向: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50%,防控近视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其中OK镜就是重要的工具之一。公立医院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的验配和后续服务需求,因此之后还会依靠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下沉和普及。

(1)   验配政策放宽:目前的政策,OK镜验配需要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进行,患者首先需要在二级医疗机构中由眼科主治医生开出处方,才能到视光中心进行验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视光中心并没有验配资质就提供验配服务,实际上是打了擦边球,有政策风险。2022年6月15日,市场流传出《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转变为只需满足具备核准登记的眼科诊疗科目、具备至少1名具备角塑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匹配的专业设备和卫生条件等。根据该征求意见稿,未来的眼视光中心将升级转为眼科诊所和门诊部,发展将更为规范,眼视光中心的普及速度将提高,这会进一步加速OK镜的渗透。新政可能在半年内落地。

(2)   长期看仍有集采风险:短期内市场还比较小,且OK镜一直属于自费项目,短期内集采的可能性不高。长期来看,如果OK镜行业的体量足够大,还是存在集采风险。

管理优秀,治理规范: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陶悦群,十几年深耕OK镜行业,公司上市后信披质量好,治理规范。

 ■  竞争结构稳定,但存变数:

(1)   欧普康视目前市占率最高,20%左右,接下来就是日本品牌阿尔法,其国内的总代理已经被爱尔眼科收购,目前发展速度非常快,市占率大概不到20%。阿尔法、欧几里德、CRT、韩国露晰得第二梯队,阿尔法17%,欧几里德16%,露晰得应该也在13-14个点左右。

(2)   未来阿尔法有着国外高端品牌的光环以及爱尔眼科的渠道优势,有可能市占率会反超欧普康视。目前通过爱尔眼科销售的金额占阿尔法总销售额的40%左右。

(3)   爱博医疗旗下的OK镜品牌普诺瞳是国产OK镜的后起之秀,其也依靠爱尔眼科渠道快速起量。

(4)   从行业特性来看,OK镜行业未来是品牌、口碑、专业认可、牌照、渠道综合性竞争,壁垒极高,未来的格局应该就是几家寡头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  护城河:长期来看,品牌和终端是OK镜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欧普康视目前具备多个明显竞争优势:

(1)   高市占率和长期的行业沉淀所积累的口碑和品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消费者在挑选OK镜时,主要参考医生推荐和口碑推荐。

(2)   粘性强:客户一旦使用,不会轻易更换品牌。

(3)   领先的终端布局:公司先发进行渠道布局,包括控股和参股重要代理和终端网点,推动终端网点升级医疗资质。爱尔眼科这类眼科专科医院,未来在渠道布局上肯定较欧普康视更有优势,但是眼视光中心的商业模式和眼科医院还不一样,欧普康视及早进行渠道布局,未来会形成较大的防御性护城河。

(4)   技术难以形成较大差异化:OK镜技术比较成熟,在原材料和技术端差异化不是特别明显

(5)   OK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拿证时间至少2-3年,且后进入者再申请临床标准会更高。

 ■  商业模式:产业链主要是原材料镜片生产商-OK镜生产商(欧普康视)-经销商-视光中心(医院)-消费者。主要的销售推广方式是通过学术会议和专业营销,让当地眼科医生愿意推荐向患者推荐使用本品牌的OK镜。而眼科医生一般都有自己认可和长期使用的品牌,一旦确定下来也不会轻易更换,因此先发优势非常重要,新的医院渠道需要大量的学术推荐和利益绑定。同时OK镜要定期复查,因此还需要有方便的社区视光中心提供相关的服务。从价值分配的角度来看,主要的价值集中在OK镜生产商和终端视光中心两个环节。欧普康视的毛利率大约80%多,终端视光中心的进货价一般是零售价的3-4折。

n 眼视光中心:属于轻资产运营,主要设立在距离消费者较近的社区附近,单店设备投入100万以内,回本周期在2年。其主要成本为获客成本,有本地医院和医生资源的眼视光中心获客成本低,盈利能力很强。获客成本较高的眼视光中心,其投资回报则不会太好。

 ■  OK镜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随着国家近视防控政策的推动,以及家长的防控近视的意识增加,未来几年整个行业自然增长都有20-30%的增长。渗透率很低,长期来看至少还有4-10倍的增长空间。

如果OK镜验配新政推出,目前定位比较尴尬的眼视光中心将升级为眼科诊所和眼科门诊部,成为正式的眼视光医疗机构,其经营将更加规范,更专业,更易被市场认可。未来眼视光终端的建设将会提速,单店的销售体量也会增加,会进一步拉动OK镜的渗透率提升。

 ■  公司计划终端数量翻倍欧普康视未来的战略就是扩大终端数量,特别是控股和参股的终端数量。刚刚完成15亿元定增,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扩产以及建设、收购眼视光中心。公司目前的总终端数量余约1400家,根据公司规划,未来5年计划新增近1400家终端数量,终端数将翻倍。且验配新政出台后,终端单店的天花板也能够提升。

公司的目前的主要销售区域是华东,占比60%,其余地区华北4%,华南6%,华中8%,西南8%。未来如果能在全国铺开,空间还非常大。

 ■  品类扩张和医疗服务:护理产品、框架眼镜、医疗服务等。

 ■  集采风险:国家正在推动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的两票制和集中带量采购,公司产品目前不在医保范围之内,安徽省医保局在回答提问时表示目前没有将角膜塑形镜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的计划。未来若公司主要产品纳入医保范围并实施带量采购,可能出现价降量升的情况,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2022年疫情影响:公司主要销售区域是华东,2022年2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终端场所无法营业配镜,会影响二季度业绩。

 ■ OK镜验配新规出台不确定。

 ■  社区眼视光中心的盈利能力?有医疗资源的眼视光中心盈利能力是很好的。

 ■ 安全边际价格可能在300亿左右。

$欧普康视(SZ300595)$ $爱博医疗(SH688050)$ $爱尔眼科(SZ300015)$ 

全部讨论

2023-03-01 09:11

楼主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