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发布于: 雪球转发:57回复:115喜欢:245

来源:解放周末

作者: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

导读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曾在由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华网思客共同主办的《参事讲堂》中,以「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钱颖一看来,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教育必须超越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教育,有3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

人工智能让现有优势荡然无存

中国的教育有它的特点,这个特点中隐含了我们的长处。

1、个人、家庭、政府、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很大。这个投入不仅是金钱、资源的投入,也包括学生、教师时间的投入。这是由我们的文化传统,由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所决定的。

2、中国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呈现「均值高」的特点。这是因为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仅量多,而且面广。

我想,在了解中国教育长处的基础上来反思教育存在的问题,可能更有意义。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是本职工作,学生学习知识是分内之事,高考也是考知识,所以知识就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入人心,但是,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教育必须超越知识。这是我对创新人才教育的一个核心想法,也是我们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的出发点。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首次到美国访问,有记者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爱因斯坦拒绝回答,他说,“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查到答案”,接着,他说了那句特别有名的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

在今天,很多的知识可以上网查到。在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知识机器会帮你查到。所以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当前和未来更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机器进行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大量地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曾经有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高考数学考试的报道,说有两台机器人,得分分别是134分和105分(满分150分)。

这只是开始,据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参加全部高考。所以,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

二、

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强

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一:好奇心和想象力。

创造力确实需要知识的累积,但除了知识,还需要什么呢?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我觉得是我们过去比较忽视的。

受此启发,我提出一个简单的假说:“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强。因为人接受的教育越多,知识积累多了,但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减少,所以创造力并非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加,好奇心和想象力通常会逐渐递减。

为什么?因为我们后来学的知识都是有框架和设定的,不管什么知识都是这样。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你的好奇心、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知识框架,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挑战是错的。因为经常受到打击和否定,所以客观上压制了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连爱因斯坦都曾经感叹,好奇心、想象力能在正规教育中幸存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这就形成了创新人才教育上的一个悖论: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压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所以两者的合力让我们判断教育对创新人才产生的作用变得困难,但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有些辍学的学生反而很有创造力。

因此,并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

功利主义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二:有更高追求的价值取向。

创造性思维不仅取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还与价值取向有关,所以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教育时,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能力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社会,盛行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害的。

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2017年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主题是讲人要有追求,要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要超越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我把创新的动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三种价值取向,后面的比前面的有更高的追求:

1、短期功利主义。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是为了发论文、申请专利、公司上市;

2、长期功利主义。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有更高的追求,为了填补空白、争国内一流、创世界一流;

3、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有更高的追求: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变得更加幸福。

但在现实情况中,具有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有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是具有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少了,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义。

急于求成的心态、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导致更多的抄袭、复制,而较少真正的创新,更不太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改革不易,但变化令人鼓舞

基于以上的反思,我认为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模式,我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教育应该创造更加宽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第二,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这就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目前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为出发点和考核点,总觉得学生学得不够多、不够深,学得不够实用、不够前沿。但是如果我们更关心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就应该有较大的改变。

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改革是很不容易的,传统的观念、市场的压力、社会的环境都是制约因素。但是,对学生好奇心、想象力的关注,在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共鸣;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上升到越来越高的高度。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变化。

所以,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创新人才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本文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

❖点击标题或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香港的黄四郎走了,英国的碉楼建起来了!

关店、清仓、退出中国……90后、00后为什么不喜欢快时尚了?

加入社群

前瞻经济学人APP是一个全球产业分析聚合平台,实时分析全球产业变迁趋势,深度把握全球经济脉动。

目前前瞻经济学人产研社群正在招募中,诚邀对于产业发展、行研报告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行研交流群】。请加前瞻小宝的微信号:13652348181入群。

更多产经热点深度阅读: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

每日深度行业阅读,欢迎关注@前瞻经济学人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前瞻

获得更多深度行业资讯

转载声明:本文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如有意见欢迎随时提出,定将及时处理,谢谢支持。请发送邮件:janny@qianzhan.com

您的在看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主席

全部讨论

2019-11-01 20:32

中国的教育是希望培养思想上循规蹈矩的技术创新者, 基本上神经分裂症患者才能做到。

2019-11-02 12:19

主席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指的就是主观能动性。王震说,主席比我们的眼光要远50年。

2019-11-04 15:52

中国的教育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听话的,爱D 的……

2019-11-04 08:35

人工智能将使国务院参事优势荡然无存

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短期功利主义,孩子们从小学就被一大堆的作业绑架了,兴趣被抹杀,思想被禁锢。

2019-11-05 07:11

中国几千年来,没有科学只有技术(李约瑟的总结)。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及在此影响下的囯民性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就是实用、功利,所以历代匠人很多,技艺高超,但让它说出这么构造的力学原理是什么?不知道?这东西用什么材料做的?化学分子式是怎样?不清楚!只知道经过无数次试错,这个方案最好,满足要求了,或者上代师傅的经验认为这样做最好,所以就遵循了传统。只能说这是有效的,但是不是最优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已可用了,就不会再去多想一层,或者找出背后规律性的东西。)?也未可知。中国人认为可用就行了,国民性就是讲究实用,和西方人具有探究事物、现象背后蕴含真理的好奇心不同。高考时,大部分学生(其实是家长填的)填的志愿都是工科多、文科多,象填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农学的人少,没人觉得研究基础科学好,觉着又枯燥乏味,又收入低,几十年下来还不一定出成果。大部分人都觉得5G、人工智能热门,好就业。既使名校尖子生,毕业后大多追求做个安稳的公务员,社会营造的氛围就是如此,所以大家的选择都很功利、现实。还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讲变通,谋略、阴阳,文过饰非,替尊者讳(祟拜权力),至于真理是什么并不重要。这种传统文化塑造下的国民更适合勾心斗角,玩政治,但也反衬出历代中国人生存环境之恶劣,能自保地活着都不易了,难有那个闲功夫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大家更崇拜胜者为王的人,至于他道不道德?没人会在意,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不信来世,追求当下利益就成为全民共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嘛。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2019-11-01 21:56

转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并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胸罗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

何以言之?因为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学习。

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供应一些资料和情绪而已。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严格说来,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经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闲来不经意地翻开书本来看,原来这些论调,别人早已发掘到厂。泄气?失望?大可不必。这个真理或见解是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其价值自非寻常可比。惟是如此,才更能证明该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它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如是,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员生力军,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并且,它不像一般读来的理论,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它在你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永远不会消逝。

自己思索的人,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家所据以为“权威”的情形不同。前者的意见和他自身有着强而有力的连结;后者不过是搜集整理归纳别人的意见。它就好像是用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成的自动木偶一样,而前者与之相比,则是个活脱脱的生人,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之心”中植下胚胎,经过受胎、妊娠、分娩等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所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哲学家和一般学者的最大分野在此。由是之故,他们在精神上的收获也大异其趣。哲学家有如一个画师以正确的光影、适当的比例、调和的色彩,画出一幅动人的杰作。而学者呢?他只是把各种色料加以系统的排列而已,它酷似一个大的调色板,既无变化也不调和,更没有丝毫意味。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2019-11-01 21:42

有智力看出当前教育体制存在问题的人,浩如烟海。
有洞察力能看见当前教育体制病灶的人,不少。
有毅力能客服万难,力排众议,提出一套新的选拔制度,破除教育领域顽疾的,屈指可数。
有权而愿意承担风险进行教育改革的, 他人又在哪呢?
说再多, 第一第二第三类人都不顶用, 中国的制度下, 只有第四种人才能带来改变的第一步。

2019-11-05 13:50

中国教育的优势就是,让人不会思考。我觉得这个优势没了更好

2019-11-04 19:22

瞎扯淡,中国教育在整天教你怎么做人,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教你怎么不要思想,不要说话,不要有自己的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