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1回复:39喜欢:1

$理想汽车(LI)$ 现在只做理想这只票,因为看过李厂长的几次演讲,惊艳于他的战略规划能力、分析市场能力,以及前段时间发现他在组织打造方面也大幅领先同行,这几点我认为是有别于其他企业,可以称之为护城河的东西。因此再看其他公司就会觉得未来的发展会不如理想(这里指千亿美金以下的公司)。

交流一下对于理想走势的思考:近4个月的翻倍走势,是源于

1、5月~7月持续稳步提升的产能和销量

2、脱颖而出的优秀产品力,相比于同行

3、李厂长上述的优点渐渐被市场认知

4、在车企价格战中可以不降价的超然地位

5、对24/25年规划的美好预期

6、对Q2财报的高预期

我认为其中偏近期的因素(1.2.3.4.6)已经大部分消化在了从23->46的翻倍走势中,后续走势从长期来看取决于:

1、产能爬升状态(预计Q4提产能)

2、新品发布以及后续的市场反馈

3、智能座舱(护城河之一)和自动驾驶(补相对于小鹏特斯拉的短板)的发展

4、纯电车型相对于增程车型的差异性(避免内部分流)以及800v能提供多大的体验提升(问题1:800v在李厂长看来是纯电的门槛,我还不太理解这里差距有多大

从短期来看,受以下事件影响:

1、目前走势多大程度上消化了上述的因素(求问2:你认为消化了百分之多少,是否超涨了

2、厂长会给出怎样的全年/Q3业绩指引

3、mega发布时间(求问3:谁知道到底是啥时候),以及发布后市场反响如何

4、后续车型的上市时间表

5、美股大盘(似乎有调整迹象)以及国内港A股大盘走势(有点像小牛市的底部抬升状态)

之所以发出来交流,是想探讨下有没有我思考遗漏和认知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问题123也欢迎认真思考后回答,感谢!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8-05 21:26

从这几个月每个月的销售量就可以看出,上个月把特斯拉都超了,拿好了,不用有任何犹疑。

2023-08-05 21:09

对李想整体判断正确。你的问题虽多,但没有涉及本质。
1、理想年度销量(产能决定)大致在35W-37W辆;
2、基于销量估值模型,今年美股高位区间在45-60区间;
3、能否接近高位60附近取决于外部金融市场反应。

2023-08-05 18:37

1我认为已经消化了80%。现在处于震荡整理期。未来需要更多的利好,更好的业绩才继续上涨。
2未来李厂长做的规划特别高,也很好,给投资者画出了美好的未来。如果能达到5000亿营收的话,我相信还是可以达到300亿的净利润,给予20倍的估值,国际汽车🚘通用估值,也有6000亿市值。
3周围高端车看到了很多理想,确实是今年新势力表现最好的,还是选择相信李厂长。

2023-08-05 18:23

李想的原创力是国内车企里少有的,如果相信他的能力,就交给他做就可以了,理想汽车早就跨越了生存阶段,聚焦组织发展就是要活的更高质量

2023-08-05 18:16

这种估值方式,你拿不住,拿不久,厂长说 2025 年 160 万销量,折合 5000 亿营收,保底 600 亿利润 ,25pe,市值 15000 亿。你认为 2025 年实现的概率有多大,目前给多少估值。

2023-08-05 17:58

加杠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