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街头上的办证 都是自带产业链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你在大街上经常见到的天津大麻花,可能是黄坝大麻花


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太和板面、淮南牛肉汤、柳州螺蛳粉……这些特色小吃、餐饮,遍布全国。这些特色小吃背后的发源地也许知名也许不知名,但作为三四线城市,它们也都有着三四线城市的通病——产业落后、人口外流、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等等。这些地方相比其他三四线城市唯一的优势,可能也就是地方小吃行销全国,商人们也为本地汇回了大量的资金。 特色餐饮一般都给当地带来了不少名气,但还有一些餐饮,却并不为人所熟知。


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经常都能看到开着小货车售卖麻花的小贩,很多小货车上面还会写上「天津大麻花」的字样。但实际上,这些商贩大都来自安徽颍上县黄坝乡,销售的麻花除少量是从天津正规麻花厂家进的货外,大部分都是黄坝制作的。但是黄坝麻花在全国几乎没有知名度,当地政府也很无奈,因此很多商贩为了行销都打出天津大麻花的名头。 黄坝政府是支持很本地麻花制作、销售产业的,据报道目前黄坝乡外出的商贩每年的麻花销售额已经有数亿元(没有精确统计,但是全乡约有8000人在外地开着小货车卖麻花,一般都是两人一车,一辆小货车一年的销售额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据此估算年销售额至少在4亿元以上)。 2017年时时任黄坝乡乡长叶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黄坝乡之所以发展为麻花乡,主要是因为当地地势比较低洼,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当地又有过年、过节的时候炸麻花、炸馓子的习俗,所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很多人都出去卖麻花,后来一家带一家,很多人都出去卖麻花了。

但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一直没有形成工厂化生产,所以麻花产业在当地都是小作坊式为主,商贩们售卖的麻花也以现做为主,一般在本地制作完即有商贩开车外出贩卖,一般1个月以内就会卖完一车,然后再返回当地。很少售卖保质期更长的工业化食品包装的麻花,很难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 尽管当地也在想办法做大做强麻花产业,形成品牌效应,但乡政府毕竟实力有限,颍上县作为县级政府,能够给到的帮助也有限。 在这样的地方,如何利用已有产业优势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呢?

还有哪些产业,来自你不熟悉的三四线城市


餐饮只是地方产业的一个缩影。特色餐饮能够让小地方为更多人所知,但更普遍的情况,是一些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产业,作为其基地或者主产地的城市却不被人所知悉。 那些已经迈入或者即将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产业城市,在全国已经拥有知名度,但那些不知名的产业城镇,往往只是一个县级市,一个镇,甚至一个村。有些产业是政府重点扶持,有些产业甚至作为灰色产业被屡屡打击但仍死灰复燃。 莆田的仿制鞋,杭州四季青的服装市场,诸暨大唐镇的袜业,绍兴嵊州市的领带,湖州织里的童装,顺德的白色家电,阳江的刀具,台州黄岩的塑料,桐庐分水镇的制笔,临安、安徽无为县高沟镇都被称为电缆之乡,甚至还有以「办证」产业知名的河南蒋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些产业城市抑或产业城镇,一方面已经站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之巅,凭借自己在某一个或者一批细分领域的强势睥睨业界;另一方面,也同样存在掉队、衰退的隐忧。

新化:从维修复印机起步的「复印帝国」


有些产业城镇,其产业或者服务分布在全国,本地只是为遍布全国的网络提供支持。 来自湖南新化县的打印店老板就是这一样态的典型代表。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很多大城市里的打印店,并非本地人所开,而是湖南新化人所开。 据统计,仅有100多万人口的新化县有10多万人从事复印相关行业,每十个新化人就有一个人从事复印行业。新化人在全国开了5万家以上的复印店,占据了全国复印店生意的大半壁江山。 而在打印复印店生意之外,不可避免还存在上下游产业链,比如二手复印机市场、办公耗材市场,这一块新化人同样占据垄断位置。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动维修复印机(那时候复印机还是高端设备,只有大学、厅局等机关单位才有),积累足够的技术、资金之后,也由于复印机维修生意的萎缩,新化人开始自己开复印店,而复印店背后的走私国外二手打印复印设备、办公耗材也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资本积累之后,从复印店到图文店,从走私国外二手设备到投资办公耗材、相关零配件制造,新化人也经历了这样一条产业发展之路。


北大博士冯军旗就如此点评新化的复印产业升级之路: 新化复印产业生命史同时也是产业升级的历史,并呈现阶梯式的发展模式。其具体表现就是一个发展阶段还没有结束,奠基在其基础上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就已经开始,如此多个发展层一层一层地累积,譬如错开的木板。新化复印产业阶梯式发展的根源在于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利益预期下新化人对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天然的亲和性。正是不断地随着产业共进步,不断学习紧跟产业发展潮流,才使得新化复印产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当然,新化这一产业的发展,背后自然也有很多不正规的地方。洋垃圾复印机背后的走私、未经检疫带来的病菌传播,产业升级的背后,总会有代价。

兰考:从卖木材到卖乐器的产业升级之路


因为焦裕禄时期为了防治风沙广种泡桐树,河南兰考也因此而延伸出了乐器产业,兰考堌阳镇更是产业中心,生产出了大量古琴。


当然,产业中心在镇上,但对产业支持力度最大的肯定还是县级政府,镇政府毕竟服务能力有限,在资源调配、政策支持上可以发挥的地方不大。而兰考能够成为民族乐器的重要产地,企业家、创业者的力量更是不可或缺。 那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考的一批木匠把泡桐做成烧火做饭用的风箱、电线闸刀的闸盒等产品带到城市去销售。被称为兰考民族乐器第一人的代士永有一次在上海卖风箱,偶然间被上海民族乐器厂的专家发现风箱拉动的声音清脆悦耳,他们将风箱拆下做成音板,发现这种产自兰考的泡桐木板是上好的乐器材质。从此泡桐在民乐加工行业一炮走红。 在80年代初,一块长1.7米、宽0.3米的板材才卖三四元,可做成乐器能卖到四五百元。从卖板材、卖风箱到做乐器,这中间近百倍的差价就是产业升级的力量。这就是兰考的第一次产业升级。 从80年代发展至今,兰考堌阳镇的村民纷纷学做乐器、开乐坊。目前兰考有民族乐器及配件企业187家,规模以上企业16家。堌阳镇徐场村更是全国知名的民族乐器村,目前有乐器厂54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可生产古琴、古筝等20多种民族乐器,产值超过1.2亿元。 从产值上也能够看出,这些产业城镇特色行业的产值往往在亿元、数亿元规模,虽然听起来在细分领域能够占据全国的重要份额,但实际上产业的上升空间有限。 当然,当地政府也在信贷、工业用地、品牌扶持、科技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支持和激励。目前,兰考县约有600多万棵泡桐树,全国95%的高档民族乐器的板材都采用兰考泡桐。 兰考民族乐器的第二次产业升级是在2000年初,那时候,因为兰考已经形成了一整条民族乐器的产业链,但厂家众多,大家大打价格战,甚至以次充好,假冒仿冒。兰考制造反而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产业亟待第二次升级,就是从会造乐器,到打响自己的品牌。兰考的民族乐器行业就这样一边打造自己的品牌,一边外出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制作工艺,加上焦裕禄留给兰考的名气加成,兰考的品牌效应也渐渐打出。 经历过两次产业升级,从卖代工、卖制造进入了卖品牌,兰考的民族乐器未来肯定还会经历新的升级之路。

澄海、鄂州:哪怕动漫影响全国 相关产业依然危机重重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没有工业的污染,涵盖上游创意创作,下游产品开发、IP营销等一长串产业链,深受各地政府欢迎,各地动漫小镇更是纷纷上马。然而,拥有能够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动漫公司的三四线城市屈指可数。 而广东澄海、湖北鄂州,却是两个将动漫产业玩出全国影响力的三四线城市。


澄海拥有国内唯一IPO上市的动漫公司奥飞动漫(2016年改名奥飞娱乐)这家动漫巨头,《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闻名全国的动画皆为该公司制作,2019年出售的有妖气漫画曾经也属于奥飞。 奥飞最初是一家玩具制造企业,开创了动漫与玩具相结合的创新盈利模式,被视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本。从传统玩具产销到动漫内容制作只是奥飞的第一步,它还在从「动漫+玩具」逐渐升级为「动漫+玩具+影视+游戏+授权+衍生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公司。 但奥飞的产业升级之路并不顺畅,因为要扩张到全产业链,导致奥飞借资扩张、债台高筑,2018年亏损16.3亿元,后续发展前景几乎不被人看好。 鄂州拥有看漫画等漫画平台,看漫画在漫画类APP中综合数据第三,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要知道,快看漫画总部位于北京,腾讯动漫总部位于深圳,都是在一线城市,一家鄂州的公司竟然能够发展成行业老三,这不得不让人惊叹。 但所谓老大老二吵架,结果死的是老三(甚至老四、老五都比老三安全)。看漫画作为老三,名气远没有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大,而且「看漫画」这个名字在搜索时非常吃亏,因为出现的往往是「快看漫画」。看漫画的发展也面临重重危机。

拥有特色产业的三四线城市,同样需要未雨绸缪


福建周宁人搞钢贸,浙江桐庐人做快递,江西安义人在全国加工销售铝合金。都在全国做出了近乎垄断的影响力。 周宁县人口仅20多万,却有5万多人在上海从事钢材贸易,约占上海建筑钢材市场总批发额的70%、零售额的80%。快递行业「四通一达」(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汇通快递、韵达快递)的创始人家乡都是桐庐。安义人占据了全国大约75%铝型材市场。 但这些产业多为外向型,或者只是从业者出身于此,其产业重心并不在当地。 从来没有永不衰退的产业,也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优势。三四线城市如何利用好已有的产业优势谋划未来的转型升级之路? 一线城市的一堆创业者、投资人们都在说下沉市场,都在想着挣三四线城市的钱。可是,如果三四线城市没有可以延续发展的产业,不能给当地的年轻人以发展,又如何去挣三四线城市的钱? 那些能够以特色产业知名的三四线城市,相比于其他三四线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在资源越来越向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集中的趋势中,应该如何应对?三四线城市特色产业,往往集中于传统制造业或者餐饮等服务业,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如何挖深产业的护城河?立志于深耕三四线城市的投资人或者创业者们,对于三四线城市又有着怎样的布局规划?


一座城市一定要在核心产业衰退之前毫不迟延地创造新业务、支持新产业。对于三四线城市,做到新,并不容易。 这个新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新,旧产业一样可以有新气象。比如杭州互联网经济如日中天,但制造业相比长三角同等级城市就略有落后,因此杭州在2019年推出新制造业计划,反哺制造业发展。而苏州在具有制造业极大的优势之外,也在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布局,计划面向2035发展「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未来产业。 当清朝山西票号遍布全国之时,现代银行业已经从西方进入上海了。当四轮马车得到改进跑的更快的时候,现代汽车也诞生了。跟不上时代的小修小补,终将被时代淘汰。 而城市要能够持续发展、有机更新,必须要能保持新旧产业或业务更替的升级畅通,一旦主营业务出现减退势头,城市也能够比较顺利地以新替旧。 企业也同样容易,在现在和短期内赚钱的产业或者业务,未必能够永远赚钱,一定要在目前的主营业务(产业)之外,建立能够成为中期经济增长点的第二业务,甚至还要寻找能确保公司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 企业家也同样需要有投资人的长远眼光,投资人也需要在产业端有深厚资源。不管你是在一线城市的创业者,还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传统企业家,现在正是一个从创投时代到产投时代转变的关键期,大量科技项目亟需资金将技术创新商业化,大量传统行业工厂机房需要科技设备提高效率。产业升级,正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