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国债,社融数据,IPO和私募跑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3日,上周末有几个利空,金融数据方面,4月社融增速为负,M1增速为负,这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上一次可能05年10月,也让很多分析师看空股市。但实际上,市场并未对此利空做出太大反应,A股和港股都在延续涨势,趋势并未改变。以前说过,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被随意改变,尤其是当趋势确立的时候,些许利空并不会对牛市造成影响。

其实,金融数据本身,也并非完全是利空。这里我谈几点:

第一点,数据代表历史,不代表未来。股市被未来预期牵引。这里全世界股市都一样,美股近期反弹,是因为非农数据表现不佳,你说数据不佳为什么还能推动股市上涨?因为如今制约美股投资人情绪的是美联储降息,而美联储降息与否要看通胀和失业率,如果失业率走高,美联储就会被迫降息,所以丧事喜办,美股反而冲高。同样,金融数据过去不好,代表着未来可能会有降准降息,刺激政策。市场有了期待,行情反而反弹。

第二点,金融数据代表宏观经济的一部分。如果看4月制造业PMI,并预测出口,其实情况都挺好的。经济数据是一个整体,有好有坏,各部分并不同步。4月金融数据更多还是受制于楼市,而非楼市的其他板块,比如制造业复苏还是非常强劲的。也就是分行业看,悲欢并不相通。

第三点,5月政策已开始发力,市场本轮行情起于4月底,主要驱动力是政策红利释放,比如各大城市取消限购,比如央行可能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预期,比如政府有息债发行加速。投资人对5月有信心,自然就支撑了市场,4月就不会造成影响。

所以,所谓利空并不需要太过在意,趋势大方向没有改变。

当然,市场还有个利空就是A股IPO审核重启,于是IPO重启。这个你要这么想,没有融资功能,A股要不来政策支持,正是由于A股前段时间IPO停滞,港股才有了一波强劲的政策支持,也有了一轮好行情。解决A股问题的方法不是停止IPO,而是实现新旧行业迭代,有进有出,动态平衡。甚至理想状态下,可以退市一家,上市一家。不过,对于上市的股票还是有些个人看法,仅代表个人,我认为未来IPO名额应该尽可能让给高技术壁垒的企业,瓷砖这东西,竞争太过激烈,是个成熟行业。A股坑位有限,行业龙头好公司要尽量多上一些,细分行业第100名,关系不硬的,以后就不要上了。注意,这仅代表个人主观观点,不客观,全主观。

另外,沪港通北向南向数据看不到了。从投资人角度,少了一个参照物还是很可惜的,哪怕这是个价格噪音,对于小散户来说,很多时候连噪音都听不到,当然对长期投资人来说没影响。投资人应尽早适应这个变化。

最后我讲一下如何识别资产风险和长期投资的三件事:

1、超长期特别国债本周起发行。有人说买了可能要传给儿子了。其实现在对长期资金来说,债券可以每年付息,相当于给子孙后代建立了一个无风险资产,所谓资产荒,即缺少无风险资产,打破理财刚性兑付之后,那些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找不到合适的长期资产,就可以投资长期国债。所以,国债应该很抢手。

2、融资客在加杠杆。而且投资的是医药和消费。思路是对的,但加杠杆是不对的,但我知道劝不住。

3、瑞丰达被立案,据说实控人跑路。前段时间还有个ST美尚嘲讽拉满的事,最近这类事比较多,总结一句话:“投资人小心市场的庞氏骗局”。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