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春节前沪指会破3000点吗?还有哪些板块有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节前已不足10个交易日,资金大规模入场的概率不大,因此市场连续大涨的概率也就比较小了,维持震荡或回调的可能性反而会更大一些,节前守住3000点应该没多大问题,还有哪些板块有良好的中长线投资布局机会呢?中线又将如何运行呢?

股市中的机会我把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中长线战略投资机会。

一种是短线或波段交易机会。

不同的机会针对不同的行情及板块,要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一、中长线投资机会

2023年有三大重点:

一是估值修复机会。做长线投资特别讲究安全边际及性价比,而后是成长潜力。

白酒的成长性好吗?光伏的景气度高吗?又好又高,可是估值高、位置高,导致长线投资性价比优势不高。

如果你追求成长性,忽略安全性及性价比,那么配置白酒或光伏,无可厚非,但要做好三两年做大震荡的思想准备,甚至还有大幅杀估值的可能。

如果你追求安全边际及投资性价比,这时不会去选择白酒、光伏这些仍在高位的板块,而是去选择这几年跌得最惨最狠最多、仍处于历史性大底部的板块。因为这些板块估值低、位置低,未来上涨空间大。如果这些行业未来大有发展潜力,且有复苏趋向,盈利拐点临近,那么在新一轮牛市就会走出超强行情。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当前行情下,我宁愿去配置很多人都看不上的传媒、通信、IT、软件等极度超跌板块,而不去配置高高在上的白酒与光伏。

因为,我更看重安全边际与长线投资的性价比,兼顾成长性。配置光伏或者白酒,当它下跌30%--50%,你心理会承受不了,位置太高,跌了这么多,你会依然心里没底,你会担心它后面还有大跌,而这个时候市场传来的都是利空,会把你的信心磨灭,最终会割肉在地板上。

可是,在这样的位置我配置传媒、上证50ETF沪深300ETF,根本不担心它会大跌,如果真再来一波30%-50%的大跌,那真是求之不得,不但不担心会把我套牢,反而会信心满怀的加仓加仓加仓!

估值与位置与安全边际相关联,安全边际与你的投资心理紧密关联。没有安全边际,当市场出现意外时,你会心里没底,心里没底,你就会坐卧不安,就会神经兮兮的做出错误的决策。

市场经过近两年的调整,部分板块与个股估值泡沫已经充分挤压,中长线投资的性价比非常高。估值修复是今年非常重要的一条主线。

二是疫后复苏概念。这是将是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全面放开,叠加政策利好,国内经济复苏是值得期待的。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成为全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内经济复苏的逻辑有三点:

一是2022年的低基数。2022年GDP增长率3%左右,今年稍一发力,达到5%的增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二是地产拉动。地产行业虽然黄金发展期已过,但政策面极力挽救,各种利好接连不断,地产投资在今年有望回暖。地产关系到68个细分行业,地产回暖可以带动就业及很多细分行业复苏。虽然不指望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2017年之前的水平,但至少会比2022年要好很多。

三是投资及消费带动。今年出口数据不会太好,甚至会负增长。国内经济复苏需要内循环,主要靠基础设施投资及消费。

因此,新基建及大消费今年会有多个波段机会。新基建中新能源相关板块、信创、5G通信、数字经济等是重点。

旧基建去年已经炒过,新基建没怎么炒,今年新基建有望发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新基建的重要性及投资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比旧基建更有强。中国要突破围堵,靠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必须靠科技带动,而新基建增强的是中国的科技实力,带来的是经济的科技附加值。中国长远发展的出路就在核心科技的突围上,只能成功突围,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强大与民族复兴。

大消费的复苏必然是曲折的,因为疫情的冲击不会只有一波,近三年来居民收入下滑,也会影响消费的增长。因此,大消费板块不能盲目追涨,要树立波段思维。

三是医药医疗主线。欧美国家躺平了3年,而新冠还在作妖。我们放开后,它也不可能很快就消失。疫情反复是必然的,这将使得医药医疗板块时不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医药医疗板块的机会主要在新冠相关的题材上。

二、题材热点机会

这里所讲的题材热点机会是针对开篇所讲的短线或波段交易机会,指的是行情不确定、不稳定、难持续,却会成为市场主力阶段性炒作的热点,走出波段行情的板块。

这样的板块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景气度,但估值也高的行业,如白酒 、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因这些板块处于历史大高位区,长线投资的性价比不够突出,难以走出翻倍行情,但因这些行业景气度高,跌得多了就会有大反弹,比如这一波白酒的上涨,就是这样的逻辑。

另一类是政策利好催生的题材热点。今年是政策利好发力的一年,各种利好频出,会催生出一些热点题材,产生交易机会。可以预期的题材概念: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基建、消费、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

为什么是这几个方向呢?这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复苏、政策导向、行业格局所决定的。这几个方向今年会时不时来上一波,因此把它作为波段性机会,既然是波段性机会,那就是赚上一波就得撤退,不然很容易坐过山车。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创业板指(SZ399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