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8喜欢:7
刚刚看了一段对32岁巴菲特的采访,让他谈谈对当时股市走势的看法。面对镜头,年轻的巴菲特侃侃而谈,显示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当时的美国股市在经历一波超过5年时间的上涨后,正进入持续下跌阶段。显然,古今中外股民都一样,跌了也心慌,希望能从股市精英嘴里得到些安慰以及鼓舞的话。
巴菲特的回答应该是令观众失望的。他没有去迎合大众,回答的大意是短期股价的走势对未来并没有预测价值,涨或跌只是对过去的修复,短时间内经济和企业的盈利水平不可能迅速变化。仔细想想,太对了!
当年,巴菲特继续给他的合伙人写半年信。在信中,巴菲特说1962年上半年,“成长”基金受到尤其严重的打击,跌幅远超道琼斯指数。前几年业绩最好的三只“成长”基金,上半年平均下跌32.3%。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期的这种优异业绩表现吸引了大量新投资者蜂拥而至,却几乎正好赶上了今年的大跌,能享受前几年优异业绩的人却是少数。
这段话穿越到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竟然如此生动准确,与当下的情景何其一致?!
聊到这里总结一下:
1.年轻的巴菲特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这与他广泛阅读,深度思考的习惯有很大关系;
2.年轻的巴菲特十分关注同业对手们的表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何乐而不为?
3.无论古今中外,在巨大利益和不确定性面前,人性是一致的,即便40多年前的美国,放到当今大A,相似情景也在重复演绎。
4.对未来不可预测,但对当下的估值是否合理是可以计算的,不要在估值已经充分反映时进入市场。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东方财富(SZ300059)$ $美团-W(03690)$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