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金矿的苹果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1喜欢:0

2020年,美国众议员司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苹果亚马逊Meta谷歌是否违反了垄断法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每家公司的业务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领域有垄断行为的。这篇报告很好的阐述了科技巨头是如何利用垄断优势来打压竞争对手的。对于想投资美股科技巨头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份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苹果是笔者美股持仓比例最大的公司,也是目前美股7巨头中我认为确定性最高的公司。所以主要想聊聊该报告中关于苹果的部分。

操作系统市场的寡头垄断

在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 iOS和安卓是绝对的两家寡头垄断。

报告指出,iOS和安卓占据了全世界99%的市场份额。2019年,iOS在美国的份额接近50%。

而到了2023年,ios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1%。

说明不断有用户逃离安卓,成为ios的用户。

操作系统市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转成本,一个是网络效应。

转换成本:

用户使用新的操作系统会有很高的学习成本,iOS与安卓的操作逻辑,界面设计都有所不同。

同时,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也不止是有手机,还会有其他的硬件设备,例如airpod,ipad或者mac。

苹果将各个设备之间的互通体验做的非常好,放弃一样硬件设备也等同于放弃了一部分其他硬件设备的使用体验。

报告写到,Apple’s cofounder and former CEO Steve Jobs advocated for this approach, noting that Apple should ‘‘[t]ie all of our products together, so we further lock customers into our ecosystem.’’

大意是乔布斯说过如果把各个设备更加紧密的整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另外,随着用户沉淀大量的数据在苹果生态中,比如大量的app使用数据,照片,网站密码等,逃离iOS生态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网络效应:

在笔者之前分析Meta的文章中提到过社交具有强大的网络效应。而操作系统同样有不亚于社交app的网络效应。

当一个操作系统的用户越多时,便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为其开发app,更加丰富的生态便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对于开发者来说,不同的操作系统都需要开发一个不同的版本,为操作系统开发适配的应用是有极高成本的。

所以开发者在为这个操作系统开发应用时,会考虑该生态的用户体量,用户消费水平等。

由于苹果牢牢占据了大部分的高端手机市场份额,iOS生态的用户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安卓。开发者都会优先为iOS开发应用。

最近的一个例子便是chatgpt。移动端的chatgpt刚开始只推出iOS版本,安卓的版本则是过了3,4个月才上架。

APP STORE — iOS软件分发的唯一渠道

和安卓不同的是,在iOS生态,app store是软件分发的唯一渠道。

靠着渠道垄断,对所有app内的消费,苹果会收取费用的30%(in-app purchase),俗称“苹果税”。

苹果对于苹果税的管控非常的严格。苹果禁止app诱导消费者通过非iOS渠道来进行付费,如果违反的话,面临的是应用下架。

这里提一嘴最近一个新闻,苹果迫于监管压力,将在欧洲允许”侧载“,也就是用户可以通过非app store来下载软件。

这件事笔者认为对苹果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苹果虽然做出了妥协,但苹果还是出了一个损招来应对监管。对于非app store下载的app,当下载量超过100万后,每下载一次,苹果都会收取0.5欧元的”技术费”,极大的增加了开发者的成本。

另外,在2023q4 meta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问小扎对此事的看法,他也认为不会有开发者会绕过app store开发app。

2023年,苹果仅靠着对游戏app的付费抽成,就成为了按收入全球排名第四的游戏公司,这就是躺着赚钱的最佳生意模式。

苹果原生app强大的竞争优势

苹果这些年在更新硬件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拓展新的软件服务,例如apple music,apple tv, apple pay,apple news。

这些服务其实第三方软件都可以做,但笔者认为苹果下场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些iOS独占的内容与功能可以不断的丰富iOS生态,增加用户的忠诚度。

二是相比第三方开发商,苹果自己下场有巨大的竞争优势。iOS生态中的各种资源都会优先照顾自家产品。

一场球赛,苹果即当裁判又当球员,那对手还踢个啥

报告中指出,当我们在打开一个网页,点开一首歌的链接或者点开地址时,iOS都会自动跳转到苹果的原生app safari,apple music和apple map。

当我们使用siri时,跳转的app也首先会是苹果的app。

还有一个例子则是,由于调用的接口不同,苹果的浏览器safari总是会比谷歌的chrome运行速度更快,有更好的体验。

苹果的apple pay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苹果的nfc技术只对apple pay开放,而禁止第三方应用使用。第三方的支付软件需要先打开app来调用支付,而苹果则不用。所以苹果支付的使用步骤会比第三方支付少一步。别看只是少了这一步,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时天差地别的。

而在App Store中,搜索的算法也会优先照顾自家app,而不是第三方app。

报告指出在苹果推出apple music之前,spotify长期霸占了音乐搜索类别的第一。但2016年apple music推出之后,其长期霸占app store音乐搜索的前几,而spotify则掉出20名开外。

同样的,2018年,苹果更新的ios12,推出了查看屏幕使用时间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协助家长控制儿童的手机使用时间。而这一功能一发布,app store中许多类似功能的第三方app则被苹果下架,苹果“声称”这些应用使用了MDM技术,通过该技术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可以远程操控其他的设备,可能会看到隐私内容。

这里提一个题外话,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和其他科技巨头腾讯Meta一样,苹果也是一直会去抄袭竞争对手并将其用在自己的生态里。可见抄袭在商业世界是很常见的行为。乔布斯也说过“我们对抄袭好的功能并不感到可耻” Apple cofounder and former CEO Steve Jobs once noted that, ‘‘[w]e have always been shameless about stealing great ideas.

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结下来,苹果构建的iOS生态已经非常难以撼动,其锁定用户的能力是远远高于其他科技巨头,比如Meta的。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其脚底下踩着的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且这个金矿的体量目前看不到天花板。

只要用户有源源不断的新需求,无论是第三方开发者来提供服务,还是苹果自己下场做,苹果都能稳稳的挖到矿。

最后我想简单聊下人工智能。最近各家科技巨头都纷纷入场砸重金投入人工智能,许多公司都已经推出了自家的AI产品,比如chatgpt,腾讯的浑元大模型等。

苹果给我们的感觉是没什么大动作,在近期的电话会议上也没怎么谈到AI。

但在这场AI竞赛中,苹果根本不需要着急。

本质还是苹果牢牢绑定了超过10亿的用户,这样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让苹果不需要抢占先发优势,只需要好好打磨产品即可。

$苹果(AAPL)$

全部讨论

02-06 00:58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