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股市避坑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昨天看到微博这家公司发布公告称准备发行3亿美金的可转债。这让我想聊聊,作为普通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层品行的重要性。

微博这家公司我没有很深入的研究,也没有持续关注。仅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应该是不错的,微博这个产品有网络效应,轻资产,自由现金流也很不错。

看了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发现账上居然有20多亿美金的现金。在有大量现金的情况下,公司依然选择发行可转债(美元利率很高)来伸手向股东掏钱。可以说微博的管理层对股东回报是毫不重视的。

目前微博的市值只有24亿美金,相对于公司本身的价值是非常的低估。但微博的管理层没有回报股东的意愿,账上的现金也就和二级市场的中小股东没有任何关系。一家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公司,市值低也不难理解。

同样,百度这家公司在回报股东方面也是做的很差。百度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掉队,市值被移动互联网新贵拼多多美团超越,但其在搜索领域有很深的护城河,所以日子过的也算是不错。

截止2023Q3,公司账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00亿人民币,有息负债大约1200亿,那么净现金约为2000-1200 = 8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百度有大约800亿多余的现金躺在账上没有返还给股东。而如果这些钱通过分红或者回购还给股东,其实丝毫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一家优秀的公司都会朝着现金中性的财务结构来运营(现金中性指的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去有息负债约为0)。苹果公司就一直采用的是现金中性(cash netural)的财务政策,把多余的钱通过分红回购来返还给股东,达到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今年年初,百度宣布50亿美金股票回购计划。其实50亿美金相对于百度的现金来说也不算多。但快一年过去了,百度只回购了约3亿美金,连50亿的零头都不到,说百度是铁公鸡一点也不夸张。

不过相比鲁大师这家公司,百度还算是实诚的。

鲁大师的大股东是诚盛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360创始人周鸿祎。鲁大师这家公司虽然发展前景一般,但公司账上躺着接近5亿人民币的现金,而市值却只有不到3亿人民币。如此低的估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从来不分红给股东。

然后周鸿祎就开始骚操作了。

2023年9月11日,鲁大师宣布,将于9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派发特别股息。投资者一看,万年不分红的周鸿祎居然要派息了,那这不到3亿人民币市值岂不是太便宜了?

9月12日至9月19日,鲁大师6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暴涨70%。

9月20日,鲁大师控股股东光速高位减持3434万股,占已发行总数的12.7%。

9月21日,鲁大师通告:为了评估特别派息的影响,取消特别派息。随后股价在一个交易日内接近腰斩。

周鸿祎这波操作是妥妥的割了一波韭菜。如果投资遇到这样的管理层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所以,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不仅要选择商业模式优秀的公司,同时管理层的人品以及股东回报意愿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作为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中小股东(也就是散户),是没有支配公司账上现金的权利的。如何分配现金完全是由管理层来决定。所以即使公司非常赚钱,但一毛都不分给股东,那么这些钱也和小股东没有任何关系。

借用巴菲特时常在股东信里说的,在选择企业时,有三个标准:1. 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有出色以及品德良好的管理层 3. 合理的价格。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自己踩雷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便是回顾这家公司的历史,不要看它怎么说的,而是看它怎么做的。有任何黑历史的公司就坚决不买,即使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非常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指望坏人变好,毕竟狗改不了吃屎。[牛]

我的投资年份并不长,看过的公司也不多,但我观察下来的普遍现象是:在股东回报方面,美国公司普遍做的比中国公司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股市年龄非常短,才三十多年,和美国股市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没法比的。公司的治理是需要时间来改善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美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是和股价挂钩的,所以管理层会有回购来提高股价的动机。

当然,我相信中国公司在股东回报方面会做的越来越好的。这样中国的股民才能更好的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

$腾讯控股(00700)$ $贵州茅台(SH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