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上了AI,是加了翅膀还是拖了后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有叔

在最近的2024 Lenovo Tech World大会上,联想公司隆重推出了配备"联想小天"功能的多款电脑设备,包括YOGABook 9i AI元启、YOGAPro 16s AI元启以及小新Pro16 AI元启等系列。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该活动中明确阐述了联想的人工智能个人电脑策略,强调了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联想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化,让这一前沿科技不仅存在于云中,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

但事实上,联想面临的压力不小。全球电脑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来自惠普、戴尔等国际知名品牌给联想带来了很多的竞争。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冲击也对联想造成不小的困扰。再者,国内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等的崛起,也在逐渐侵蚀着联想的PC市场份额。

如今押注AI,联想是否还有新的机会?

01 | 不能再掉队的竞争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联想集团作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其技术创新之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联想在2024 Lenovo Tech World上推出了一系列AI PC产品,试图通过内置“联想小天”等AI功能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但市场对此反应冷淡。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所谓的AI功能,实际上在传统PC上通过第三方AI程序或浏览器即可实现,联想的AI PC并未展现出足够的创新性。

根据Canalys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陆PC市场报告》,中国大陆PC市场的出货量为4120万台,同比下降17%。这一数据反映出传统PC市场正在经历萎缩,而联想作为市场的领头羊,其营收和利润也受到了影响

联想集团2023/2024财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联想总营收为4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3%,净利润为7.63亿美元,同比下降49%。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等竞争对手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多元化,实现了营收的显著增长。以华为为例,2023年华为总营收达到973亿美元,而联想为619亿美元,九年时间,双方的营收差距从几乎持平扩大到华为营收是联想的157%。

在技术迭代上,联想的步伐显得较为缓慢。与专注于AI领域的软件公司相比,联想在软件和AI算法的更新上可能不如专业AI公司敏捷。这种滞后不仅影响了联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限制了其在新技术和创新领域的投入能力。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格局,联想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找突破局限的新路径,以避免在全球科技巨头的竞争中掉队。这不仅需要联想在产品创新上做出实质性的突破,更需要其在技术视野、公司文化和结构上进行深刻的变革。

02 | 联想文化还能战斗吗?

在分析联想集团的技术创新局限性时,不可忽视的是其公司文化和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联想作为一家以渠道和营销为长的公司,长期以来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种商业导向的公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联想在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上的步伐。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联想在2017年提出了“All in AI”的战略,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公司的转型和增长。

然而,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联想在AI领域的投入并未转化为预期的成果。联想的AI战略从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来的消费级硬件产品,再到目前的AI PC概念,其战略重心的不断调整,反映出公司在AI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尚未找到明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联想的竞争对手,如华为和大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华为通过在5G、智能手机、云计算、软件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深入研发,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巩固了其在全球科技市场的领导地位。大疆则通过在无人机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成为了该行业的领军企业。

相比之下,联想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和成果并不突出。

联想需要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推出几款新产品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持续的研发投入、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

联想要想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其以渠道和营销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团队,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

03 | 留给杨元庆的时间不多了

因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传统PC市场正面临萎缩的挑战。杨元庆需要准确预判这一趋势,并及时调整联想的战略方向。

去年,联想再度加大了对手机的投入,但在智能手机市场,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华为和小米等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这对联想构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杨元庆需要密切关注这些竞争对手的动态,分析其优势和劣势,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包括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以巩固和提升联想的市场地位。

从财务数据来看,联想集团在2021/2022财年的总营收为6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但净利润率仅为3.3%,远低于苹果公司的25.8%和三星电子的11.6%。这一数据表明,尽管联想的营收规模较大,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杨元庆需要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成本结构等措施,提升联想的盈利能力。

面对潜在的市场风险和竞争对手的挑战,联想需要制定周密的应对预案,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根据联想集团的财报,其存货周转天数在2021/2022财年为22天,较上一财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领先企业的水平。杨元庆需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风险,布局创新业务。

在科技行业,市场变化往往迅速而突然。根据Gartner的报告,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科技行业的格局。联想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及时做出战略决策。这要求联想建立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科技行业的发展永无止境,联想管理层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观念,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同时,他还需要具备自我革新的勇气,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推动联想在管理、文化、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在科技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联想集团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联想的AI战略能否能帮助联想再次起飞,现在仍未可知。

作为联想的掌舵者,杨元庆需要在市场预判和竞争对手应对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这不仅需要他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战略决策能力,更需要他具备危机管理、持续学习、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联想才能在科技竞争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可持续发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