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7回复:2喜欢:11

$泰格医药(SZ300347)$ 纪要

Mgmt:CFO&董秘 高峻; Director of capital market 黄鑫


Overview:

去年底287个项目,6月底349个大临床项目,里面超过100个在海外,主要是韩国。

员工人数增加了约7%。

收入9.3%的增长,毛利率略有提升。净利润的增加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


Clinical trial solution:

之前收购了两个企业的并表给了一定贡献,传统的大临床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还是正增长。毛利率的增长也是因为收购的这两个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比较高,还有就是有个比较大的三期临床项目,和以前的方案有点偏差,重新谈判了,项目定价又改高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毛利润。


Clinical related and lab services:

增速比前两年低很多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尤其是SMO和美国的实验室服务,毛利率也因此下滑。还有实验室设备的升级,也使得cost增加。数统这边毛利率比较稳定。


总体来说,国内恢复的不错,下半年可以弥补回来。但是国外疫情比较复杂,方达这边被影响比较大,海外大临床在东南亚那边也有一定影响。不过我们还有一些新冠治疗相关的项目。

operating expense:因为不能出差节约了很多支出,不过BD投入持续加大,员工期权去年是年中开始的,今年1H的同比增长就比较多。港股的开支包含了新冠疫情期间的捐赠。


投资活动:今年变动幅度比较大,比如天境生物等,估值高了很多。


Q: 临床试验技术中国际多中心项目增加比较多,里面的客户类型和项目类型?

A: 超过100个国际项目,但是大部分都是海外单一地区,MRCT体量还不大,未来两三年的重点拓展的业务,单一地区主要是在韩国的项目,在当地是最大的临床CRO公司,具备一定的体量。还有就是在欧洲有做新冠创新药有关的临床。疫情发展比较严重,适合做新冠相关的项目。国际多中心临床的还是现有的客户走向国外,主要是国内的biotech公司。海外也有一些biotech想来中国做的。整体趋势是很好的,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的投资加大了很多。


Q: 早期临床前的IND项目比较好,有没有看到已经传导到了临床部分?

A: 肯定有一些,今年上半年加了很多临床一期的项目,PK为主。前几年还是三期是最主要的增量,2018年开始早期临床慢慢增多。


Q: 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的界限如何划定的? 合同负债和预收是不是等同的关系?

A: 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没有向客户开票,绝大多数合同资产都是合同比较长的,开票的节点没有特别多,一个临床也就是五六个开票节点。

合同负债和预收款差不多的,有的时候收到钱了,进度还没有达到。


Q: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如果没有新冠,毛利率其实应该是上升的吗?

A: 假设性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有很多因素。过去几年里面这个版块其实比较稳定。区间就是47-49%,增长也就是20+%,比较稳定。如果没有新冠,大概率毛利率就是和以前差不多。影像和数统的占比提升,会提高整体毛利率。


Q: 国际多中心临床什么时候才能和MNC做合作呢?

A: 我们肯定和国际的top5的临床CRO公司有一定差距,他们和全球前20的药企有了几十年的合作。我们全球化战略的目标客户群体还是以中国公司为主,如果这块做得好,再回去探索当地biotech的临床需求。

国际前几大临床CRO的CRA外包模式已经很成熟了,每一个大药企都是有合作了很多年的几个,非常有默契了,有preference,CRO会根据大药企的需求来派CRA。而且这种选择的决策权都是在国际总部,我们去竞争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欧美小一些的医药公司,不被大型临床CRO重视,可能是我们的机会。


Q: 医学影像的具体增长情况?数统去年增长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具体披露过的。港股招股书里的其他业务包括了医学影像还有以前有冷链物流等,后来冷链那块被剥离了。

数统这块现在是按照合同来确认的,很多是和临床服务打包的,有一部分数统业务被放到了临床里面,所以纯数统业务看着没那么高。而且我们两大数统客户已经把能给我们的都给我们了,增速主要决定于他们的R&D发展。发展别的客户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期,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Q: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里面的其他项是什么东西?

A: 非流动资产: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等。流动资产里面有些很小的理财产品,比如结构性存款之类的。


全部讨论

2020-08-31 22:00

感觉都在预期之内 市场今天杀得有点过分了 况且投资收益也算一个亮点啊

2020-09-01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