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午餐:形式大于实质,不领悟他的心态最终换来沽名钓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9年度的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卖于北京时间6月1日上午10点30分在美国电商网站ebay揭晓,成交价创出历史新高,达到4567888美元,与2018年的3300100美元相比,高出1267788美元 。

看着股神的午餐不断地刷新纪录,也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我们身边的获得者,我们熟悉的面孔,现在的他们好吗?我们先从最早的华人获得者开始

在公开身份的“买单者”中,共有三位华人先后成为过巴菲特的座上客,分别是中国天神娱乐董事长朱烨、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以及“私募教父”赵丹阳。

最早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人是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在2006年他以62.01万美元,拍下了次年的“巴菲特午餐”。不过当时段永平早已卸任“步步高”总经理职务并定居美国加州,转型做独立投资人,看着步步高的股价,无法估量其获得和股神正面交流后的效果有多大。

第二位被称之为中国私募界“私募教父”的赵丹阳,2008年花了211万美元拍下午餐,在当时折合人民币高达1600万余元,在次年午餐会后,赵丹阳终于表示,这顿午餐很值。他说他得到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对他一生的投资都有重大影响。

目前来讲只有赵丹阳的投资业绩可以跟踪,资料显示,2010年赵丹阳执掌的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全年回报率为-8.26%,2011年这一亏损幅度扩大至24.79%。
  在赵丹阳发布的《2016年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显示,2015年赵丹阳在A股的两只产品赤子之心价值和赤子之心成长的收益率分别为12.07%和-3.04%,跑输了同期上证指数9.41%的涨幅。

第三位,2015年,巴菲特的午餐桌上再度出现中国人的身影。这一次是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以234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巴菲特午餐的机会。

这位大噶不缺乏新闻,大家可以根据名字自己上网搜索,总体而言,充分的消费了巴爷爷,基本没有看到些许务实的成果,也理解为午餐正真的用意各取所需,基本是落为沽名钓誉,偏离初衷。

经过上述的回顾,让我们不免叹息,别说有人以价值之名,做沽名之事,就算真的是以价值之心,做价值之事,要是不能领会到巴老的心态、精髓最终换来的也是空

巴老的精髓模仿者众,真正领悟到的可能没有,既然这样我也不在这画饼充饥、自圆其说了,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朝拜者和巴菲特在心态、行径上的区别吧。

一、巴菲特办公桌前没有电脑

并不是说在网络时代让投资大噶们过那种原生态的闭塞生活,但是从这一点可以折射出一些情况,巴菲特并不是被股价左右着,也不是被那些纷扰的信息所困扰着,他内心除了对投资的渴望,更多的是平淡,平淡到以至于让我们觉得有些复古的风格,看到这就让我在投资界混了也有十多个年头,看到的大佬们整天忙碌奔波于各种勾兑、交际、消息等不占边际的活动,让我觉得这些人不要光听他们口口声声巴菲特,其实他们连皮毛都没有触及。

二、巴菲特喜欢便宜,注重成长

喜欢便宜源于耐心的等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圈内私募整天济混于风口,痴迷于趋势,有几个人能够潜心的等待价值回归,或者等待市场错杀,在A股这种错杀更是常见,虽然回归也需要时间,但是整体来讲A股被错杀的概率更大,因为是散户市,只见公募私募对热点趋之若鹜,缺少见精心布局,耐心等待着,也就铸就了A股中一九法则,并且许多机构也在这九成亏钱行列之中,基本可以理解位置买贵的不买对的。

谈起成长A股中许多投资者将概念混同与成长,这也就出现了乐视网康美药业等这种牛皮吹破天,坑人无数的公司。

整体而言,股神的光辉普照投资界,崇拜者学习者众,这是好事,但是不乏有些急功近利者,不学其精髓只为了沽名钓誉,或者其他目的充分消费股神,坑害散户,正直巴菲特午餐出炉之际,写给孜孜不倦的价投跟随者,写给逐渐老去的巴菲特,也写给那些急功近利的朝拜者,希望、希望有朝一日大家都能静心忍志的实实在在的向股神学习,切切实实的提高自己,一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