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发展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点评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18喜欢:24

(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

双汇发展(000895)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 3,464,661,213.0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10元(含税)的比例实施利润分配,共分配利润3,464,661,213.00 元。

以5分制进行评价,我给一方案打5分。

 

 

 

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我发现有些公司派息率不是很高,于是把股票回购列入分红。双汇发展与这些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在年报中披露本报告期利润分配情况时竟然忘了它在2022年还实施过一次中期分红。

 

负债率上升无需担心

双汇发展2022年度的派息率高达99%,如此慷慨的方案自然大受欢迎——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其表决情况为同意 2,564,752,303 股,反对 1,750 股,弃权 700 股,同意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99.9999%。

我不大明白为什么还会有1750股反对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直到我看到公司网上业绩说明会上的一则问答:

 

185****7901问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刘松涛2023-04-17 16:02:41

本年度公司的货币资金同比大幅下降20.7亿元,下降26.4%。而且本年度应收账款没有变化,应付账款大幅增加,短期借款大幅增加;预付款项、长期投资权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均大幅下降。所有指标都显示2023年公司的财务状况很不乐观,请问这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023-04-17 17:10:15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刘松涛

公司资产及负债重要项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均已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进行了披露,公司经营稳定,整体资金、债务结构合理,详情请参考2022年度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这位提问者显然缺少足够的财务分析能力,2022年末,双汇发展的资产负债率只有39.08%,无论如何不能说财务状况很不乐观。不过,考虑到2021年末其资产负债率只有31.87%,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搞清楚公司负债率上升的原因。

我整理了一下双汇发展负债增加的情况,发现主要是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合同负债这三项负债增加较多。

 

2022年末,双汇发展的合同负债同比增长了40%。对此,年报中有解释,“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末离春节较近,客户积极备货,本集团预收售货款增加。”显然,这是好事。

与此同时,双汇发展的应付账款同比增长了85%。对此,年报中也有解释,“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随着新建及技改项目建设进度的推进,已确认但尚未达到付款条件的工程及设备款增加。”再来看一下公司的在建工程,仅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本期增加金额合计已达47.01亿元,而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却只有35.49亿元。这样看来,上述解释应该是成立的。

三项负债中,最难理解的是短期借款的增长。年报中相关的解释是——“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本集团为合理利用资金杠杆、补充流动资金,适当增加外部筹资。”说实话,我看后仍然一头雾水。真正要弄明白其中的缘由,还要对照着看以下内容。

首先是应收票据,年报中有一条相关说明:

 

期末本集团已贴现或背书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人民币3,097,796,075.69元,其中:本集团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人民币 3,095,372,399.34元(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人民币 508,443,596.70元、短期借款人民币2,586,928,802.64 元),该应收票据乃以集团内部单位作为出票人的应收票据,因此在本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已抵销;

 

再结合“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中“金融资产转移”部分的一段,我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下属子公司河南双汇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将成员单位向其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给外部金融机构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1,023,994,885.04 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78,892,683.43 元),本集团除下属子公司河南双汇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外其他子公司已贴现给外部金融机构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1,562,933,917.60 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1,917,643,464.71元)。本集团保留了其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包括与其相关的违约风险,因此,继续全额确认为短期借款。

 

双汇发展短期借款的增长缘于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集团成员单位向其它成员单位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增长,更确切地说,缘于双汇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财务公司”)将成员单位向其贴现的汇票转贴现的增长。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再来看短期借款的相关解释就清楚了。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信用借款人民币 560,416,625.01 元,年利率为 1.30%-4.35%;票据贴现质押借款人民币2,586,928,802.64 元,年利率为 1.25%-2.50%。

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信用借款人民币 322,419,841.06 元,年利率为 1.8%-4.35%;票据贴现质押借款人民币 1,996,536,148.14 元,年利率为 2.39%-3.05%;其他质押借款 19,000,000.00 元,年利率4.35%。

 

2022年,双汇发展票据贴现质押借款的利率比上一年大幅下降。对双汇财务公司来说,将票据转贴现出去,能够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这绝对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我整理了一下年报中与财务公司相关的流动资产项目,这些项目(合计)增加的金额与短期借款增加金额相差不多。

 

 

2022年,双汇财务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亿元,比2021年(1.07亿元)增长40%。

综上所述,我认为双汇发展2022年资产负债率的上升无需担心。本文即将完成之际,双汇发展公布了2023年第1季度报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继续上升至44.73%。不过,看过本文的读者大概不会再担心。

成长性欠佳有待提升

双汇发展的财务安全不是问题,令人担心的是它的成长性。业绩说明会上,有不少问题针对公司的成长性,有的问,“双汇近3年销售额下降[i],公司能不能在今年消费大年扭转颓势,实现正增长?”还有的问,“ 留意到全国定点屠宰生猪21、22年分别是2.65亿头、2.85亿头,已远超行业2018年高点。但公司21、22屠宰均约1100万头,还未恢复至2018年的1600万头,请问我司增速低于行业是什么原因?当下猪价较低,今年是否放量增长?”

与屠宰业务相比,我更在意双汇发展的肉制品业务。这是因为,一来肉制品业务的利润更加丰厚;二来,肉制品业务的发展能够带动屠宰业务发展。

从近5年的情况看,双汇发展的肉制品业务成性确实不够好。然而,考虑到猪周期的存在,我认为这样的业绩还算可以。有趣的是,2020年是双汇发展近年来业绩最好的一年,也是近年来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最少的一年,这一年的成功怕是很难复制。

 

 

 

双汇发展在年报中对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如下看法:

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国内肉类消费以鲜肉为主,肉制品消费量占肉类整体消费比例不高,肉类产品深加工率低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安全、健康、营养、高端的肉类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凸显,我国肉类产品结构正在持续进行调整……肉类深加工产品……市场前景愈加广阔。

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么,双汇发展的前景还是可期的。只不过,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此,我对双汇发展的成长不会抱太高的期望。从近5年公司肉制品的销售情况来看,也并未表现出增长的势头。双汇发展显然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重拾成长。

 


[i] 截至2022年,双汇发展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降。

全部讨论

感谢写文。肉制品业务感觉有起色的趋势,尤其22年不利环境下做到外销量同比微增实属不易了,而且23q1的销量也同比增长了3%。
屠宰业务倒有点不解,进口美国冻肉并不是什么独家垄断,双汇能做其他企业也能,当业内的定点屠宰企业都在扩大市场时,双汇似乎主动选择降低鲜肉业务量,并保持一定量的进口关联冻肉(虽然也同比下滑),这不得不怀疑双汇过去收猪端的优势是否在减小?观察到河南地区农村小规模的养猪户大量消失,反倒规模猪企如牧原切入了屠宰,目前即便亏损仍要连年投入。

2023-05-14 15:13

说明双汇不需要大的资本投入用于扩大再生产了,年净利润放在公司账户上也没什么意思,就大比例分红了。

2023-05-14 14:33

感谢分享。最近对双汇有点兴趣。

2023-05-04 12:10

不错的分析,节约了大量时间,可惜分析的股票太少,期待多分析几十个

2023-05-02 10:33

感谢分享,双汇短期借款的增加是因为双汇财务公司利用票据和存款利差套利吗?

2023-05-01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