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社融增量近20年来首降,M2增7.2,M1降1.4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024.5.12 Sun.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创业板指(SZ399006)$

4月的经济成绩单都来了,先摇摇头。

先谈谈重要的,央行这边的数据,2024年前四个月社融规模增量共计12.73万亿元,单月社融增量第一次出现负数,非常值得注意,4月的社融下降1987亿元,在我印象里好像20多年没出现过,这应该超出了所有市场预期,4月哪怕相比3月是信贷淡季,但也不应该是负数,这真没想到。

看吧,前面不是下文件要银行停止手工贴息嘛,这不信贷就负了,核心说明了什么,说明很多企业那套社融再玩转理财不是央行想看到的,但是别人也不愿意扩大生产啊,实在没方向搞,先躺平再说。

还有与之呼应的就是M1再次同比大减,央行4月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来到301.19万亿,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同比下降1.4;M0余额11.73万亿,同比增长10.8%;M2继续是增长,这个预期内,而且上个月就说了基数太大了,增幅一定会递减的,那么环比水量小点就小点没事的,问题出在M1反向扩大,M1与M2的剪刀差开口又拉大了,上个月7.2,这个月喇叭口再次拉大到8.6%。叠加社融首降,说明放水还是没有成功引入实体经济,企业居民贷款预期继续下降,消费,投资,创业扩张意愿都不强,尤其是企业端,这次一下子减掉1.8万亿。M1基本上以企业流动资金,货期存款为主,持续的与M2剪刀差拉大,说明的还是还钱还贷存起来更积极,没有其他远大想法。

M2仍然是有持续性的,我们的流动性是不用怕的,水龙头一直是满负荷状态的,关键还是信心和预期。数据上前三个月信贷增量主要看点在制造业企业发力了,而不是以前围绕地皮做文章,这是好的地方,但结合PMI数据看主要是在当前政策发力的设备更新的部分行业上,大部分行业仍然不行,下行趋势。好的方向说呢,就是我们很多企业规模做上来了,行业也比较成熟,自身现金流造血也可以,所以后面社融增量在企业端这边可能压力是长期的了。

政府债券是一如既往继续的增,也是增量的突出部分了,后面再说。

现在主要问题是企业居民存款买债意愿特别强,没有什么加杠杆的热情,躺着的钱也还是不愿意流动。比如房地产松绑,几只箭几捆箭的放,但是效果不大,房贷基本上没动,需求端没有明显拐点。这太正常不过了,他们也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但是所有人就是在回避。收入问题收入预期闭口不谈。M2居民存款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去看一看,0.3%的家庭掌握5000万元以上净资产,净资产超过50万元的不过13%,其他人没钱搞个屁杠杆,有工作就算不错了,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有钱人豪宅不都抢好啦,不见得富豪们买几十套房,每天轮着住吧。大部分普通人没有购买力没有安全保障的经济是没有活力和未来的。

还有最近新的中长期国债又出现了排队枪的局面,这真的说明当下的资产慌。央行其实也早预料到这个局面,我们的YCC,国债收益率控制曲线不就早准备好了嘛。各种债肯定要不断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等,不然财政没钱用,但是你们都涌过来买不行,这样M2是死水,后面一定是通过手段加大买债控制收益率往下走,再有我们很强烈的降准降息预期摆在那里。

上次有个视频专门说了,有些朋友纠结在央行只能二级市场买不算什么宽松,但是我是认为没什么大区别,六大行经一下手不就行了,你就把他们当成债市做市商最贴切了。所以后面利率必定还要往下走,就是要把钱逼出来流动。

至于下个礼拜股市,我认为是短线肯定蒙上一层阴影,经济数据的杀伤力远比什么IPO重启,某些公司作妖要影响大的多。但对整个指数的后市预期,我认为是乐观的,不是什么复苏逻辑,别无其他,就是长期低利率时代来临,降准降息持续,货币政策推动的。后面CPI长期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对了,4月的统计局数据就不想谈了,水电煤物业费养老医疗教育,所有民生保障都在大幅上涨,黄金原油交通,猪肉,权重全部上涨还谈什么,CPI肯定走高啊,什么都要涨已经是定局了,唯一不能肯定的就是大部分人收入会不会跟着增长。PPI仍然是不乐观的,所以现在消费涨价传导不到收入端,更像是拔数据为化债服务的。和欧美不同的是,我们只涨物价不涨收入的神奇通胀经济时期可能就来了。

后面对资源周期品种肯定是有一段看好的,基本金属有一定前瞻性的。还有生猪,从现在看趋势明确,数据上大厂们也没有杠杆扩产的情况,还有豆粕继续走,所以在当下的预期下,价格缓慢爬升可以预期,我觉得长线多头有的好玩了,周期来了,2万总归是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