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1喜欢:8
不同投资策略的舆论观感是不同的。
如果是管自己的钱是不需要的考虑的,但管基金就需要。
比如:
1)买大盘股就比买小盘股有道德优势。
如果在白马股上被套50%,可能被质疑水平有问题;但如果在微盘股上被套50%,那就可能被质疑道德有问题了。
2)低换手就比高换手有道德优势。
如果极低换手做亏50%,可能被质疑是否勤勉;但如果极高换手做亏50%,那就可能被质疑利益输送。
3)接定增比接大宗有道德优势。
都是折价拿票策略,前者是把钱给上市公司,后者是把钱给股东个人。
除此以外还有一系列的,比如买抱团股比买冷门股有道德优势,买低收益债比买垃圾债有道德优势,反转类策略比趋势类策略有道德优势...
我22年做过8笔折价接大宗,在我的500增强基金中以约20%年化折扣接一系列的500成分股,实盘业绩效果非常好。
在做这个业务时,我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虽然我的初衷只是很纯粹地为了投资者考虑,但一旦其中某个票在我手上暴雷(特别是其中有一只地产股),我个人可能会受到投资水平以外的质疑。
基金经理如果做出了独具一格但失败的投资,容易被各种小作文追着跑。明星基金经理更是如此。而这种现象引发的后续学习效应,会让基金经理投资更为从众。
基金经理作为一个整体,投资行为趋于一致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不过我目前头还是比较铁的,在我看好的时候愿意做一系列“道德风险”更大的投资。我还是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同时也需要投资者理解,投资结果未必每次都尽如人意,但我能做到无愧于心。

全部讨论

2023-12-08 19:20

盛总啊,基金降费对公募量化的竞争力有没有影响呀

2023-12-03 18:58

在五年高点限购1024的基金经理人品肯定毋庸置疑。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想,各路机构、基金经理,出来总说长线投资做时间的朋友,但自己怎么做的呢?那些高点发新基,报团炒赛道的基金经理考虑的是三年后自己的名声怎么样,投资人收益如何,自己的基金有人买吗?我觉得他们没有考虑过,或者说他们想了想觉得这不如眼前管理费的落袋为安重要。巴菲特说买股票要买那些即便现在退市你仍愿意持有的公司;我觉得买基金也要投那些五年后仍愿意在公募行业干下去并希望规模更上一层楼的基金经理。

2023-12-03 20:15

现在聪明的人都是避开基金重仓和外资重仓股玩,那边可是重灾区,还得跌

2023-12-03 20:21

那是以前的判断标准了,按现在市场环境,这三条都是一票否决出局,拒绝躺平的基金经理!如果基金经理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尽职尽责,不能持续学习淘汰是迟早的!

2023-12-03 20:10

盛总的量化成长跟500量化是不是一样的持仓?我两个都买了,感觉他俩同涨同跌

2023-12-03 19:09

在大票上躺平,就是无能的表现,直接pass掉

2023-12-03 21:28

是的,如果作为一个基金经理买阿里巴巴,亏了钱基民会去骂马云,如果基金经理买了不出名的股票,亏了钱基民只会骂基金经理。这是基金经理相对于散户的劣势。

2023-12-04 22:10

这不就是给丈母娘亏了钱还知道害臊的那位吗? 应该是个要脸的人。

2023-12-03 19:39

好的基金经理应该像王亚伟一样
5年10倍,然后他进去了,基民发财了

2023-12-04 05:51

指数不涨个股涨的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个图可正着看,也可以翻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