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0喜欢:0

今天想扯一扯艺术和投资,情商和投资的关系——

身边有一位资深股票爱好者说过,世界上唯一能够让你自由的实现财富自由的途径只有炒股,因为只有炒股是可以独立的。

这话我觉得对了一半。

炒股的确是自由的,但是也是在非自由的状态下的自由,因为宏观环境是不可控的。

所谓七亏二平一赢的零和定论,也正是股票公平,残酷却又让人心驰神往之所在。

但它的首要资格券,是强大的心理素质。尽管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事实还是很少有人成为杰出的投资者。

在我看来,投资就是一门艺术。

而艺术是最通往人性灵魂深处的阶梯,论及人性,这又和我们的情感息息相关。

情感话题,从不应该是当下资讯世界的里的累赘。

尽管有许多人总是试图将情感理性化,或者是将情感技巧化。但这些都还是停留在理性层面的东西。然而投资不是,直觉性的投资方法往往比固定机械化的投资方法更为重要。

如果你的收益率并不客观,那说明你的直觉是错的。

在股票的世界里,直觉是可以训练的,尽管并非人人都可以训练出来。就好比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头。

对待一个事物,人们的看法千千万,这与他曾经的成长环境,学习方法,还有种种人生的阅历息息相关。能够在纷繁的思想言论里坚持自我,你就在投资的领域中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想要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看你,坚持怎样的自我。

自我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自己,而是在认识到周围情况的基础下对比自己的认知从而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拿一个故事来做例子:

一天,孔子的一个小弟子在院子里扫地,远处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年轻人,年轻人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吗?”

小弟子很骄傲地答道:“是啊。”

“那你懂的东西也很多喽?”绿衣人问。

“应该是吧。”小弟子虽然有些纳闷,可也不想让人小看。

“那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绿衣人接着问道。

小弟子一听这个问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屑地答道:“当然是四个季节,这谁都知道。”

“不对,是三个季节。”绿衣人抢白道。

“你才不对,是四个。”小弟子也不甘示弱。

“那好,咱俩也别吵,找个人给咱们评评理,如果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如果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怎么样?”绿衣人出了个主意。

小弟子一听,满口答应道:“行,一言为定。”

恰巧这时孔子出来了,小弟子赶紧上前去问老师。

孔子上下打量了绿衣人一下,对小弟子说道:“确实是三个季节,你输了。”

小弟子一脸吃惊的表情望着老师,心里满是疑惑,可是也不敢问,只好乖乖地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响头,绿衣人这才满意地走了。

小弟子不甘心,终于问了孔子道:“老师,明明是四个季节,您怎么说三个呢?”

孔子笑道:“你没看到那人一身绿衣吗,他明明就是个蚱蜢,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你对他讲冬天,他能这么痛快地走吗。你呀,就当吃的亏吧。”说完,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弟子挥袖而去。

身边有一些固执己见的人,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说服别人,殊不知自己看到的世界并不是整个世界。

比如文章的蚱蜢,他对于自己思维认知的态度的确没错,因为他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孔子的小弟经历过更广阔的季节,所以他必然最终能够理解蚱蜢。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情况往往争个鱼死网破,最终分道扬镳。

然而,我举例在这里想说的,不仅是涉及到股票,也是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在遇到问题时候,尽量能够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避免造成无意义的冲突。

回到投资的话题,这也意味着在投资中,你是否能比大众看的更高,看的更远,看的更广。

而什么是更高更远更广?怎样更高更远更广?

不妨用经济学的角度将刚才的案例延伸思考一下:

从资本主义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挣钱难?

因为人人都想挣钱。

这就解释了一切经济都建立在相信利润动机的普遍性的基础上这一概念。

因为人人都想挣钱,所以挣钱很难。

资源就这么多,第一个获得的人占据最多,后来复制者一个比一个少。

所以,在理解了利润动机的普遍性之上,想要在投资的领域里抢险一步,就取决于你是否有在这个普遍性之上的敏锐的直觉。

成功的投资从来没有运气一说,运气其实也是直觉的一种产物。

很多人投资的技巧学了不少,技术指标算了不少,专家评论听了不少,但是还是没有很好的收益率。

这是因为简单的分析和达到敏锐直觉中间的投入量差异是巨大的。

再举个例子,

有些人觉得在自己进行了系统分析下,判断某个公司的前景是光明的,就果断投资。再直接的是听信某位专家或者内部人员的透露就信心满满。这些都是肤浅的思考,甚至谈不上思考。或者从不炒股的人,看见周围人炒股都挣钱了,也果断开了户。

但身边有一个朋友,他坚决到现在也不炒股的原因是,在扔漂流瓶的过程中,发现漂流瓶里都在谈论股票。。

当人人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他的股价和定价一定都过高,谁来做最后的博傻呢?算了,还是不要投资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你如何与大家想的不一样。

但如果是思考到具体股票,那想的就更多了。也就是之前说的更高更远更广,

例如,在判断一个股票时候,你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他的客观值,正如《非理性繁荣》里所说,“不懂利润,股利,价值或者企业管理的投资者完全不具备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的决断。”更需要多一层有关社会共识的深思和比对,

例如,普遍性是怎样?我怎么想?

目前的状态时如何导致的?未来悲观或者乐观?

如果普遍性是对的,会导致什么结果?如果我是对的,会产生什么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等等——

但值得高兴的是,在投资的市场中,简单思维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炒股的门槛越来越低。

然而,当普遍性越来越强,直觉的优势也体现的越来越佳。因为如果市场上的投资者具备一样的思维时,整个群体就是市场,投资也就不存在成功与否一说了。

于我来说,直觉更是一种看穿本质的洞察力。

但光是在思维的领域里纸上谈兵是不可的,必须走入生活,融入社会去感受数字游戏背后的前因后果。沟通不乏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你不仅需要多一层深刻的思考,更需要有一颗通透的心甚至能够感受到企业负责人在发言时候的表情。

这是直觉,更是共情,但绝非感性。

归根结底,收益率的不同取决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取决于你是否拥有超越于群体普遍的思维。

如果你的动机是常规的,那你也只能得到常规的结果。

如果你的动机是非常规的,你的结果也可能是超乎超人的。

投资是门战争,一个自我与群体的战争,毕竟,能够持之以恒持有与众不同并且正确的观点是如此的不容易。

投资是门艺术,愿大家都能在艺术中读懂人性,读懂生活。

#股民的日常# #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