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车路协同发展战略,车路协同利好频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事件:坚持车路协同发展战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6月18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今日在CICV2024上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信息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关键载体,也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顶层谋划和工作协同,坚持车路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中央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自动驾驶、通用人工智能、智能车载终端一体化、线控底盘、软件工具链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韧性和竞争力。二是加强政策法规与标准供给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支持跨行业协同发展,推动制定修订交通管理、地理信息、保险等法律法规,强化标准引领。三是深化推进试点示范,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推动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高质量推进车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四是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化与各国的开放合作,持续吸引全球先进智能网联技术产品在我国的落地,引导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开放性产业发展新格局。

事件点评:近期车路协同领域利好政策频发,工信部等五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多个城市密集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国内车路协同建设加速发展,凸显投资布局机会,推荐关注智能车ETF(159888)、新能源车ETF(515030)及其联接基金(013013/013014)的投资机会。

二、车路协同是是智慧交通新纪元

车路协同(Vehicle-InfrastructureCooperation,VIC)是指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协同工作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目的是优化系统资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交通出行。车路协同的核心在于利用车辆上的通信与感知设备(如车载单元、雷达、摄像头等)和路边部署的各类传感器、通信单元、边缘计算设备等,实现车与外界环境的深度互动。主要设备包括边缘计算单元边缘通信单元、摄像机、毫米波雷达、系统软件等设备设施。在单车智能自动驾驶的基础上,借助4G/5G和C-V2X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交通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车与车(V2V)、车与道路(V2I)、车与云(V2N)和车与人(V2P)等的全方位协同配合,从而满足不同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应用需求,实现自动驾驶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发展目标。

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相辅相成,有望降低高阶智驾难度。单车智能商业化进程较快,L2已成为主要驾驶辅助方案,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4年第一季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装机量已达194万套,渗透率达到4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L2级别(含L2+、L2++)标配量达92.4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53.3%。但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缺陷,包括单车成本过高、感知范围有限、长尾问题无法避免等等,车路协同自动驾驶(VICAD)通过集成C-V2X及4G/5G通信科技,构建了一个紧密联动的“人-车-路-云”系统,此系统促进了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涵盖各类传感装置、气象站、监控设备及交通管理设施等)、车辆与云端平台(V2N,包括地图服务、交通管制系统及出行服务应用等)以及车辆与行人(V2P)之间的深度协同合作,涉及协同感应环境信息、共同制定行驶策略与控制等多个维度。这一模式旨在不仅优化单个自动驾驶车辆的性能,还力求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最优化运行,适应从辅助驾驶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出行未来迈进。

目前我国主导的C-V2X技术优势明显,已成为全球主流的车联网通信标准。车路协同的底层通信技术中较为通用的是DSRC和基于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的C-V2X。欧洲及美国近年来均以DSRC为核心技术,C-V2X包含LTE-V2X和5G-V2X,其中LTE-V2X中国介入较早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后起之秀C-V2X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基于蜂窝通信技术,可移动性、可靠性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C-V2X具有前向兼容性的5G演进路线,能够为自动驾驶提供巨大支持,因此在全球成为主流,例如,美国在2023年明确了要在全国部署C-V2X,到2034年完成C-V2X在全国高速公路的100%覆盖,城市十字路口75%覆盖。

三、领先布局+政策助力+产业链完善,车路协同前景广阔

示范区多地开花,中国车路协同布局领先。工信部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5000公里;全国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了路侧网联设备7000余台套。

利好政策频发,积极推动车路协同发展。2022年,工信部发布政策绿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合法上路,并构建车联网标准体系。随后国务院规划明确车路协同技术在无人驾驶物流等领域的商用前景,加速了市场规模拓展。2023年,政策细化聚焦于IPv6推广、智能地图标准与车联网安全,稳步构建智能交通生态。2024年1月,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政府层面,建立城市级全区域覆盖的车路协同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统一的数据管理、处理和服务平台,同时还为下一步的全国一张网创造条件(数据城市互通和数字身份跨城认证等)。六月初,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我国汽车电动化优势明显,车路协同厂商众多,产业链完善。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发展迅速,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渗透率日益提升,车路协同布局中车端优势明显。除了整车端以外,我国在车路协同中的路、云、网、图等方面亦存在众多参与公司,包括车辆提供、终端服务、平台运营、高精地图与定位、通信服务、云计算服务等,行业整体布局较为完善。

图2车路云一体化产业组成部分

来源:Wind、SAECCE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相关产品:

1、 智能车ETF(159888):追踪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指数代码:930721.CSI,指数简称:CS智汽车),指数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以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沪深A股作为样本股,反映智能汽车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CS智汽车指数前三大行业依次为:汽车零部件、软件开发、半导体。

2、 新能源车ETF(515030)及其联接基金(013013/013014):追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指数代码:399976.SZ,指数简称:CS新能车),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截至2024年6月5日,CS新能车指数的市盈率为24.56倍,处于指数发布日以来21.19%分位点,具备显著估值优势。

#车路云延续强势,板块内多股涨停# $新能源车ETF(SH515030)$ $智能车ETF(SZ159888)$ $索菱股份(SZ002766)$

数据来源:东兴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福证券、财联社、iFind、Wind,截至2024.6.18,以上个股不作投资推荐。以上基金属于指数基金,风险等级R4中高风险,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