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诚:熊市给了我2个教训

发布于: 雪球转发:28回复:15喜欢:79

1

熊市给了我2个教训

问:您是一开始就非常坚定的做价值投资,还是说中间其实是经历过了比较大的一个切换或迭代?

姜诚:的确一开始就坚持做价值投资,只不过那个时候是自己以为的价值投资。

我对于投资的理解,肯定是有不断再认知的过程。过程之中谈不上顿悟,但是确实是对投资的理解一直在变。

我在工作之前没有接触过股票,2006年初一参加工作,就被丢入到A股市场当中最波澜壮阔的一轮牛市去了。然后也很幸运,当时作为买方的研究员,接触到的行业是被分配到的,覆盖的行业也是景气度最好的行业。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我研究的第一个行业是煤炭。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6、2007年甚至到2009、2010年,中国的煤炭行业是怎样的?煤炭股是如何表现的?

作为一个新人,每天看身边的同事是怎么工作,每天出去调研时跟优秀的同行们打交道,了解他们怎么看待问题,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要关注基本面、要去做很细致的财务模型,要做精准的盈利预测,要参照市场的估值体系,给我的研究标的设定一个目标价的习惯,就类似现在这一套标准的流程。我看基本面不看图,所以也自以为是价值投资。

一开始很坚定,我就是做价值投资的。但是后面通过自己学习,与优秀前辈交流,也经历市场的教育,明白一个人的投资框架是没有那么容易就建立的,投资是要比我这样一个在牛市之初就入行的年轻人想的困难得多,复杂得多,残酷得多。

2006年开始那几年,我作为研究员的绩效比较好,2009年就管钱了,刚好又躲过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管钱之后也很容易赚到了钱。2009-2010年其实还是一轮不小的牛市,然后就觉得投资很简单了。

很多人可能对2011年到2012年印象不深了,但其实我印象很深,那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的能够让我改变对市场、投资这件事认知的熊市。

那一轮的熊市发生了两件事教育到我:

第一,大多数我在牛市当中自认为挖掘到的好的企业,其实是没有穿越周期,不具备穿越周期能力,我们自以为的阿尔法只是在蓬勃向上大背景中赚的贝塔的钱。

第二,我们买的少数穿越周期之后表现依然很好的企业,还是会亏钱,是因为买的时候价格可能过高,所以这两个教训是市场给的。

2

投资最大的风险:高估自己

问:您觉得对于一位基金经理来说,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姜诚:有一些方面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

我觉得做投资最大的风险,是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最重要的应该是审视自己的判断。

我们的惯常工作是什么?是审视标的,审视遴选出来的研究对象,审视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它的业务前景。但是往往我们得出了初步的判断后,会省略掉另外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做出的所有判断的置信度,其实就是再判断一下自己。
除了要判断你的标的,还要判断你的判断,这个是比较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3

不认可“躺平”就能赚钱

问:之前您接受采访时,有人给你贴了一个标签,叫做“躺平派”,从价值投资本身结果上来看,或许可能您中间的交易会更少一些,思考的程度可能会更深一些,所以可能看盘看的也少,所以可能会让大家有一些误解,认为您是不是每天读书就可以了,对这个标签,您怎么看?

姜诚:打心里是不认可的,做投资怎么能躺平呢,躺平就能赚钱,岂不是太简单了。
价值投资一点都不简单,只是可能大家在工作方式上呈现出来有不同,未必是强度,可能是工作节奏上的区别。

比如说我对短期涨跌不执着,我就会没那么关注那些对短期股价涨跌有影响的因素。这一类的信息或者说知识通常是更高频的,如果你关注这些东西,就会表现在工作节奏上可能更饱满。

但是我关注的是,对一个公司的长期经营运行、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有长期结构性影响的那些更加重要的变量。
还有我要时刻担心我的标的会出什么样的问题,因为我不觉得有公司会永远好,那么我们的长期收益很大一部分来自对风险的规避。
我会用很多的时间思考风险点,而这些风险点有的可能会来自实地的调研,有的就是来自阅读、交流,阅读跟工作一点都不矛盾。

思考和动手的工作,其实也不冲突,你不能说思考不是工作。

如果用工作时长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自己用在读书、思考、调研等方面的工作总时长并不短。

4

价值投资的检验标准

问: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认知。

姜诚:我理解的价值投资,需要把它分两部分看。
首先价值,是一笔资产所能够带来的现金回报的折现值。投资,是我在即期付出资金,以期待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它是一个延迟获得的概念。

价值投资,顾名思义就是延迟获得资产。对于股票而言,就是它背后的上市公司长期给我们带来的现金回报,以此来衡量收益的投资行为。我们今天花了钱,是希望企业来给我带来现金回报。以股东的身份来说,企业带来的现金回报是分红。

股票有不同的风格,一种是价值型的股票,特点就是即期分红很高。因为它的利润增长空间小,即期的回报就高。另外一种,是公司不断地要进行利润再投资,不去分红。它每年赚了10个亿的利润,都要投出去,无论是投入到固定资本还是营运资本,都是期待未来获得更高的利润。那么它当期的现金回报少,以后步入到稳定阶段,可能未来现金回报会高,我们需要延迟获得一下。

对于所有资产来讲,价值的定义都相同。那么关键点在于,你愿不愿意付出当下的价格去换取未来分配这样红利的权利。

所以价值投资的检验标准是,如果没有活跃的、流动性特别好的、供我们来交易的二级市场,这个股票以当前的价格来卖给我们,我们还愿不愿意买?这就是价值投资的本源。

虽然我们可以每天的买卖(股票),但这会促使我们去关注价格的涨跌。但价值投资不是研究价格涨跌,只是把价格作为回报率计算公式的分母部分,它越低,我们的回报越高。

那么另外一部分(分子部分),是我们期待这笔资产能够带来更高的现金回报,也就是所谓的好资产。它越高,我们的回报越高。

价值投资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来获得回报。

我们的核心的诉求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尽可能好的东西。

5

投资理念三部分:what where how

问:请您分享一下对市场的认知以及投资理念。

姜诚:我们很难知道一个事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们的投资框架可以尽可能的完整。我觉得投资框架一定不是狭义的投资策略或者是选股方法。

我认为,投资框架要包含几个部分:

第一,投资理念。投资理念的本质问题是我们的利润源自于哪里?你是来源自于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还是源自于这笔资产本身的价值的创造的过程。
我们在构建自己的投资框架的时候,先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那么我的选择是价值投资,为什么我不去预判股票的价格,因为我觉得很难,为什么难?
是因为多数人都在做,一群特别聪明的人在试图以比别人更聪明的方式成为赢家,但结果其实可能多数人还是输家的高阶博弈游戏,我不比别人聪明,也不比别人勤快,所以选择了我自己的路,就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去买尽可能好的东西。
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需要投资框架的第二部分来回答。

就是我们基本的市场观。市场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我们做的事情是对一个上市公司进行长期价值评估,我们需要去做长期现金回报的预测。理论上来讲,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公司每年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分红,这个可能做到吗?不可能。

股票没有办法做精确的预测,因为现实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他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复杂性,就是影响因素的多样化;第二个是随机性,就是总有预料不到的因素发生,有的是黑天鹅。
价值投资是基于很长期的视角去评估长期的获利水平,但长期很难被准确的预测,这个时候我的投资框架的两根支柱就有矛盾,第一个支柱是价值投资,第二是很难预测,怎么办?
那就需要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来解决问题。最后要解决的是一个how的问题,如何去做的问题。

前面第一个问题回答我们做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回答在哪里去做,最后才是如何去做。
我们可以用一些长期的视角、历史的视角、周期性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去做。

6

所有的股票皆周期股

拉长时间来看,所有的股票都是周期股,万事皆周期。
周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短周期的波动,而是长的结构性的变化,去抓住那些变量,在对未来做预测的时候做有多情景假设的预测。

尽管我们是要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尽可能好的东西,但在找到自认为是好的东西的时候,要多考虑坏的情况。买的时候,买它在坏的情况的价格,不要买它好的情况的价格。
这样我们尽管没有消灭掉不确定性,但是可以将不确定性进行转化。

我们用了一种发下等愿,买坏的情况来构造安全边际的投资方法,把不确定性当中惊吓的部分降低,惊喜的部分保留,我们依然在不确定的世界当中,通过逆向思考的方式,以回避错误、回避糟糕的局面为出发点,提高我们赚钱的效率。

这是我的投资框架,我认为它是有完整性的。这个完整性体现在我先回答了做的是什么,又回答了在哪里做,然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有效的如何去做的方法。

每个人投资框架可以不同,但是最好大家都要有这几个部分,而不是一上来就讲我怎么去做。

7

要想在股票市场赚到钱,想清这几个问题

很多人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只在意基金经理怎么选股,自己就可以拿来学。但大家的两根支柱不一样,投资理念不一样,风险偏好不一样,对市场的基本认知不一样,只学一个人的动作是不行的。

大家应该要去学的是思考问题的框架。要想在股票市场赚到钱,一定需要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把前两个问题考虑清楚了,第三个问题,方法反而是不重要的,顺理成章就能出来。来源投资作业本

全部讨论

2023-07-09 14:45

那一轮的熊市发生了两件事教育到我:
第一,大多数我在牛市当中自认为挖掘到的好的企业,其实是没有穿越周期,不具备穿越周期能力,我们自以为的阿尔法只是在蓬勃向上大背景中赚的贝塔的钱。
第二,我们买的少数穿越周期之后表现依然很好的企业,还是会亏钱,是因为买的时候价格可能过高,所以这两个教训是市场给的。

2023-07-09 18:32

也分享一个自己熊市中的教训。希望可以给朋友们以警醒。这要追溯到2017年底的那次投资经历。
我是在2017年11月份,卖出的中国平安,这是我入市以来第一只翻倍的股票。当时买平安不是因为自己多厉害,多有信仰,只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个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我以前的一个系列小说,一个海乘的投资故事网页链接
再加上我比较保守,喜欢一些盘子大,业绩好又能分红的公司。而当时以大为优,炒大蓝筹大白马的风格,和我的选股思路很像。在平安吃到了甜头,就更加强化了我这个选股思路。熟悉当时行情的朋友应该知道,2017年11月后,大蓝筹大部分已经很贵了,这个时候,该买什么股票呢?既然千亿市值的下不去手,那看看几百亿的吧,这是当时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这样,我看到了上海建工这只股票。300多亿国资蓝筹,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定。
第一次建仓,买了1万股,股价3.8元。买完没多久,2018年一月份,大盘出现了一个月左右的极速逼空诱多的走势,上海建工也跟着一路上涨,我因为仓位比较轻,害怕踏空,于是就着急的以4元每股的价格买了2万股。可到了2月份,股市风云突变,2018年二月十几号吧,短短十来天,指数已经从3587的高点跌了五百多点,上海建工建工也从3.9元左右跌到了3.7元。贪便宜的思想开始占据了理性,认为机会终于又来了,就动了抄底的冲动!于是又买了两万股。心里还暗自开心,却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靠近。
三月份中美贸易摩擦的新闻就开始增多,直到最后特朗普政府公然对华发动贸易战,A股市场应声下挫。上证指数连续跌破各个重要支撑位,到六月底已经跌倒2800多点。虽然上海建工股价比较稳,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股价也一路下跌,来到了3元附近,在这个下跌过程中,我一路补仓,不知不觉间,手上的子弹已经打完,买了十万股的上海建工,全仓被套10个点。而此时,仍然看不到任何止跌的信号。
如果说之前手上有余钱,每次下跌还很镇定,能做到越跌越买,现在已经没有钱补仓了,心开始发慌,而之前建仓的那些逻辑,什么分红率高,公司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等等看似很强的逻辑,在持续下跌的股价面前显得那样不堪一击。我开始思考应对策略,是割肉止损出局,还是拿着死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选择了死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还有工资可拿,当时在船上也没有多大花销,因为在一家美国公司上班,工资是两周一发,这样我相当于每半个月就有一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而生活开销本来就不大,平时的小费就够了。
六月底休假本来应该是两个月的,因为没钱了,所以提前结束休假,于七月份匆匆回船搬砖。就这样,从七月份又开始了类似于定投的股票买入策略,每半个月补仓一万元。一直补仓到十月份,又一次大跌,这次是千股跌停,上海建工虽然没有跌停,股价也跌破三元,跌到2.7元左右,就这样从三月份开始补仓到十月份最后一次大跌,前前后后买入上海建工12万股,成本3.2左右,被套将近20个点。
这个经历比较有代表性,我想大部分刚入市的股民都会犯,那就是在没搞清楚股市大环境和所处的周期时,盲目抄底。第一,我没有一个宏观的股市周期概念,还不知道一轮大行情结束后,会经历A.BC三浪的调整,也就是A浪(快速下跌的快熊),紧接着B浪(会有震荡修复的牛皮市,也就是存量博弈阶段),这个反弹阶段结束后,紧跟着的就是 减量博弈阶段,也就是大熊市的C浪杀跌段。而2017年底,正是那轮熊市中大B浪反弹的尾声阶段,即便没有2018年的贸易战,也会出现C浪杀跌。我正是因为没有完整的经历一轮牛熊,所以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做完中国平安后,也没有休息,而是急切的寻找下一个投资标的。最终造成被套的结局。
即便不清楚大周期,如果当时我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建仓计划,也不至于被套20个点。当时抄底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第一,就是抄底时,档差没有拉开。股票跌一点,我就急于补仓,结果股票还没跌透,我就没了现金,满仓被套牢。 第二,抄底时,心态不稳,被逼空后情绪失控。比如,当时指数在3200点时没有重仓,涨到3400点了,自己心里就急了,感觉踏空了,市场刚开始调整到3300点时,我就开始买买,结果股票没止跌,就满仓了,筹码成本相对较高。第三:抄底时,单一个股仓位太重。我持仓里的一个股票急剧下跌,我把所有的资金都腾挪到上面去,结果下跌趋势还没走完,已经补成超级重仓,碰上后面几波下跌,心态就崩了,然后,伴随着各种下跌时的鬼故事,你对重仓的个股也会开始产生怀疑。
这都是我用白花花的银子买到的教训,后来我对这段经历加以总结,得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建仓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网页链接

2023-07-09 09:58

投资最大的风险:高估自己,迷失自我。最好的状态,怂。

2023-08-07 14:34

一轮的熊市发生了两件事教育到我:
第一,大多数我在牛市当中自认为挖掘到的好的企业,其实是没有穿越周期,不具备穿越周期能力,我们自以为的阿尔法只是在蓬勃向上大背景中赚的贝塔的钱。
第二,我们买的少数穿越周期之后表现依然很好的企业,还是会亏钱,是因为买的时候价格可能过高,所以这两个教训是市场给的。

2023-07-11 08:11

一轮的熊市发生了两件事教育到我:
第一,大多数我在牛市当中自认为挖掘到的好的企业,其实是没有穿越周期,不具备穿越周期能力,我们自以为的阿尔法只是在蓬勃向上大背景中赚的贝塔的钱。
第二,我们买的少数穿越周期之后表现依然很好的企业,还是会亏钱,是因为买的时候价格可能过高,所以这两个教训是市场给的。

2023-07-10 14:37

熊市教训

2023-07-10 08:26

姜总也走过弯路

2023-07-10 01:46

买的时候,买它在坏的情况的价格,不要买它好的情况的价格。

2023-07-10 00:57

文章不错,推荐大家看看。第一,大多数我在牛市当中自认为挖掘到的好的企业,其实是没有穿越周期,不具备穿越周期能力,我们自以为的阿尔法只是在蓬勃向上大背景中赚的贝塔的钱。
第二,我们买的少数穿越周期之后表现依然很好的企业,还是会亏钱,是因为买的时候价格可能过高,所以这两个教训是市场给的。

2023-07-10 00:54

搞笑了,他入行真懂煤炭行业了这几年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