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你“系统化”交易

发布于: 雪球转发:56回复:27喜欢:161

来源于酒神大祭司 ,作者老浩

想写这一篇,是因为冯柳。两年前看过两篇冯柳的访谈,当时理解并不深刻。直到最近重新读了一遍,结合这段时间的经验,感触才比较深。 

冯柳给我的感觉很像杰克·施瓦格在《金融怪杰》中采访的艾迪·塞柯塔(见公众号之前发过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7--HFO3wrdWn4Aq8dD4OXQ),他们都采用“系统化”的交易方式(这里的“系统化”是指广义的系统化交易,并不仅限于运用计算机进行程序化交易,而是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包含交易的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并且对于市场和这个世界的理解非常深刻(杰克·施瓦格对于塞柯塔的评价:塞柯塔并不仅仅是在交易上取得成功,在我看来,他成功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并且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股票市场是全部参与者对于公司相关的信息出价的场所,这里面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是信息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出价者数量众多,角色各异,因此市值的波动远大于经营情况的波动。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理解: 

市值=净利润×PE

这里面影响净利润的因素很多,影响PE的因素就更多了,因此市值往往难以预测。 

巴菲特说过投资只需要搞明白两件事:一件是如何评估一家企业,另一件是如何考虑市场价格。但很多追随他的人往往只关注到前半句,忘记了后半句。

只依靠一半的信息是无法抵达真相的。冯柳很大方的承认了这一点,我觉得这非常好。毕竟投资其实和做任何事一样,只有诚实才能进步。 

为了打破一个投资中被普遍相信的神话,我想先做一个声明:

投资中没有圣杯。 

可能很多朋友会被这种说法冒犯到。在这里,先说一句对不起。不过,我目前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看法。

存在“圣杯”意味着找到它就可以一劳永逸。但事实上这种事情并不被造物主所允许。不过作为补偿,他允许你自己去打造它,只不过像西西弗斯一样,这个工作可能永无止境。因为市场是众多参与者构成的,参与者的结构和力量在变,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在发展变化,你自己也会变,所以,为什么会期望有一套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呢?

很公平,投资唯一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越早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越早开始做正确的事。 

先看清楚现实,再展望未来,永远是值得肯定的。 

杰克·施瓦格采访了很多优秀的交易员,发现这些交易员虽然风格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重视风险高于收益,另一个是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 

前面一条是敬畏市场,后面一条是尊重自己。 

我看到很多喜欢芒格的人,渴望找到伟大的公司,然后躺在上面,等待自己成为传奇。问题是,这很容易做到吗?芒格总说,要知道一个人所说的话的前提,才能更好的理解他说的话。我虽然不知道你的水平,但如果你把自己的水平假设的和巴菲特比较接近,那么很可能是你错了。 

交易方法适合自己,包含着“适合自己现在的阶段”,包括对自己的投资水平、财力、年龄、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客观评估,抽离现实因素讨论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现在,让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谈谈,为什么建议你“系统化”交易。

1. 

概率的先验与后验

市场是我们实践所有投资想法的场所,因此必须要承认,我们的所有设想都是在尝试理解自己所参与的这个市场和其内在运行规则,并试图从中获得某种认可。如果科学家不尊重他所研究的对象,那么他的立场可能会比较可笑。但想在市场上赚钱的人,却经常会忘记敬畏这个市场。 

我们知道市场是所有参与者的集合,在复杂的运行过程中,运气常常会对交易行为的结果产生非常大的干扰。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牛市后期,经常是新手在给老手推荐股票,教老手投资(做人)方法。不过,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运气很可能是难以重复的。 

概率并不是指某件事情是否会发生,而是指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拿已经发生的事实(后验)来评判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对于可能性的判断(先验)。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处理没有发生的事,更不擅长处理概率。因此,在市场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困惑。 

但现实是粗糙的,我们在其中生存,就必须接受这种不精确。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正视我们判断对了概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或者相反情形出现的局面。这意味着,我们并不能单纯以结果来检验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   

由上表可以看出,概率判断和结果之间存在着不完全对应的关系。 

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一个概念是: 

稳定可重复的交易策略比一次不可重复的盈利更重要。 

虽然赚钱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停下来反思自己做的对还是不对。但保持清醒,避免后见之明,才有机会走得更远。 

为了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生存,我认为最理想的办法可能是先大致了解一下市场上主要几种参与者的类型和立场,然后选择一种自己最愿意相信的立场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反馈来检验我们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个选定的方向上积累和进步,不至于没有目标。

毕竟只有选定了方向,才知道什么时候是顺风,什么时候是逆风。

2. 

赔率与数学期望

理解了概率的概念之后,再加上赔率,我们就可以知道投资大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了。赔率是指在你判断对的情况下,可能的奖励是多少,而假如判断错了,潜在的损失是多少。 

概率是你判断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赔率则是你根据判断下注后,潜在的奖励或损失。 

结合概率和赔率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数学期望的公式: 

数学期望公式:E=P成功率×E奖励-P失败率×E损失

其中P是概率,E是奖励或损失。

通过这个公式得出的结果为正,那么理论上我们就可以参与这次投资。不过,聪明的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公式中,无论是概率还是赔率,都依赖于你的主观判断,换句话说,它们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而且,无论是概率还是赔率,都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更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但是,如果计算比不计算效果更好,那么我还是建议你不要省略这个关键步骤。因为经过数学期望的计算,我们起码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拥有潜在的优势。 

而且,数学期望公式不仅可以应用在研究和预判层面,也可以运用在交易层面,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斩断亏损,让利润奔跑”。通过我们的主动干预,也可以让整体结果的表现更有利于我们。

强调一下,在讨论“系统化交易”的时候,我更希望你重视系统整体的表现,而不是单笔交易的得失。 

在研究和预判阶段,想要更好地应用数学期望公式,需要在提高概率和寻求赔率保护两方面下功夫。寻求赔率保护一般是利用市场给予的不对称机会(下跌空间小,上涨空间大),而提高概率则需要在基本面研究上下功夫。格雷厄姆说,“分析是洞察而非预测”,不知道你是否能够理解?我的看法是,观察的足够多,认知框架足够正确了,才可能有洞见。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心理存在损失厌恶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损失和收益在心理影响上是不对等的,我们需要损失金额2-2.5倍的补偿才能够弥补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应用到交易上的话,考虑到运气成分的影响,我建议一般潜在回报是潜在损失的3倍及以上的时候,再采取行动。 

3. 

资金与仓位

也许对于投资来说,重要的不是买什么,而是买多少。因为仓位决定了你的风险暴露水平(和潜在利润空间)。在给定止损比例的前提下,对于单笔投资来说,仓位决定了你的风险水平;对于整体投资来说,头寸规模决定了你的风险水平。

而风险暴露水平相对于你的资金规模,一方面会决定你可以下注多少次(可以失败多少次),另一方面反过来又会影响你的心理状态(仓位可以拿多久)。初级投资者常犯的错误就是,一开始仓位上的太大,这样市场的波动很快超过你能够接受的亏损范围,因此就会被逐出市场,丧失后面可能获利的机会。 

这里大家可以去找找凯利公式相关的介绍,同时对“时间概率”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避免被小概率的事件伤害导致被永久性剥夺参与机会。 

彼得·林奇建议个人投资者要先买房,说要先有自有住房以后再考虑股票投资。国内很多知名投资者也说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工作才是最好的投资。其实他们有一部分隐含的台词没有说:如果钱太少了,就扛不住风险,也没办法做仓位管理或执行交易策略。

在投资中,我们需要明白预判是第一步,应对是第二步。包括我们前面说的“斩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其实也是应对。因为我们的预判总会出错,所以“系统化交易”其实主要是为了解决好第二步应对的问题。 

不论你是否能够接受,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总会面对亏损。亏损和盈利都是交易的组成部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用一个粗暴的二八法则来划分一下:市场中有80%的投资者是不怎么赚钱的;所有的投资过程中,可能有80%的时间是不怎么赚钱的;你所有的持仓中,可能有80%的股票是不怎么赚钱的。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再来做投资,可能你的预期会更合理一些。

同时,问题也会变得相对简单一些,就是——你自己愿意承担什么样的亏损?愿意承担多大的亏损?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谈到的那个话题——给自己选定立场,然后让交易系统服务于投资理念,并开始进化。

此外,通过在交易系统中对自己的资金规模、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判,然后设计适合自己的仓位和头寸规模,也可以让自己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开始自己的投资,避免操之过急。

4. 

时间与价格 

其实,一个交易系统就是对于一系列交易相关的问题的回答。 

对于买入、加仓、减仓、卖出等关键交易环节,我们需要选取一些容易识别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进行跟踪和检验。如果时间足够长,市场终究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但前提是你需要足够诚实才行。事实变了,立场也要跟着改变。 

交易的时机,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优势比较大的时候。但大部分时间里,你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或者说没有机会,这期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准备和等待。耐心说高级一点叫战略定力。我常和朋友说,高手有战略定力不是因为有定力,而是因为有战略。这里的战略其实就是通过系统化的交易来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在系统化的决策中,经过了足够多次的证伪,最终你重要的决策就会慢慢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的持仓可能是经过无数次对比而留下的那些无论是概率还是赔率都比较理想的公司。但这个优化持仓的过程永远是动态的,除非你退出市场,否则工作就不会结束。 

在每一次的决策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这次决策带来的是复利还是单利?技能是否可以积累?我们的心态是否越来越好? 

5. 

性格与情绪 

投资界有一个说法,叫:

Plan your trade, trade your plan. 

其实也是让你采取系统化的交易,而不是依靠拍脑袋的决定。《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写到人脑大部分时间里都期望能不费力气的工作,罗素老师也说大部分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所以,我们需要避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靠谱的那个大脑。

因此,在研究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清单,做好功课。在做买入决策的时候,最好简单写下你的理由,然后在相应的反馈体系里检视你的理由。 

在交易阶段,我们需要借助系统,做好计划,避免被市场牵引或干扰,导致动作变形。同时,也要照顾自己的性格和情绪。

对我们自己来说,好的交易应该一方面符合我们的研究判断,另一方面,大体上也是比较舒服的。因为如果太难受,我们可能就无法坚持。而没办法坚持的投资也就没办法贡献利润。 

系统化交易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帮助我们关注大的图景和主要的变量。把我们从信息的海洋里解放出来,毕竟,投资之外还有生活。而且,调查表明,信息增加过了临界值,只会让我们增加自信程度,并不能增加预测的准确程度,我们的大脑似乎喜欢追逐没用的信息。牺牲掉生活质量来换取没有意义的信息,未免代价太大。 

此外,按照计划交易执行,还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心理学上的处置效应——抓着亏损的股票,卖掉盈利的股票。也就是彼得·林奇说的“拔掉鲜花,浇灌杂草”。在这种情况下,止损计划其实是一个有效的事先承诺。 

冯柳的做法是持仓大幅下跌之后,要么加仓,要么减仓,总之必须行动起来,避免陷入到丧失行动力的状态。这种方法也很好,尊重行动的力量,靠行动来获得信心,改变心理状态。毕竟是行动让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而不是感受或者想法。 

6. 

灵活与执着 

整体来看,投资更像是查尔斯·埃利斯所说的“输家的游戏”,即大家水平都不太高,因此取胜的方法不是主动得分,而是等待对手丢分。在这种游戏中,我们的交易策略应该尽可能简单和容易执行,抓住主要的问题。同时在心理上要自己允许犯错,放低姿态,接受运气。 

研究表明,“自控力”是非常消耗能量的,如果我们长时间的约束自己,会耗尽意志力。换句话说,如果逆境持续时间足够长,总是面临巨大的压力,我们很可能会做出糟糕的决定。 

因此,借助系统化交易,我们可以把自己交出去,既不丧失极端情况下的行动力,又能换来心理上的解脱。毕竟面对极端的局面的时候,我们可能最终能依靠的只有信仰和风控。信仰在投资上就是你的理念,在艰难的时候给你希望。风控则是告诉自己,你才是理念的主人,而不是相反。保护自己比保护理念更重要,永远不要用牺牲自己来捍卫投资理念。

这就是“灵活的执着”。

7. 

常识

市场和现实世界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常识同样适用。外面有时候顺风,有时候逆风,但我们必须前行。因此,我们的交易体系最好是一个包含运气的体系。老喻说“运气是一种人生观”,很有趣,也很对。毕竟“正确”只存在于理论上和过去,而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过程。

整体来看,散户比专业型选手在投资中最大的两个优势,一个是资金的时间更长,一个是投资人更了解资金管理人,也就是你更了解自己。要知道,你自己才是投资收益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这里所说的“系统化交易”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基于正的数学期望,建立一个可以在市场中长期运行的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其实,借用施瓦格的结论,从重视风险和拥有适合自己的体系这个视角来看,巴菲特和索罗斯并没有什么不同。 

归根结底,投资这件事,最高级的要求,是要你做更好的自己。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为知识并不能增加我们的行动力,除非我们真的行动起来。行动是我们借助反馈对知识进行检验或修正的方式。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理解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从错误中学习。

虽然我们都会面临莫文蔚在歌里唱到的问题:“讲也讲不听,听又听不懂,懂也不会做,做又做不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勇敢地朝着目标前进。 

加油,朋友,我看好你。

全部讨论

“归根结底,投资这件事,最高级的要求,是要你做更好的自己。”

2023-06-14 17:47

“整体来看,投资更像是查尔斯·埃利斯所说的“输家的游戏”,即大家水平都不太高,因此取胜的方法不是主动得分,而是等待对手丢分。在这种游戏中,我们的交易策略应该尽可能简单和容易执行,抓住主要的问题。同时在心理上要自己允许犯错,放低姿态,接受运气”

2023-06-14 12:07

同意,就像价值投资,运用经典的框架系统pb-roe,理解后按系统选股,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胜率赔率整体不错网页链接

2023-06-14 11:06

写的很好。在雪球上有非常多大神的基本面研究非常深,,我自愧不如。我自认为我基本面研究能力只能算及格,但我的交易系统和投资理念我自认为是顶尖的。 抄底好机会,激进点可以加杠杆

2023-06-14 10:53

好文,最近也在反思自己在仓位操作上有点变形,保持对市场的敬畏是很必要的

2023-06-14 09:18

转,重视风险盈利大于亏损的法则

2023-06-14 09:05

写的真好,跟我现在在用的方法差不多,缩小关注面,体系化交易(克制情绪化操作),概率收敛,去弱留强
杰克·施瓦格采访了很多优秀的交易员,发现这些交易员虽然风格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重视风险高于收益,另一个是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
前面一条是敬畏市场,后面一条是尊重自己。
杰克·施瓦格采访了很多优秀的交易员,发现这些交易员虽然风格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重视风险高于收益,另一个是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
前面一条是敬畏市场,后面一条是尊重自己。
按照计划交易执行,还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心理学上的处置效应——抓着亏损的股票,卖掉盈利的股票。也就是彼得·林奇说的“拔掉鲜花,浇灌杂草”。在这种情况下,止损计划其实是一个有效的事先承诺

2023-06-14 08:04

好文,

2023-06-14 07:56

好文,收下。值得品味!

2023-06-14 07:53

冯柳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