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教务长:如何在不过度管教的情况下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回复:21喜欢:57

“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那些

他们将来可能进入的少数的名牌大学,

而应该更加多关注他们的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各种技能,善良的品格,

这才是孩子将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Julie Lythcott-Haims


朱莉曾为斯坦福大学新生学院的院长,在她几十年的工作过程中,观察了很多的孩子的教育,并出版了书籍《how to raise an adult》,她对直升机父母现象和清单式童年做了严厉的批评。

今天小美想和您分享她的TED演讲:如何在不过度管教的情况下培养出成功的孩子(How to raise successful kids-without over parenting)相信您看完视频后,会对孩子教养中最核心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演讲视频全长14分钟,建议收藏(在wifi情况下观看)网页链接


演讲内容(译文):

其实,对于怎样做父母,我并不是很感兴趣,更别提怎样做优秀的父母了。只是我发现,最近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让孩子们混乱,阻挡他们发展成自己了,父母的教育模式正阻挡孩子的自由发展。

我们以前总责怪那些没有在孩子身上花太多时间的父母,觉得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不够关心,这是对的。但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也做的很过分,他们觉得如果不保护孩子,孩子就不会取得成功,所以他们按部就班,小心翼翼,督促孩子朝着进入顶尖名校这唯一目标而努力。

当我们如此培养孩子的时候,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如此,包括我自己,其实我们是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清单式童年”。

“清单式童年”,那是什么样呢?

我们保证他们的安全,保证他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希望他们进入名校,不仅如此,还要进入名校的好班级,更不仅如此,还要取得好的成绩,而且不仅好的成绩,还要获得各种奖项,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力。我们告诉孩子们,不要参加社团,创办一个社团,因为这才是大学所要求的。我们还要帮他们创造社区服务的机会,因为大学要求之一就是你要关心他人。

我们所做的这些,其实是在要求孩子们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我们都从未要求自己做到过。同时为了做到这些,我们曾与每一位老师,校长,教练,裁判员理论过,表现的像是小孩的看门人,私人管家和秘书。

但对于我们宝贵的孩子们呢?我们软硬兼施,暗示,帮助,挑剔指责,以期能保证他们不搞砸他们的未来,以期他们能获得进入顶尖名校的许可,相比之下,这些名校的录取率却是如此之低。


清单式童年,孩子是什么感受?

首先,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即使是在下午放学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把每次家庭作业,每次测验,每一次活动都看成是对未来有决胜意义的一举。我们舍不得让他们做家务,甚至有时会牺牲他们的睡眠时间以完成未完成的清单。

我们会说,希望他们是快乐教育,但当孩子放学回家时,我们问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他们的作业和分数。他们从我们的脸上看到,只有得到A,才会得到爱和其它的奖励。

我们对待孩子,有时就像教练训犬一样,日复一日的督促他们跳的更高,飞的更远。

当他们升入高中的时候,他们并不会问自己想学什么和参加什么活动,反而去问辅导老师,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进入名校呢?如果在考试中得了B或夸张的C时,他们会非常焦虑,到处问朋友,有没有人得了B或者C最后还进入了顶级名校呢?

最后,不管孩子们的毕业成绩怎样,他们都会觉得整个高中过程压力大到无法呼吸,他们筋疲力尽,比前几届的毕业生都要显老。他们期待父母会说“孩子,你已经做得够好了,你已经尽力了”。他们彷徨,处于巨大的焦虑和低沉情绪中,他们会问自己,这样的付出真的值得吗?

家长们都会觉得特别值得,我们简单的相信,如果孩子们没进入那些顶级大学或者我们认为的高薪行业,他们就不会有未来。其实,也许,我们害怕的只是将来在朋友面前,我们没有可吹嘘的谈资而已。

如果你看看我们所做的,如果你有勇气睁开眼看看我们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不但孩子们认为他们的价值在于分数,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就像电影《傀儡人生》一样,当我们主导他们的思维时,我们也把分数放在第一位。我们给孩子们传达的信息是“没有我,你不会有所成就”。

我们的过度帮忙,过度保护和引导,我们的关怀备至,剥夺了孩子们建立“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的机会,而这才是人类精神的基本,远比自尊重要。自我效能是在看到自己的行为收获好的结果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是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父母的行为。

简单说,如果孩子想发展“自我效能”,他们必须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做计划和决定,自己去行动,模仿,实验,犯错等,自己去经历生活并建立自己的梦想。

那我的意思是那些自我驱动和辛苦努力的孩子们不需要家长的参与吗?家长们应该放手不管任由其自由发展吗?绝对不是。

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把成绩和奖励作为童年的意义,只为了将来能挤入名校或者传统高薪行业的话,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就太窄了。尽管我们可以帮孩子们取得一些短期的胜利,比如帮他们做家庭作业或参加更多的兴趣班或活动。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牺牲的确是他们的自我感。

我想说的是——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那些他们将来可能进入的少数的名牌大学,而应该更加多关注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各种技能,善良的品格,这才是将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想说的是——

我们需要更少关注他们的成绩,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为他们将来的成功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爱和做家务。

为什么要做家务呢?迄今为止最长的人类跟踪研究是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持续了76年,研究主题是“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研究发现,我们期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从孩童时代开始做家务有关系,而且越早开始做家务越好。那种卷起袖子一起把事情做完的心态,那种总有些不好的工作需要人去完成,那我去好了的心态。那种通过我的努力能让事情变得更好,能让我在工作中更领先的心态,我们都感受过。

我们虽然都知道这些,但对于清单式童年的孩子来说,我们不舍得让他们做家务,当他们进入职场时,还会习惯性的等别人给列清单,但可惜没有。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主动性,缺乏撸起袖子一起干活的本能,他们只是呆呆的等着,并不会对周围保持敏感,主动做些帮助同事的工作,不会主动去想,我怎么能多做些上司需要的事情呢?

格兰特研究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生活中快乐的源泉是爱,不是爱工作,而是爱人,爱伴侣,爱合作伙伴,爱朋友,爱家人。

所以,在孩子们还小时,就应该培养他们如何去爱,如果他们不爱自己的话,他们就无法去爱他人,如果我们不能提供无条件的爱的话,他们也无法学会爱自己。

所以,与其过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当我们结束工作回到家时,关掉那些科技设备和手机,看着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看到你眼中的快乐,就像他们刚出生时我们眼中的快乐一样。

温柔地问他们,“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么?”。当你的女儿回答说“午餐很好”,就像我女儿经常回答的那样,但其实我想听她谈论一下数学,但我还是得忍住,继续跟她谈午餐,我会问:“午餐吃了什么好吃的?”

我们需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来源于他们自身,而不是学业成绩。

也许你正在想,爱和做家务,听起来很好,但让我缓一下,那些顶尖大学需要的是好的成绩和很多的奖励,我来告诉你,有些是,只有那些非常顶尖的学校才是如此要求的。

但好消息是,即使你没有进入那些顶尖大学,你依然可以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

幸福和成功的人也会读州立大学,也会读那些你根本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大学,也会读社区大学,有的甚至也会因为不及格而被劝退过。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们的周围都有这样的例子,而且这是真相。

如果我们能拓宽自己的边界,愿意考虑更多的大学,不再一味秉承好大学等同于成功的观念,我们就能看到这个真相,就会意识到,即使孩子们没有进入名牌大学,也并非是世界末日。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们度过的不是清单式童年,不论他们将来进入哪所大学,那都是他们自由意志的选择,他们充满了渴望,准备好了,而且有能力开启自己的绚烂人生。

我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我有两个孩子,Sawyer和Avery,他们现在已经长大了,但以前有段时间,我的培养方式也是把他们看做盆景一样,我细心的呵护,培养,修枝剪叶,希望他们将来能进入那些竞争激烈的大学。

后来,作为大一新生院长的经历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孩子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是野花,是独一无二的巨大潜力的野花。

而我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爱和做家务的机会,所以他们才能爱自己,才会接收爱,至于大学,专业,事业,则全由他们自己决定。

我的工作不是让他们长成我希望的样子,我的工作是支持他们绽放他们自己的灿烂人生。



朱莉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1. 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 (Give Them Unstructured Time)

一个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自由玩耍。即便能玩,也是父母根据未来需求设计好的。通常,父母会陪着他们玩,出点子,并密切注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表现。

尽量营造可以让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间和氛围。带孩子去公园时,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你可以自己翻翻书,享受一段闲暇时光。当他和小伙伴发生争执时,不要急于插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在确保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冒险和个性养成的机会。在玩耍过程中有点磕碰很正常,准备好拥抱和创口贴,但不要时时刻刻在他们耳边唠叨“小心”、“慢点”。

为孩子提供可以激发想象力的玩具。一篮子散装的乐高积木比需要按步骤完成的乐高套装更能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与玩具本身相比,孩子更喜欢玩具的包装盒,因为一个盒子可以变成船、雪橇、房子、床、堡垒、舞台,甚至一座山。


2. 传授基本生活技能 (Teach Life Skills)

我们经常会出于对孩子的爱而帮他们代劳一些小事,比如早上叫醒他们、帮他们收拾书包、准备午餐等等。

心理学家提醒家长,对于那些孩子已经有能力独立完成,或者基本能完成的事情,家长不要代劳。

基本生活技能的传授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家长替孩子做;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起做;

第三步,家长看着孩子做;

第四步,孩子独立完成。

如果我们习惯代劳,从第一步到第二步的进展就会被延迟,从第二步发展到第三步也会变得艰难,由此就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第四步。

2-3岁:开始学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收拾玩具、在大人的帮助下穿衣服、将换下的衣服放入脏衣篮中、就餐后清洗餐具、帮助布置餐桌、在大人帮助下洗脸刷牙。

4-5岁:记住自己的全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知道怎么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扫地、收拾餐桌、喂养宠物、知道货币的面额和用法、无需帮助就能刷牙梳头洗脸、收拾衣物、将脏衣服放到清洗区、自己决定穿什么。

6-7岁:用不锋利的刀搅拌和切割食材、会做三明治之类的简单食物、帮着收拾日用杂物、清洗碗碟、独立洗浴、洗浴完后清理浴室。

8-9岁:折叠衣物、会简单的缝制、照管好自行车和轮滑鞋等室外活动器材、无需提醒就能注意个人卫生、正确使用扫帚和吸尘器、根据食谱做一顿简餐、列购物清单、计算找零、记录电话留言、给草坪浇水、倒垃圾。

10-13岁:独自一人在家、独自购物、换床单、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用几种食材做一顿晚餐、会用烤箱、会读标签、熨烫自己的衣物、学**使用基本工具、除草、照顾弟妹。

14-18岁:会为真空吸尘器更换集尘袋、清理炉灶、会为汽车加油、打气、换轮胎、能读懂药品说明书和服用剂量、找工作、做饭。


3. 教会孩子如何思考(Teach Them How to Think)

未来,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所取代,而许多新产生的工种都需要思考,尤其是源自苏格拉底式连续发问的批判性思考。

为了让孩子学会思考,我们要试着与他们对话,同时抑制住自己想直接给出答案的冲动。

全部讨论

2020-11-14 14:05

这种培养模式可能适合美国,但可能不适合中国。

2020-11-15 04:47

2020-11-14 21:13

学习一下

2020-11-14 17:28

学会自己做决定并为后果负责

2020-11-14 15:20

浮夸

2020-11-14 14:39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