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真正的高手,都是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50回复:23喜欢:199

华商CEO    2017-09-25 17:10

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E.H.Simpson)在1951年提出过一中理论,叫“辛普森悖论”,即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会在总评中反而是失势的一方。简单来说就是,虽然你赢的次数很多,从整体上看,你反而是输了。

从字面上看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喜欢打麻将的人其实都明白这个规律,一场牌打下来,糊多次小牌的人,往往不如糊一次大牌的人赢的钱多。

其实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些做得最好的人,往往不是做的最多的,而是那些做的次数少,而单次价值很高的人。真正的高手都具备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就拿投资这件事来说,以前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理财观,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原理相信大家都懂,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是一种财务上的避险策略,但对于那些投资界的高手来说,他们的做法刚好相反。

1992年索罗斯大战英格兰央行的时候,他的基金经理人德鲁肯米勒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甚至建议把所有钱都押上,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索罗斯的时候,索罗斯说这“太荒谬了……你知道这种事情多久才能出现一次吗?所以,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的钱押上去,而是要把所有能搞到的钱,都押上去。”结果他们加上杠杆,总共投了100亿美金,最终大获全胜。

很明显,索罗斯的策略就是:专攻要害,一击致命

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这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人——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威廉斯

泰德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在美国《体育新闻》杂志评选的史上百位最佳运动员中,排在第八位。其在棒球界的位置,一点儿都不比巴菲特在金融圈的声望低。

在棒球运动员中,有两类击球手。

一类是什么球都打,每次击球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但这需要耗费很多体力。

另一类人则是聪明的击打者,他们并不强求全垒打,而是只打高概率的球。

世界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后面这类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这类人中的高手。

泰德在其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击打的科学》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

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理想区域时 ,才挥棒击打,这样才能保持最高的击打率。

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比赛中却非常难操作,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几万名观众绷紧了神经,用期待的眼睛看着你,当球飞过来的时候,如果不打,就将迎来全场的嘘声。这时,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就需要极强大的定力和冷静的内心。

受泰德·威廉斯影响,巴菲特把这种策略应用到了投资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从巴菲特的投资效果来看,也印证了他的说法,就像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说的:“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看上去巴菲特和泰德采用的是一种最稳妥、最保守、动作最少的打法,但他们却是最强的进攻者。只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高价值区,在战略上专注,并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这种战略,可以称之为“高手战略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找到自己最擅长,并且能产生高价值的领域。

2、只打“甜蜜区”里的球,战略性忽略低价值的事。

3、在高价值领域,用最不取巧的方式做事。


人的时间、经历、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高手之所以比普通人做的更好,其中一个秘诀就是“专注”,或者说是一种价值定位并敢于舍弃的能力,对人来说,这往往是反本能的。

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丹·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一书中说,人们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即使明知其中一项可以获得最大成功,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其他选择。因为我们的大脑,对于风险,天然是排斥和抗拒的。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才少,因为他们能克服那种心理上的本能。

精彩讨论

夏花如生2019-02-10 13:00

这种文章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看懂。

全部讨论

2019-02-10 13:00

这种文章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看懂。

2019-02-10 14:25

发现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一种异于常人的技能,同时需要非常的资源沟通渠道,不是普通投资者可以掌握的,适度的分散是降低风险的手段之一。

2019-02-10 13:58

核心问题在于,
1。你如何知道你真的懂了?
2。就算逻辑上毫无漏洞还有运气成分在里面。老板自己都没法很好的判断自己的生意。只能说大概率。
3。时代,人生路径,智商,运气完全不同。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很多时候你看见的只是成功的那部分。
结论。能让大部分人成功的方法首先说明这个方法没毛病。是好方法。假如你性格刚好匹配这种投资方式那再好不过了。适当分散。不孤注一掷。有耐心慢慢来。。照猫画虎会出问题!
越来越觉得最终相匹配的投资方法取决于性格。没有好坏。赌徒能及时收手也是个好赌徒,只是这条路我知道不适合我而已。

2019-02-10 09:48

抄袭搜狐的內容[好困惑]

2019-02-10 09:43

楼主好像在批判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以及师兄弟施洛斯。记住,通往成功的路不是一条,适合自己就行。

2019-02-10 17:26

其实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些做得最好的人,往往不是做的最多的,而是那些做的次数少,而单次价值很高的人。真正的高手都具备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2019-02-10 16:42

巴菲特,你从小有自卑感

2019-02-10 16:28

最稳妥、最保守、动作最少的打法,是找到高价值区,在战略上专注,并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这种战略,可以称之为“高手战略”。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找到自己最擅长,并且能产生高价值的领域。
2、只打“甜蜜区”里的球,战略性忽略低价值的事。
3、在高价值领域,用最不取巧的方式做事。

2019-02-10 15:32

新的一年计划认真执行“高手战略”—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找到自己最擅长,并且能产生高价值的领域。

2、只打“甜蜜区”里的球,战略性忽略低价值的事。

3、在高价值领域,用最不取巧的方式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