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2个投资的底层思维模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8

各路朋友聊天时经常会提出一个灵魂拷问:这只股票(或基金、转债)现在能不能买?说实话,大部分时候我也回答不上来。虽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但实践过程中,具体买什么标的,什么时候买,买多少仓位?这几个问题就已经够烧脑了。再加上什么时候卖出,分批止盈止损还是一键清仓?想到这不禁呜呼哀哉,投资简直太难了!

有没有能直接指导投资的方法论?

分享2个我最常用的思维模型吧,并不高深,非常非常实用。

先说第一个:德隆三知道,这套理论来自于之前某论坛上ID为德隆专家的高手总结,比较出名了,为了方便大家我就直接引用原文了,对重点做一些标注,看过的朋友也可以温故而知新。

爱下黑白棋(某用户ID):今天(2008.7.3)我想把股票割肉了,有没有人来鼓励我呀?现在大约有20%仓位的股票,600030中信证券,股价21元,净资产15元。现在市盈率很低。不堪忍受天天跌的痛苦了,感觉证券公司在熊市中将来业绩还会大幅下降,等跌破净资产时候或许还可以少量买入。准备腾出资金空仓,或者从事低风险投资。大家意见如何?

德隆专家:本人文笔不行,只能用大俗话表达,老兄将就着看。如果老兄企图通过分析后市的涨跌来决定是否割肉,估计你会异常痛苦的。更加倒霉的是很可能你不斩仓它就一直跌,终于忍不住割了,正好就是最低价。痛苦的根源何在呢?那是因为你把投资最根本的东西搞错了。投资获利的第一要素是:防止自己情绪失控,等待对手情绪失控。情绪为什么会失控呢?因为你“不知道”:不知道后面会涨多少,不知道后面会跌多少,不知道这笔投资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大部分人亏钱,都是不知道“为何亏钱”的。事后总结主要原因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实际上是,由于投资思想的关系,控制不住情绪是必然的---因为本身就是在蒙,三个没有一个是知道的。情绪怎么才能不失控呢?最好是“三知道”:知道能涨多少,知道会跌多少,知道投资的期限有多长。但实际上不用、也不可能做到“三知道”,知道一个或两个就完全可以了。

现在回到你的中信证券,看看你知道几个?不知道几个?

1、涨多少?行业龙头,以后要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市盈率低。这是有利因素。但是不是一定就得涨呢?好像也不是必须的吧,不涨群众也不能拿它如何。如果真的涨了,涨多少啊,1块,3块还是30块?你知道吗?反正我不知道。 

2、跌多少?跌到净资产?净资产不是15元吧,除过权的。再说谁规定不能跌破净资产了,你自己也心虚吧。还有,公司的业绩是不是真实的?以后会不会出现亏损年度、ST、或者发生重大违规行为?以后还有一大堆券商要上市,如果定价很低的话,会不会把它的估值也拉下去?不是我吓唬你,股价越下跌,这方面的东西你恐怕想得越多。

3、投资期限有多长?你是否设定了一个期限?比如我就拿半年,到时候就卖掉,盈亏不管。恐怕你也没有吧。好家伙!投资三因素你一个都不知道。投资的损失暂且不论,内心的痛苦是谁也抗不住的。不但下跌难受,上涨也难受。最后一定是情绪失控,买在高点或割在低点。因为在大的牛熊转折点前后,往往是最痛苦的时候。

对于“中信证券”怎么处理,方法其实很多的。你对照上面三条就可以了,比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涨到40就卖,不到就不卖。你要确保跌到10块、8块的时候,你的情绪不会失控。2、半年后卖出,不管股价是多少钱。3、现在就卖出,就当买个教训。你要确保即使将来涨到50块、100块的时候情绪也不会失控。

以后再做投资的时候,对照“三个知道”原则,我觉得挺好使的。 

先看债券:

1、投资期限:知道。只要你的资金使用期限与之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是短期资金投资长期债券恐怕就要情绪失控了。 

2、涨多少:知道。只要够你的“预期收益率”就行。 

3、跌多少:不知道。受基准利率上涨的影响,但只会浮亏,此外得公司不破产,到期能够还本付息。

再看看可转债: 

1、时间:知道。不一定是持有到期,和条款设计有关,不详细说了。 

2、跌多少:知道。按可类比的纯债券的收益率进行估值即可得出,但只是浮亏,而且是最坏结果。 

3、涨多少:知道。最少也是“连本带息”,而且是最小涨幅。

指数基金: 

1、时间:知道个大概。反正有牛有熊,熬三五年一般能出头。 

2、涨多少:知道个大概。XX市盈率就高估了,大盘的市盈率相对来说稳定一些。3、跌多少:知道个大概。XX市盈率就低估了,而且也不会退市什么的。投资指数基金比投资股票的情绪要好控制得多。

最后说说股票,你会发现它属于“三不知”品种,纯粹就是靠蒙。 

1、时间:不知道。 

2、涨多少:不知道。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是人们企图为了安慰自己而发明的东西吧! 

3、跌多少:不知道。而且相当恐怖,弄不好来个预亏、ST、退市什么的,估计直到把你搞疯了为止。 

投资股票就一定“不知道”吗?那倒也不是。我见过一些投资人,他们采用的是“强制自己知道”,而且他们有三个特点:一、 全部是长期投资;二、 都是业余投资人;三、抗风险能力极强。

我说两个典型代表,我是学不来的。

一个是小伙子,白领,十万积蓄全买了一只股票。 

1、涨多少:他说不到十倍就不卖。 

2、跌多少:他说大不了到零蛋,我有工作,有收入,不怕。 

3、时间:他说等多久都行。 

2005年进入股市,买的是有色金属股,真的变成了100万,辞职当职业股民去了,采用以上方法又买了另一只股票,最多涨到300万,现在回撤到150万。运气啊,还是运气。 

另外一个是退休的局长,资金分成30份,买便宜的ST,5块以下的那种。 

1、时间:他说大概一两年,要么重组成功,要么就退市了。 

2、跌多少:他说大不了退市了,不要了。 

3、涨多少:他说最少五倍,一个顶四个,而且不会有那么多退市的

当然,我还得多说两句。

1、期望收益率别太高了。 

2、别把所有的钱都买一个品种。 

3、市场有时候会傻得出人意料(也许是我傻,呵呵),做好补仓的准备。 

后两条为投资通用原则。一般投资人最大的毛病是只看(或只想)向上的空间,不管时间和向下的空间。

我认为在整个的投资过程中,情绪控制是最重要的,大约要占到90%,资金管理占9%,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分析,我觉得充其量占1%。对我来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我不信技术分析,但不反对或排斥其他人使用,“分歧”才是市场得以存在的基础。

以上就是“德隆三知道”的重点,再聊聊我的理解:

知道跌多少,知道涨多少,知道投资期限,这3点并不一定要精确了解,模糊的正确即可,但如果一个都不知道的话,下手前就得三思了。

为什么可转债、指数基金、LOF套利……等等资产配置策略要比直接买股票更友好,因为这些标的咱们至少知道一两项,心里多少有点底,可转债甚至能知道三项,不愧散户之友。

控制情绪太重要了,估计大家都经历过割肉和卖飞的痛苦,为了避免情绪崩溃,必须提前对持仓了如指掌,不焦虑不恐惧,每天安心睡觉,耐心等待别人情绪失控。

“德隆三知道”属于一种定性分析的模型,接着再聊一个偏定量分析的类似思维模型——ipod模型

这个模型出自于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ipod是4个单词的缩写,i是利率或者说资金成本 interest,p是概率 possibility,o是赔率 odds,d是持有期限 duration

“德隆三知道”其实跟这一理论本质上异曲同工。还是以可转债为例,解释下ipod:

知道涨多少和跌多少,就可以算出赔率:可能盈利除以可能亏损

例如一只可转债现价115元,上涨最高能到130元,下跌最低到110元,赔率就是盈利15元除以亏损5元,等于3。如果一个标的赔率太低,比如小于2,而概率也并不高,大概率就不太值得买入了。但赔率越高通常意味着风险越大,也不一定就是合适的品种。

概率估算就比较艺术了,预测股票的涨跌概率对于我纯属玄学,指数基金可以根据估值分析会好一点,可转债则相对比较简单,按照可转债(非金融行业)大部分都以130强赎结束的情况来算,上涨概率保守可以给到60%吧。

最理想的标的当然是高赔率高概率,但实际情况肯定很难兼得。实践过程中,高赔率的标的比如某些妖股,由于高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投资者往往不敢重仓。而可转债相比这些正股可能赔率一般,但历史数据表明其存在非对称涨跌的性质,也就是说上涨概率大于下跌概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敢于重仓重复下注,获取正收益的可能性非常高。

对了,再考虑下资金成本,可转债目前平均存在时间大约2年多,假如上面的转债拿满2年,按现在定存收益率3.5%计算的话,持仓的资金成本大约为7%,预期收益率:(130/115-1)-7%,大约为6%,加上转债本身的利息,扣除资金成本收益依然为正,至少大幅跑赢定存。实际上大部分转债玩家持仓超过1年的也不多。

初步介绍完毕。看到这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在每次下单前,用“三知道”理论或者ipod模型辅助决策,无疑比冲动上头式的决定更理性严谨一些。

$创业板ETF(SZ159915)$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花王转债(SH11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