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朱元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国布衣皇帝极为相似: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二人虽相差一千多年,但这两人有很多的共同点,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连朱元璋都说:“惟公(刘邦)与我起布衣而有天下”,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却总是惊人的相似。

1.都出身于底层。

刘邦是个市井流氓出身,虽然有个亭长官职,但级别只不过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算不上什么大官。据说由于品行不端,到40岁还娶不到媳妇。朱元璋更穷,往上数九代,都是贫农,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原名朱重八,父亲朱五四,后来父母去世,连给父母下葬的钱都没有,平时住在寺庙里到处要饭。

2.都具有极大的政治野心。

刘邦偶遇秦始皇,看到秦始皇的风光,忍不住感叹:“大丈夫当如是耳!”抱负虽如蜗牛爬树,但遇上合适的机会(陈胜吴广起义),也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朱元璋虽是被迫加入红巾军农民起义,(他收到好友来信,劝他加入红巾军,因为犹豫不决,就把信藏起来,没想到被和尚告发,才毅然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虽然不明晰,但也不甘平庸,毅然造反。

3.都具备超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算不上顶尖,但也不是平庸之辈。他重视“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西进途中,刘邦“扶义而西”,一路收服人心,而不只是攻城略地,最后迫使秦王子婴出咸阳投降,这就是典型的伐谋。在大事上不糊涂,明明看不起韩信却拜他做大将军,在韩信请求封齐王时,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封了。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按理说应该没有多大的军事指挥才能,可偏偏他就具有长远的军事战略眼光和优秀的指挥才华。朱元璋带兵有勇有谋,拉拢方国珍,牵制张士诚,引诱陈友谅。善于打造“铁军”,打好关键战役。受困南京,敌强我弱,恪守“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缓冲数月,决战鄱阳湖消灭了两湖霸主陈友亮,随后打败江淮霸主张士诚。与元朝军队正面作战十个月就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蒙古人九十八年的统治。当然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才能也不是一天练成的。就像刘、朱二人,有目标、有方向,日积月累、假以时日、不可估量。

4.都能慧眼识人知人善任。

刘邦在这点上特别突出,“韩信将兵,而我善将将”就是典型。“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司马迁 《史记》)他将汉初三杰招到自己的麾下,张良主谋略,萧何管后勤,韩信去打仗,三人优劣互补、相辅相成,一级军事部将韩信,彭越,英布,二级部将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人,帮助刘邦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朱元璋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拥有出色的识人能力,收服不少千里马为他所用。他的部将中,徐达,汤和,常遇春、李文忠都是一流的统兵者,朱文正,蓝玉,胡大海、傅友德都是一代将才。同时广泛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溢、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等。

5.都是政治联姻。

刘邦娶了吕雉,因为吕雉的爹发现刘邦有帝王之相,能成大器。吕雉与刘邦相依濡沫半生,虽然丈夫与曹氏生子,但是她还是做好一个养母角色,尽力照顾刘肥。吕雉虽说自身家境不错,为了支持刘邦的事业,亲自下地干活。她为刘邦生下两个儿女,陪着刘邦吃苦受罪。随着刘邦称帝,吕雉成了皇后,甚至在刘邦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独揽政权。朱元璋娶了马秀英,因为郭子兴发现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出于笼络人心的考虑,将21岁的养女马秀英许配给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才正式起名朱元璋。马秀英与朱元璋成亲后,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收养了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外甥李文忠还有定远孤儿沐英,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对养子视如己出,细心照顾。后来,位居皇后,成为后宫典范。

6. 都会残杀功臣。

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邦称帝后越发猜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尤其是异姓王,生怕他们起兵造反夺了刘家江山。韩信、彭越、英布先后被杀。就连萧何也被逼自毁名声来消除刘邦的疑心。死前还想杀掉曾经救他出鸿门宴的樊哙。相比刘邦,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论功行赏的开国功臣一共34人,除了汤和等寥寥数人,其余功臣皆在“胡案”和“蓝案”中被杀。“胡案”杀光了顶级文臣,“蓝案”杀尽了顶级武将。打天下时重视人才,做天下后诛杀功臣,无独有偶,古今中外都有,这是人性使然,才可见功成身退是智慧。

提炼一下:刘朱二人,出身不高、极具野心、肚里有才、手下有人、夫人给力、不成功也难。功成名就,残杀功臣、扫清威胁、驾驭群臣、不为国家、只为家国。

 2021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