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15喜欢:18
海螺水泥$海螺水泥(SH600585)$
一问:10年以内不会破产或生意是永续经营的吗
一答:水泥行业算是永续经营的行业 海螺的低成本竟争优势加低负债可以确定10年内不会破产。
二问:行业未来如何变化?是更好还是更坏?
二答:水泥行业供大于需,且未来需求将大幅下滑。行业整体变差。
当前中国水泥行业总产能大概在32亿吨,当前需求产量在20亿吨。产能过剩12亿吨。各种数据均可合理判断未来水泥需求将大幅下跌。{基建固定资产投入将减少 房地产开工建设将减少。}
但减少至多少将进入平稳期呢?
对比其他国家水泥行业发展历史(法英日台湾地区等),平稳期的产量较高点下降50%,历时6-13年不等。那么推算中国未来平稳期水泥产量为=24/2=12亿吨
另外海螺水泥管理层说未来水泥行业产量在15亿吨左右。
那么未来平稳期12-15亿需求产量来看,当前32亿产能,整个行业需要去掉三分之二的产能才行。
三问:这接近20亿吨的产能 怎么去?
三答:当前32亿产能,行业产能排名前10企业大概为11亿吨,其他企业为22亿吨。
3-1行业竟争,当需求下降供应过剩的时候产品价格下跌。无竟争优势的小型企业同时叠加高负债率+亏损的企业破产,22-23年已经陆续有一批小型的水泥行业破产倒闭。在行业需求长期下行阶段,高负债率无法周转的先破产;行业内无矿山资源的成本高企的利润被挤压至无利润的退出;之后是连续亏损没有利润的小中型企业退出。
3-2减碳政策出台-强制出一批。水泥行业的碳排量占全国总的碳排的13%,所以排碳不达标的落后产线将因政策而退出。当前政策只是宣传减碳及未来达标要求,但到了2025年应该有不达标强退政策出台。这项能出多少亿吨不确定。
假设以下两条将行业内全部的中小企业产能退出。只剩下行业产能前10企业的产能11亿吨,那么就与行业平稳期需求产量平衡。当前行业前10企业的产量为9亿吨。把所有的人干掉之后,他们的市场份额可以相应的提升一点。但不太多。只有3-6亿的空间。
去掉20亿吨的产能,这个过程无法想象,感觉很可怕很残酷。应该会需要很久的拉据战。但是这确实是水泥行业未来要走的路。
四问:在这个残酷的去产能的过程中,如何确定海螺水泥会是最后的赢家?
四答:4-1海螺水泥资产负债表稳健,当前资负率20%,账上现金700亿。无杠杆财务风险。
4-2历史记录显示海螺水泥在行业里具有区域规模优势突出的成本优势。在部分区域是具有支配地位的话语权的。在行业盈利的时候,他能盈利更多。在别人都亏损的年份,他仍然能有少量盈利。以上两点可以合理判断海螺水泥会是中国水泥行业最后的赢家。
五问:作为行业最后的赢家,他如何受益?保底利润是多少?
五答:5-1当前海螺水泥产能3.8亿吨 产量3亿吨。市场份额13%。
在行业进入平稳期,只剩下最后的几个有实力有竟争能力的赢家之后,海螺应该是可以享有30%的市场份额的,12亿吨产量*30%=3.6亿吨。(这里的30%完全凭良好感觉。能够想象最后的赢家肯定会提升市场份额,但是在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对具体最终能得到的市场份额想象无能。)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供需平衡之后,行业格局稳定,水泥的强周期将同时步入平缓,水泥的价格波动不会太大。但可以肯定最后的少数几位赢家们都能同时做到更低的成本(各赢家不同地区为霸,更利于发挥半径规模优势分摊固定成本)以及更高的售价(各方在各自地盘称霸,对价格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另外,当供需平衡之后,价格也会稳定在各方均受益的状态。),保证利润空间。
只需50元的吨利润空间,海螺便可保证3亿吨*50元吨均利润=150亿利润。
所以在步入平稳期后,推算海螺的保底利润150亿
但是在平稳期利润之前还有多年的去产能拼杀期(供大于需时价格下降,主要杀水泥价格)这期间水泥价格下跌应该是必然,过去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行业协会通过错峰生产 稳定供应以联合提高产品价格,价格的上升的幅度大于需求产量下降的幅度,全行业人都盈利都受益。自然大家都愿意跟随协会和龙头的意见。龙头吃肉大家也可以喝汤。但是现在或未来当需求长期下滑的时候,大家只想要活下来,现在再呼吁错峰生产,停窖控产能 然后再提价格。但现在一停就几十天半年,谁受的了。这种行业内部的潜规则,靠自律来约束,受益的时候大家都能接受,亏损的时候大家都只管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过去在供大于求时用的办法-错峰价格联盟面临失效。今后只能靠拼杀,拼杀的过程中,会不会导致全行业被拖下水?23年应该除了海螺其他所有水泥企业都是亏损的吧。海螺的成本优势在此时得以显现。但如果明年水泥价格继续下降,那海螺也是要亏损的。假设这期间持续5年,那么在此期间海螺的平均利润肯定是在亏损几十亿到盈利几十亿之间吧。
如此,最终估计海螺的保底利润在100亿左右。
以上是对水泥行业和海螺企业的洞察力,但有太多的主观愿意。所以我并不是很确定。
六问:海螺股票的价值
当前市值1189亿 股本53亿 股价22元
23年利润大概110亿左右,当前归母股东权益1841亿
流动资产合计1000亿 (其中类现金700亿) + 长期资产固定+在建+无形合计1400亿- 负债500亿
另外注意到18-23年三季报 长期资产增加了接近1倍,从775亿增加到23三季报的1430亿。
当前ROE 6% 而最近10年的平均ROE是1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周期低谷利润下降+最近几年大量的固定无形资产增加却不带来收益。
历史海螺的分红一直不大方,维持在30%左右,22年提升至50%,但不具有代表性。再对比其利润高峰期同时行业长期下行期大量资本开支投资的行为,看不到其长期稳定提高分红率的愿意。
六答:当前价格投资的回报率不到10%. 未来分红率稳定提高的愿意也不明确。--做长期股东的回报率不高。
只知道未来行业进入平稳期他会是最后的赢家,但是在进入平稳期之前还需要多久的激烈竟争期,这个时间不确定。
所以继续观察,过程的不确定和股价的下跌二者有其一改善,我将介入。

全部讨论

01-04 17:51

民营水泥都得破产,现在银行不给民营贷款,他们借了一屁股高利贷,给房地产,商混垫资,上亿的外债要不回来。以后只会剩下三家企业。中国建材,海螺,金隅冀东,也许还有华润

01-04 15:56

3万亿吨*50=150亿利润 ?这怎么算的?

01-10 16:27

资本支出这个,逆周期扩张,没什么问题。这波不扩张,未来可能没机会了。不爱分红是通病,海螺属于平均水平吧。

01-08 17:34

写的好

01-06 08:39

资本开支很大行业,每年要拿出大半净利润花费在固定资产上

01-05 08:53

为啥金峰水泥这么有钱,还到处收购超豪华酒店

01-05 08:53

收藏

行业协会那个属于合谋,违反了反垄断法,之前被罚过,后面睁一眼闭一眼,未来算旧账,一个都跑不了。这两年行业赚大钱,不亏个3-5年,谁也不会退出,但是保就业的压力很大,供给侧和以前不一样了

01-05 07:28

世代昌盛

01-05 01:44

分析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