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彼得林奇(不熟悉投资的人想象一个公募基金版的巴菲特)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去日本调研,日本人告诉他明年这个时候这个公司的股价是十万日元。他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应该是利润率或者其他什么公司经营方面的预测,结果日本人认真告诉他,这就是一年后这个公司的股价。
然后彼得林奇就半疯了,觉得日本人简直不可理喻,这玩意儿还能提前一年告知的?于是拎包就跑。
一年后彼得林奇查了一下这个公司股价:10万元。全疯了。
鉴于他第一次讲这个故事时候日本股市泡沫还没破,他只能愤愤表示自己完全搞不懂日本人市场。但后来他出书时候日本股市泡沫终于崩了,他就很快乐地又揪出来鞭尸,嘲笑日本人的无聊。
引发这种“成功宣布之后X时X刻股价”的,并最终积攒成为泡沫大崩盘最大元凶的套路,就是不知道由什么人发明,但绝对是由日本公司普遍发扬光大的一种做法:公司用自己的资金(后来公司自己钱不够了,就用银行贷款)坐庄操纵本公司股价。如果觉得坐庄这个名词难听,它也有一个高雅的叫法:市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