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产品再次卖爆,会是药店的机会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乌梅汤(酸梅汤)到中药奶茶,再到乌梅汤2.0、养发饮等,今年夏天,中药饮品的再次火爆。

整理 | 佳子

01

上线12小时配出24万余贴

去年夏天,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凭借物美价廉、口感清爽等优点火爆出圈,深受年轻人喜爱,高峰时期更是“一贴难求”。5月21日,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2.0版本乌梅荷叶饮正式上线。据介绍,乌梅荷叶饮1块9毛钱一帖,上线12小时内已配出24万余贴,再次成为中药饮品“顶流”。

据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科万锡钢医师介绍,去乌梅汤配方由乌梅、陈皮、甘草、山楂四味药组成,主打消暑解渴功效;而今年的乌梅荷叶饮可以看作是去年的“升级版”,去掉微苦的陈皮后新加入了荷叶和丹参两味药,增加了健脾和祛湿降脂的功效。“荷叶有清热解暑、利水的功效,丹参活血,与山楂合用,有减脂功效。”这款2.0版乌梅汤正是根据江南地域特点和饮食习惯而开发。

无独有偶,近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白、头发变细人群的养发饮,也成为当下爆款中药饮品之一。据介绍,养发饮价格只要1.3元,上线首日,杭州市互联网医院便开出了2000余帖,最高一天开出了14万帖 。

“现在脱发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款养发饮并非传统的中药治疗,可以当作茶来喝。”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带头人宋秀祖主任医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养发饮’方子较为平和,三个月为一疗程,可长期饮用,使用上也很简单,每日一次,每次一袋,用600ml沸水冲泡或者煎煮至水开后2分钟,分多次饮用即可。

“乌梅、桑葚干、洛神花、甘草……”《第一药店财智》走访药店也发现,不少药店在显眼的位置依旧摆放了酸梅汤的方子。此外还有美颜瘦身茶、四物汤等不同类型的中药饮方子。有药店店员表示,近期天气开始热起来,前来咨询酸梅汤等中药茶饮方子的消费者也多了起来。酸梅汤作为“顶流”,依旧是消费者的首选。

乌梅汤再次供不应求,养发饮也成为新晋“顶流”,可见,这类应季中药茶饮在契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深受年轻群体青睐,也更有利于传播中医药“药食同源”文化。

02

中药饮品会是药店新增长吗?

中康科技CMH终端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药品终端市场总规模2014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长主要来自等级医院、基层医疗和电商市场。其中,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5394亿元,药店终端药品市场因为2022年的高基数,仅增长1.1%,包括非药品在内,药店终端整体增速为-1%。

与此同时,各上市连锁也公布了一季度经营情况,增长出现乏力。近期市场调研中,不少连锁也反馈业绩出现下滑的情况。

在药店增速放缓的当下,中药饮品的频频出圈,能为连锁怎样的思考?纵观行业可发现,近年来,不断有连锁尝试入局茶饮、咖啡、烘焙等多元化赛道,北京同仁堂、张仲景大药房、上海童涵春堂、白马寺等推出奶茶、咖啡、糖果、糕点、酒等延伸产品。北京同仁堂的阳春茉莉龟苓膏、熬夜水和胶原玫瑰仙乳、枸杞拿铁等“养生”产品也深受年轻人喜欢。

有药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是乌梅汤还是生发饮的爆火,都反映了中药茶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药店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中药茶饮,在行业增速放缓期间抓住这一波客流,实现业绩增长。可见,业绩下滑的大背景下,这条符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大健康路线,为传统药店突围、寻找新商机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民众对中药进补养生认可度不断提升,需求旺盛。根据中康CMH数据预估,到2030年中成药产业规模可达8465亿元,且仍能保持较高的毛利水平,其中中药饮片的毛利率高达50%,贡献了药店超42%的毛利额。未来,期待药店能更多挖掘中药材的潜力,适时推出各种应季品类,实现新的增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