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4折卖药,实体药店咋办?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当前药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若药价进一步打出四折优惠,这将是何种商业模式?真的能行得通吗?

文 | Mo叔

第一药店财智获悉,一家大型医药电商平台正与某保险公司合作试点一种“药品+保险”模式。在此模式中,消费者购药可享受药品价格四折的优惠。

图1,截自某平台专区

当前药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若药价进一步打出四折优惠,这将是何种商业模式?这样的策略真的能行得通吗?

01

保险报销60%

为了验证这一模式的真实性,笔者联系了该平台的客服,并按照指引完成了整个操作流程。

整体来看操作过程非常流畅简便:首先在“保险”子页面,仅需点击一次“免费领购药报销金”,即可自动参加保险计划(免费版),并获得50元的报销额度。随后进入对应专区(见图1),在此区域可以正常选购药品。到了结算阶段,系统会显示已使用的保险报销金额(见图2)。

图2,保险报销结算页面

在此过程中,保险扮演了类似于医保统筹的角色,直接在药品价格上报销了60%的费用,余下的部分由消费者支付。报销的最高限额即为保险保单额度,免费版的额度为50元。如果消费者每月支付3.3元或年付39.6元,便可正式签约,享受高达1万元的保险额度。

然而,这一看似理想的模式存在一些显著疑点。首先,保险并非医疗统筹,它是如何实现盈利的?此外,由于直接对药品价格进行报销,这种保险产品不涉及传统保险产品中的概率因素。那么,这种产品的长期可持续性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02

未成熟的“半成品”

尽管此次仅为初步体验,但在过程中已经显现出一些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整体满意度以及对平台的信任。

首先,关于折扣的真实效果存在疑问。在上述的专区内,药品的定价与平台上的常规售价相比,多数情况下较高。例如,图1所示的五种药品中,三种的价格高于平台的最低价,仅两种价格略低。图2中选购的药品价格则是平台最低价的数倍。

其次,药品的售后服务过程较为复杂。在尝试对图2中的药品进行退款时,发现平台并未提供直接的退货功能,需要通过电话联系客服。而通过电话客服后发现,处理退款售后的是一家第三方公司,并非平台客服。

第三,电子合同内容较为简陋。合同中虽然列出了赔付比例,但未对药品价格的参考标准进行详细说明,这可能会引发消费者对价格公正性的疑虑。

图3,电子合同截图

第四,药品种类较为有限。尽管宣传资料中提到有400多种常备药品,这一数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无法满足广泛的用药需求,许多常用药品尚未被纳入。

综上所述,该购药模式似乎仍处于探索阶段,更像是一个未完全成熟的“半成品”。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定价标准的不明确。既然赔付比例已被写入合同,那么明确和合理的定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些地区的规定中,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支付比例为70%,支付标准是基于医保信息系统招采子系统的药品采购记录。这种明确的标准对于确保该模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03

“药+险”新模式的探索

尽管这种“药+险”模式存在不少缺陷,它仍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这种将保险与医药行业结合的创新支付模式与医保多年的谈判策略密切相关。医保部门对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以“全国医保使用量”与企业磋商议价,实现了“灵魂减价”,有效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同时也实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早在2017年,国内便有医药科技公司提出引入各类保险产品来创新医疗支付模式,解决民众看病贵的问题,这与美国PBM的商业模式颇为相似。这些医药科技公司与国内保险公司合作,陆续推出了多药品通道型模式和创新药折扣型模式。

但是,2022年原银保监会财产险部发布《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针对部分财产险公司承保已确诊疾病患者的后期药品费用这一模式,严肃指出此类业务违背了保险射幸原则、大数法则等基本原理,异化了保险本质。其后,多药品通道型模式逐渐退出市场,而折扣型模式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目前,已经出现了针对特定疾病患者群体的带病体创新支付2.0模式、为新药疗效背书的保险模式,以及文章开头提到的普药折扣模式等等。

这种普药折扣模式主要是以药品互联网平台为核心,联合保险、银行等B端企业,对非中标集采的上游药厂进行直采,以互联网门诊险或特定药品费用医疗险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

在平台端可以通过合作分摊费用,降低营销成本,进一步巩固“低价”品牌形象,吸引用户流量。

在药企端,有助于扩大市场销售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集采未中标的影响。

在保险端,这种小额增值服务有助于培养用户的保险意识,同时也能为传统保险产品引流。

在药店端,有助于降低销售成本,增强品牌力。

在患者端,进一步降低购药的经济负担。

随着医保集采的深入和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药品或器械企业需要从院外药房体系获得增量。然而,基本医保的双通道、门诊统筹等政策要完全覆盖药店体系还需时日,这使得新药、非中标品种仍将是医疗保障的空白地带,因此商业保险有条件、有空间进行更多有价值的药品创新支付探索。

总的来说,这种折扣模式的持续更新迭代,客观上构成了药品与保险融合的一种新形态,为患者带来实际好处。这种创新模式虽然无法通过大规模人群和高杠杆来极大降低用药患者的经济负担,但任何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模式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发展。

不过模式的成功应建立在真实、严谨和有效的基础之上。如果仅依靠夸大的宣传来吸引用户,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迅速失去用户信任。

对于这类“药+险”或其他创新模式,我们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共同探讨其发展前景。

很抱歉,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您支持这种“药+险”的新模式吗? 单选

支持

不支持

其他(评论区见)

参考资料:《中国药品福利管理(PBM)发展研究报告:推动医药服务市场走向多元化供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