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贴】“七年之痒”下银行股如何赚钱(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39喜欢:263
前些天看了@云蒙 美女的《银粉这些年》遂产生兴趣。真没想到银行股从08年低点至今已给股民带来如此回报。细细一算大方向是对的,08年最低点如果你有幸买入,那么至今是赚钱的,但赚钱的比例却不是如云美女掐头去尾这么简单拿前复权价一算所得。听我细细道来(以下为又冗又长的技术贴,喜欢简单粗暴赚钱的可跳过):

什么是前复权价?想必初入股市的人都会很迷惑,怎么会有除权价,复权价两种价格?从历史来看,对散户而言,A股在开盘交易的任一时刻就只有一种价格,那就是实时成交价!而在我们的行情软件中,它被显示为除权价。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来到2008年10月28日,在收盘时大家从行情软件上看到的银行股价格如下
$招商银行(SH600036)$ 11.80元
$工商银行(SH601398)$   3.80元
$民生银行(SH600016)$   4.14元
$浦发银行(SH600000)$ 12.10元
$兴业银行(SH601166)$ 12.65元
只有随着时光推移当初的价格才会变为除权价、复权价两种价格。除权价是当时真正能看到的价格,前复权价是根据今天的价格,加回分红送转股后,计算出当初的成本价。《银粉这些年》中就是用行情软件上2008年10月28日的前复权价作为成本,计算今天的收益,公式很简单,收益率=现价/历史前复权价-1。

问题就在于,用行情软件的前复权价作为初始投入成本,计算股民的收益率,本质上是不对的。对于长期持续高比例分红的股票,差错会更大。$建设银行(SH601939)$ $中国银行(SH601988)$ $农业银行(SH601288)$ $交通银行(SH601328)$ 概莫能外。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投入1万块钱开了家公司,1年后他拿到了500块钱分红,此后10年一直如此,最后他把公司卖了,收回2万块钱,那么他的收益率是多少?

初始投入 = 1万
收益 = 500*10+20000 = 2.5万
收益率 = 2.5/1-1 = 150%

如果按行情软件的前复权价计算,他的公司在十年后的价格是2万元,但是十年后从行情软件上会看到今年这家公司的前复权价格是:
10000 - 500*10 = 5000元
那么按云小姐这么掐头去尾一算,收益率 = 20000/5000-1 = 300%


究竟是150%还是300%?两种算法看似都没什么不合理的。我再举以下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用前复权价直接算收益的谬误了。

在前一个例子中,如果假设这家公司每年的分红为2000元,那么前复权价会直接把初始投入算作负值:10000-2000*10 = -10000元,初始投入怎么会是负值呢,任何时候你买股票,都不会有人倒贴你钱吧。

如果二十四年前1991年$上证指数(SH000001)$ 起步时仅由一只股票组成,它的初始价格是100元,指数也是100点。假设到今天,它连续二十四年每年分红5元钱,没有任何送转,价格仍然是100元,那么股指究竟该是多少点呢?没错,还是100点,如果按前复权价计算,那只股票的价格 = 100 - 24*5 = -20元,那么当初的指数难道是-20点?显然是荒谬的。

因为指数的涨跌幅只看价格所影响的市值变动,在不计算税收的情况下,成分股分红对股东的收益没有影响,却会造成指数下跌。所以对于高分红股票,其总体收益必然大于其对指数的影响。如果收益跑输,那就是股价走得相对惨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云小姐拿五只高分红的银行股的前复权价作收益率,再去和指数涨幅作比较,是不严谨的。这样的差异也只有在长期持续高分红的股票中,才会被放大。

当然,骑行客承认较真。这样的计算,由于概念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但不影响云小姐的结论 - 那就是,银行股是赚钱的。这也是很多时候散户的通病,做错了过程,但算对了结果。到头来因为运气赚了钱,却还以为是能力。为什么要较真,就是因为股市不是一锤子买卖,长此以往不能每次都靠运气拯救自己。

如果诸位球友还能跟上骑行客的逻辑,就听我接着往下说。

聪明的球友可能想到是否该用“后复权价”,答案是“可以,但也不完美”。日常,我们用后复权价少,因为按后复权价显示,今天的价格会与最新收盘价不一致,让普通散户很难理解。而像骑行客这样较真又记得清七年甚至二十四年前价格的人毕竟少,所以最后也就乐得看“前复权价”,去毛估估可能的收益了。

为什么仍不完美呢?因为后复权价对于配股和公开增发的处理是“假设不参与”。事实上,大部分股民都会参与配股,以确保不被稀释(公司为确保配股成功会把价格定得比市场价低)。在一只股票上涨的过程,参与配股意味着股民要拿出比当初低点买入时更高的成本参与配股,反而会摊低最后的收益率,当然从盈利的绝对数上是增加的。

上文较晦涩,我们举例如下:
银行A:2008年低点价格10元,买入1手,共耗资1000元(不计交易成本)。到2010年其市场价为20元,以15元配股,10配1,散户为不被稀释拿出150元全额参与配股,这样他的成本变为1150元,手里共有110股。到2015年,市场价30元。为方便计算,我们假设期间银行A没有分过红。
那么按后复权,银行A的收益率是30/10-1 = 200%
实质上,参与了配股的股民的收益率是 30*110 / 1150 - 1 = 187%,比后复权显示的收益率低。
而股民因参与配股,尽管收益率下降了,但实际盈亏增加了。
不参与配股盈亏 = 3000 - 1000 = 2000元
参与配股盈亏 = 3300 -1150 = 2150元

我们再把事情搞得更复杂点,在有现金分红的情况下,股民在现实情况中还可以拿分红再买入原股票,这样收益又变回了成本,这也是价值投资者(相信云小姐也是)所倡导的股息再投资,在熊市这对提高收益率帮助显著。

所以,根据股民的决策不同(是否参与配股?大多数人都会参与;是否拿分红再投资?大多数人不会参与)其收益率计算完全不同于后复权价格所显示的收益率。而且收益率高并不意味着绝对盈亏金额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云小姐在如此比较银行收益率上的第三个轻率,就是过于直白地拿收益率说事。股票的收益率是要看IRR的。七年收益率100%和三年收益率80%,显然后者要好于前者。在计算IRR的时候,由于配股和分红再投入的时点不同于初始买入,其时间分母不同,所以尽管其收益率贡献较低,但其IRR反倒有可能提升,尤其是在先慢涨,后快涨的股票中。

云小姐在计算收益率时选取了2008年最低点与今天作比较,这又是一个择点的轻率。骑行客在《全球观历史观透视当前A股的位置》(网页链接)一文中曾提到如今是A股的估值中枢,而2008年是历史周期大底,这样的收益率计算会有误导。就如同2012年很多在说A股“十年尚浮零”一样,拿02年的周期顶做起点,再拿12年的周期底做终点,如果真信了这种说法而怀抱外国圆月亮,舍弃A股最熊市,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总结如下:
1. 不能拿前复权价格直接计算有现金分红的股票的收益率,时间越长差错越大
2. 后复权价格仅代表不参与配股不拿现金分红再投资情况下股票的收益率
3. 不能拿有现金分红的大盘成分股收益率与大盘指数收益率作直接比较
4. 计算股票收益率要考虑时间长度对IRR的影响,资金随着时间推移成本不断增加
5. 时间选取上需考虑到股市整体的周期变化,不可断章取义

那么,“七年之痒”下的银行股究竟给股民赚了多少钱呢?请听下回分解。

加粉持续关注


查看我的全部文集,点此链接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变富一次2017-02-09 22:43

复权

电子ETF2017-01-04 16:11

井天坐观2015-11-20 22:13

感谢,非常清晰而实用。
不过,就是算收益率比赚钱还难

井天坐观2015-11-20 22:11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JasonHK2015-08-10 18:10

学习了。。

财务自由ym2015-08-10 09:52

马克

qwerter2015-07-10 18:15

太牛了正一篇篇学习中

萨拉丁的红胡子2015-07-07 21:49

分析得真好!我之前做分析的时候只想到了后复权,没有考虑到分红、配股还有IRR,学习了

Toustal2015-06-21 21:30

好专业的分析

幂数资产大头阿不思2015-06-12 14:18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