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是智慧物联的一个分支,长期持有1500万市值海康威视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所谓的车路云,就是在路口安装各类传感器,包括监控,现在不能说是监控了,应该是机器视觉。道路每隔一定距离安装这些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让道路和所有的车连接在一起。就会产生各种数据,通过大模型平台消化这些数据从而指挥红绿灯,汽车有序自动工作,基本可以实现自动驾驶。

未来所有的物体,工厂的设备,家居,甚至公园里的树,政府数据都会连接在一起,对这些数据分析后产生新的应用。

就像移动互联网将我们人连在一起产生无数的应用一个道理。站在2011年,大部分人可能说,有啥用。现在再反过来看,没用吗?

现在手机上所有的应用的基础就是移动互联网。而未来,所有的应用都会基于物联网。智慧物联网的建设就是基础建设。

现在我们在困难期需要政府财政搞基础建设,又不能走老路搞基建,房地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未来打好基础。

就像08年中国的4万亿大搞基础建设,修马路,造高铁,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物流,快递大发展。

马路连接所有的城市,互联网连接所有人,这些已经做的很好了,接下来就是打造下一个基础建设,智慧物联网连接。

未来确定会是智慧物联时代,所以,中国早干起来,很快,我们在设备上的成本就能大大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和美国一起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低于其他国家。

未来会怎么样?未来到处都是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所有的智能体都会连接在一起,产生大量数据,通过算力大模型的计算产生结果,使这些智能体更智能。

比如特斯拉,它可以通过视觉就能自己开

中国技术不如美国,需要在车上增加雷达等传感器再辅助道路传感器,也能做到自动驾驶。技术不如它,自动驾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也能达到。今后的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工厂都可以这样搞。做单体智能中国有可能永远都接近不了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和美国一起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国布满传感器即可。

所以,中国的自动驾驶应该开始加速了。为什么要搞这些东西呢?因为,当全社会都变成智能社会后,效率会大大增加,我们是生产国,产出的商品的成本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产品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加。现在搞的就是智慧社会的基础建设。企业端同样会做这些基础建设,也就是现在国家提倡的设备更新。等所有基础建设完毕,我们的工厂就具备很大的优势了,因为人力成本上涨导致我们国家的产品成本上涨的因素也会消失。工厂外迁就会减少甚至停止。

海康威视即将爆发。我关注的是,在下一轮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增量经济,海康威视能拿到多少?是否有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