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重组“失利”之后,如何厚积薄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0年,大悦城商业地产受到面临疫情影响。据了解,疫情出现后,大悦城控股对全国13个商业项目入驻商户减免春节期间部分租金。除了固定租金减免损失外,因商户客流量和销售额下降,公司购物中心项目还存在抽成租金损失。

在过去的一年,大悦城控股经历了不少事情,包括对旗下两大地产平台进行整合、频繁转让资产、加快商业地产业务扩张等。

大悦城控股2019年年报数据,公司全年营业收入337.87亿元,同比增长52.41%,归母净利润23.78亿元,同比增长仅15.27%。

2019年公司商品房销售及以及土地开发实现收入268.97亿元,同比增长64.95%;占全部营业收入比的79.61%,相比于2018年73.55%,比重进一步上升,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毛利率37.91%,相较于2018年同期,减少4.98个百分点,相比于2019年上半年的47.77%,更是减少了9.86个百分点。

2019年3月27日,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地产正式更名为大悦城控股,并在深交所敲钟上市。自此,大悦城控股完成了这场重大资产重组。

重组后的品牌发布会上,大悦城控股提出了“预计3-5年集团新增土储将超过6000万平方米,持有型项目及销售型项目都将超过50个,冲击千亿阵营。”的目标。一年过去,这些目标实现得如何?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由五部分构成:住宅开发,即商品房销售及一级土地开发;商业地产,即投资物业及相关服务;酒店经营;物业及其他管理;其他业务。

近期,大悦城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6成。这份业绩报告几乎展示了2020年上半年零售市场“惨淡经营”的真实情况。

数据显示,大悦城预计2020年上半年盈利4.5亿元至6.5亿元,上年同期为18.69亿元,同比下滑65%-76%。

上半年的疫情对“持有物业+地产开发”双轮驱动的大悦城来说,影响要远大于一般房企。2020年一季度大悦城商业已经造成的损失约4个亿,占到全年租金收入的10%-15%。雪上加霜的是,上半年住宅物业销售也不理想,权益销售额同比下滑了31%。诸多因素加起来,导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流出25亿,而上年同期为流入2.37亿。

事实上,大悦城地产在2019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其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03.38亿元,同比增加27.2%;溢利约26.68亿元,同比减少14.3%;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6.36亿元,同比下降22.2%。

由于房地产行业分红率高、经营稳健,具有较高重估价值的资源型大型房企,成为险资投资的重要标的。

根据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9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百分之二十的公告》。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保险业将推行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分类由四类变为三类,不再具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利润调节空间,保险资管权益类投资的波动将会被放大。在此背景下,具有高分红、业绩确定性强特征的龙头地产股将更受保险资管机构的重视。

未来,大悦城会如何发展,举债扩张是否能预期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