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系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9.25

1. 对机会进行分级,配以不同操作方式和仓位
对看好的股票进行分级,每一级别对应特点和并制定操作上限,适当集中。
一级机会是有爆点 估值相对低 市场初步挖掘,确定性在70%以上且短期弹性在一倍以上的,对应70%上限仓位,这种机会很少,在我能把握到的这两年只有这么几次,去年做的招商南油,今年的上海电影、华力创通$恒为科技(SH603496)$ $光弘科技(SZ300735)$ 这种,具备辨识度和市场领导性;一级机会一定是短期有爆发性的,这也是集中的前提,短期能够证实或证伪;
二级机会是短期催化剂不强或不够直接,但是这个市值确定性在70%以上,向下拉长看不会亏钱,向上有50%以上弹性的,比如$易华录(SZ300212)$ 都属于这种;没有一级机会的时候,二级机会占比可在50-80%之间分散持有,存在一级机会则相应下降;二级机会一定要分散,是因为二级机会如果需要持股时间较长,可能意味着短期没法证伪;
三级机会,对个股确定性不高但板块有beta,或短期有爆点,但已经失了先手等,潜在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例如之前AI那波跟着做的科传鸿博等;根据市场情绪决定仓位上限,0-30%,前段时间应该在10%以下,比如AI、华为这种有明确主线的时间可以是30%;
原则上不再参与其他机会,限制买卖随意性。
一级机会往往是很快速的,但它的辨识度也是很强的;需要注意将一级和三级机会进行区分;注意自己之前买卖随意性太强,在大量不够确定的标的上亏了小钱,磨损导致账户收益起不来。
1. 目前有所欠缺的还是卖出的问题;一级机会涨多了会降为三级,从而需要降仓持有,短期性价比下降了。我在一级机会上的降仓往往不够情愿和果断,但是一级机会在短期爆发之后,往往蕴含了不少情绪溢价,溢价回归的时候如果仓位高,会对账户产生较大的回撤。这时候宁愿放弃一些筹码,同时结合市场的情绪进行判断。
2. 控制回撤,是账户复利的前提。追求机会的非对称性,是投资杠杆的体现。非对称性体现在:
1)勿追高;这里的高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短期涨的过多是一种高,市值过大赔率有限也是一种高;例如一些市值小的,潜在空间大的标的,在短期没有太多情绪溢价的前提下,是可以追涨的;如果带有情绪溢价,等调整。
2)勿在高位格局;过于追求一级机会,而忽略一些二级机会的埋伏,也是不可取的,这是放弃基础题只追求压轴题。一级机会把握到了以后,切勿自我加强逻辑,时刻计算空间,短期爆发空间如果小于50-100%则严格降级,记住是短期,勿在高位拉长看空间,情绪筹码经不起等待。
3)本质上高切低是性价比提高、资金效率提高的过程,不能贪不能懒。在主流板块中找估值低、涨幅不高的小市值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