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最精彩的16句话

发布于: 雪球转发:308回复:97喜欢:1137

这本专门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它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下面这16句话值得我们收藏,并细细品味。

1: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诱惑,也很容易抵制。但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2: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3: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4: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责任,群体就是道德,群体就是法律,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

5: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群体的权力令人生畏,然而有身份团体的权力更让人害怕。

6: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7: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8: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9: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10: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一切时代的宗教书和各种法典,总是诉诸简单的断言。号召人们起来捍卫某项政治事业的政客,利用广告手段推销产品的商人,全都深知断言的价值。

11:到了一定的时候 ,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 ,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 ,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 ,这就是原因。

12: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13: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14: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15:我们可曾了解在人类历史上起重大作用的伟人们的真实生活?比如赫拉克利特、佛陀、耶稣或穆罕默德很可能不知道。其实,他们的真实生活如何,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想了解的,是民间传说所创造的伟人。群体感到激动人心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而不是真正的英雄本人。打动群体心灵的是神话中的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真实英雄。

16:一件事情,最能打动群体的总是其中最美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那部分。在历史上,表面上的东西比实际的东西作用要大得多,非真实的东西总是压倒真实。但如果对文明作一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最美好、最有传奇色彩的东西正是文明的真正支柱。

精彩讨论

清竹晨音2019-11-21 09:08

香港之乱再次印证

双Q大秦2019-11-21 15:02

穿越时间的经典,人性亘古不变

kin-wu2019-11-22 18:16

那十年的事是《乌合之众》这本书最好的例子

一股主義2019-11-21 11:08

文革及历次所谓的政治运动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活动。

全部讨论

2019-11-20 20:52

微博掐架定律:一个关于网络社会心理机制的素描 杜骏飞
互联网的“掐架”,距离人类理想讨论有多远?这一幅网络社会心理的众生相,你,能看得明白吗?
1.分歧倍增定律: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那么,每一次掐架之后,分歧都将倍增。
2.镜像定律:那个喜欢与你掐架、且你也喜欢与他掐架的人(人群),通常与你(你们)颇为相似。
3.排斥第三方定律:掐架只会有正、反方;如果出现任何第三方,那么他将会同时被正反方误以为是对方。
4.题材因果定律:如果掐架的题材是老题材,掐架的结果仍会是老结果。
5.题材循环定律:如果掐架的题材是新题材,那么,掐架将使它回到老题材。
6.心境定律:如果你看见掐架,说明你需要掐架;如果你经常看见掐架,说明你喜欢掐架。
7.心境定律逆定律:如果你看不见掐架,那就没有掐架。
8.分贝定律:掐架双方中分贝更高的一方,通常更为不自信。
9.活跃度定律:对于一个给定的主题T,掐架中发言最为活跃的参与者,通常对T的发言权最少。
10.分岔定律:对于一个给定的主题T,掐架都将会尽可能快地导向一系列与T无关的讨论。
11.耗散定律:一场掐架的耗散率,决定于双方的体力而非脑力消耗的进程。
12.热力学第九定律:观众的热度与掐架的深刻程度成反比,与掐架的新鲜度成正比。
13.Narcissus( 水仙)定律:相较于真理,掐架者无疑更喜欢自己。
14.Echo( 回声)定律:掐架者通常不能正常说出想说的话,而只能不断地重复别人的言语一包括对手的错的言语。
15.Moebius( 莫比乌斯)定律:越有能力掐架者,越不愿意掐架;越不愿意掐架,就越没有能力掐架。
16.测不准定律:对于大多数的掐架,我们无法测量其讨论文本的价值。
17.测不准第二定律:对于大多数可以测量的掐架文本,我们无法测量文本作者的真实立场。
18.测不准第三定律:对于大多数可以测量其立场的掐架者,我们无法测量他在第二天的态度转变。
19.羊群定律:一场掐架中,观众最终所采取的立场通常会与他所认为的大多数保持一致。
20.人数定律:一般来说,掐架人数越多,掐架越没有结果。
21.切贝雪夫大数定律:但当掐架人数成为一个大数时,掐架将很快分出结果,但是其结果只匹配常人心智,而非创见或真知。
22.修辞定律:如果争论演化为掐架,那么其原因一定不在观点,而在修辞。
23.军规定律:如果你发生在线掐架,而非理性的讨论,那或许不是语言能力不足,而是大部分的在线讨论根本不适合于任何人的理性表达。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11-21 15:02

穿越时间的经典,人性亘古不变

2019-11-22 18:16

那十年的事是《乌合之众》这本书最好的例子

2019-11-21 11:08

文革及历次所谓的政治运动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活动。

2019-11-22 07:38

香港问题再次印证,独立判断的困难与重要,特别是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

2019-11-21 12: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代表

2019-11-21 01:33

5: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群体的权力令人生畏,然而有身份团体的权力更让人害怕。

2019-11-25 13:16

2019-11-22 10:42

香港热血青年

2019-11-21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