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一”数据看消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五一”出行景气持续,文旅类消费增长好于纯商品消费

交通运输部网站数据,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3.58亿人次,日均超2.7亿人次,同比增长2.1%,恢复到19年同期的123.7%;其中自驾出行趋势明显,自驾出行较19年同期增长39.2%。

文旅部数据,“五一”期间,国内旅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商务部数据,“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8%;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汽车、家电、家具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8%、7.9%和4.6%;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出境游和“县域游”火爆,消费分级明显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五一”假期出入境人次达846.6万,较去年同期增长35.1%;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476.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根据去哪儿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国际机票、酒店预订量均创历史新高。在出境游目的地中,东亚和东南亚仍是首选,但是能看到长距离目的地的兴起,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埃及机票预订量增长3倍以上;欧洲的英国、匈牙利、爱尔兰、西班牙和克罗地亚,机票预订量增长1倍。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出游10大目的地中,前往日本的机票预订量增幅最大,较2019年同期增长60%以上。这与日元贬值不无关系,日本的“便宜”和“退税长队”屡上热搜,即使在相对高端的出境游中性价比仍是备受推崇的选择。

国内旅游对性价比的追求更为明显,“县域游”爆火,下沉趋势明显。根据携程数据,从旅游订单增速来看,县域旅游目的地(36%)>三四线城市目的地(11%)>一二线城市目的地;县域酒店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店预定订单同比增长151%,也明显高于高线城市。相应,抵达国内支线机场的机票预定热度增长明显,根据同城旅游数据,其整体热度增长超过30%,伊春、白城等热门支线机场机票预定热度涨幅超过100%;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增速的情况也能有所印证,三线及以下城市(+4.3%)>一线城市(-0.7%)>新一线城市(-0.8%)>二线城市(-2.4%)。其实,旅游的下沉趋势也体现在单人次旅游花费中,“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单人次花费565.73元,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环比清明假期再次下滑。

图表1 旅游数据相较于2019年的恢复情况

(数据来源:文旅部)

在出境和下沉两大趋势下,一些此前的热门目的地一定程度上被分流。比如,海南岛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65.1万人次,同比下降7.5%;根据海口海关数据,假期期间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47亿元,购物人数8.58万人次,人均消费6378元,去年五一假期分别为8.83e/10.9万人次/人均8101元,分别下降38%/21%/21%。

图表2 “五一”假期离岛免税情况

(数据来源:海口海关)

结合对“五一”消费结构及趋势的判断,我们后续会加大对相关方向的观察和研究,从消费层次上会关注真正的高端消费和偏下沉的高性价比消费,从消费品类上较之商品消费会加大对体验性消费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