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你觉得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发布于: iPhone转发:10回复:7喜欢:61

林杰老师说“天下无病”。他反复这么讲,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一旦被这个病名在这个位置表达出来的症状所吸引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走入歧途。

我们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用看不见的手,帮助人体这个循环体系重新恢复它应有的状态。我们必须要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完成这个事,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用最少的干预达到最可持续的结果,这中间的分寸拿捏只能用艺术来形容。

叶子分割线

“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我对这件事情开始很有感觉,是有一天王鲁湘先生采访星云大师,王鲁湘先生我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星云长老,您是如何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里把佛光山的道场开到全世界去的?”星云长老说:“我们坐在这里,这个灯,这个茶壶,这水,这个桌子,这个椅子,有什么是我们的呢,只能为我们所用。”

你只要能用它,它就是你的。所以能够用就是一切。最近,马化腾代表在“两会”提倡“分享经济,就是建议大家都把自己暂时不用的东东西借别人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新经济模式,都在强调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这在佛教里面吗有个词叫“去我执”,说的就是别想拥有什么,能用就不错了。我觉得,当我们开始接受这个观念,人类李共产主义就不远了。

叶子分割线

我们的身体皆由亿万年的演化,它一定找到了一种最完美的能源使用机制。肾气的推动,它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它推动了我们全身的微循环。

一切病其实都是循环病。从唯物的角度来说,就是该有的东西不足,不该有的东西堆着,无非就是这样。

对我们来说,有用的营养物质,我们没有吸收,或者吸收得不充分。本来有营养,但是没有办法被吸收被利用的东西,没有办法用,他就是垃圾,它就堆积在身体的各个地方。如果不能借由大小便、汗、呼吸这几个管道排除体外的话,它就一定会堆积。

堆在哪儿,哪儿就有病。所以一切疾病的解决方案,从大策略上来说,就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如何提高你的微循环体系,让该来的来,该走的走。这种合乎次序的流动就是“德”。

叶子分割线

在微循环的体系中,通道是生来就有、自然而然的,它只要循环着就好。把该推到大肠的推到大肠,把该通过汗液排出的就通过汗液排出,把该通过呼吸排出的就通过呼吸排出。

人体的微循环是自动产生作用的。它由三个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人体的三个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一个来自与心脏的能量输出,一个来自于脾胃(包括胃肠内食物发酵产生的热能),再一个是来自于肾脏的能量输出,中医称之为“心阳、脾阳、肾阳”。中医的扶阳理论本质上就是对这三个能量体系的管理。

我们知道心脏在肺旁边,当肺经呼吸道吸入空气的时候,相对冷一点的空气进入肺里面。其中的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和蛋白,通过血液循环一起被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在酶的催化下,与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热量,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呼出的气体是带着热和二氧化碳的。这个过程本身让我们的心脏喷出来的血,即动脉血,是借由肺而携带氧气的。

那么进入心脏的血是静脉血,这个静脉血是怎么回流回来的呢?静脉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有效的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使循环技能能够适应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时的需要。静脉回流的基本力量是小静脉(又称外周静脉)与腔静脉或右心房(又称中心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小静脉压力的升高或腔静脉压力的降低都有利于静脉回流。由于静脉管壁薄,静脉压低,所以静脉回流还受到外力如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等的影响。

肾脏能够帮助静脉血一层一层地往上送。你就会发现这两个东西有一种相互支撑,相互协助的作用。这个过程叫什么?用中医的话叫做“心肾相交”,道家称为“坎离合和”。

因为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种关系,也称“水火相济”。

叶子分割线

当心肾相交的时候,我们刚才提到身体还有一个能量来源,那就是脾胃本身的阳气和食物在发酵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

脾胃的作用很重要。中医中提到脾胃,不仅仅单指某一脏器,而是指一切与实现消化相关的功能涉及的部分。我们知道,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前者指通过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如口腔的咀嚼,胃、肠的蠕动等)把大块食物磨碎;后者指各种消化酶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和水分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

我们把一锅牛肉和土豆放在一个高压锅里面,下面拿猛火烧炖四个小时,牛肉都没有炖烂,顶多软了而已,没有变成无形。而你要是把这些肉吃到肚子里,几个小时之后就完全不见了。不觉得些件事情很了不起吗?

叶子分割线

脾胃是怎么完成消化食物这项工作的呢?它是用酶,类似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也就是我们叫酵素的东西来分解的。酶本身是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蛋白质,由人体自身合成和食物补充两种途径获得。酶对生物体本身产生催化能力,生物体的化学变化几乎都是在它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

我儿子的幼儿园里面有一个垃圾桶。有一天我送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现垃圾桶旁边有一份资料,是教小朋友如何做肥料。就是把所有剩菜剩饭,加上一些类似于像消化酶那样的东西,其实就是微生物、菌群,然后他就会充分发酵,最后就变成了肥料。他们把这些食物分解出来的东西又重新倒回他们的苗圃。

我相信,所谓的“地力”就是干这件事情的。大地之所以是有肥力的,不仅仅是因为土,它有矿物质,有大量的各种微生物菌群,他们可以把鲜花、牛粪、动物的尸体、树叶全部又转换成一种分解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所谓的生命力。

叶子分割线

很多人说我们要膳食均衡,比如我们缺维生素A,就要去吃维生素A。我常常对此表示怀疑:你吃了维生素A,它就能变成人体内的维生素A吗?可能不一定是这样的。

甚至我们喝下去的水,就是我们人体里的水吗?很多人都以为喝进去水,就能补充水,可能这是不究竟的。水喝进去之后,先经过胃流到肠子里面,它是怎么被分配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呢?水的分子结构不一样,有大分子团水,有小分子团水。为什么说煮茶要用某一种水,比如用天然的露水、泉水来煮茶,喝着就甜,就解渴。我认为本质上是因为这种水是小分子水,水分子越小,越容易被身体吸收。

我们的身体要把大的水分子团变成小分子团水,一定要消耗某一种能量,甚至要使用某些中间介质来帮助水吸收。这个过程如果效果不好,它就会形成不能够被身体吸收的水,堆积在身体的各个地方,中医称之为“湿”。

其实西医也讲水中毒这件事,但它更多地是指水不能被肾吸收的情况。我认为,水在身体里与各个脏器,各各部分都有相互作用。如何把喝进去的水转化成为细胞需要的水,大家对此的理解还不够。

叶子分割线

中医常常讲“湿气重”。喝水多为什么会湿气重?不喝水怎么也湿气重?为什么说脾湿?我相信一定是由于这个水的吸收过程跟脾的功能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这个湿还不仅仅是因为喝水,我们把食物吃进肚子里之后,它还没有被完全分解的时候,是以半分解品的状态和一些不能被充分吸收的水混合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富营养化”。

比如说太湖也有水,有很多的营养物堆积,太湖水循环又不好,这些营养物质就会刺激着发生作用。太湖堆积的营养物不能被整个太湖周边的生态系统所吸收和利用,于是它就变酸变臭。这事发生在身体里,就是传说中的酸性体质的形成过程。

所谓的脾湿,就是没有被分解的水和没有被分解的食物搅拌在一起之后,又不能被身体吸收,又不能被身体排出体外,它们在身体各个地方堆积之后所形成的这样的一个场,它无所不在。

而这些原动力的缺失来自于哪里呢?都来自于心脏功能变弱,脾胃功能变弱,肾脏功能变弱,这就是上中下三焦。是上焦不力、中焦不力,还是下焦不力?所以不同的大夫入手治病,就有了不同的入手处。理论上来说,你不管用什么方法,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循环体系,这些地方的能量加强了之后,它必然会推动其他地方的改善。这个微循环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它又像我们说所的“一炁周流”到“炁体源流”那样不断地转了。

叶子分割线

除了前面谈的影响人整体、自动的、周而复始的三个主要动力(心、肾、脾,即上中下三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

本来你坐在这儿什么都不想,它自己会顺着该走的路走,因为它自己有一个压差,它是非主观控制的,非意志控制的。当你的心念动了,“我讨厌这个人,我恨这个人”,心就生出了不善。因为你恨他,所以你的身体就听到了一个指令——“我要消灭它”,但其实你又没有实际的行动,卡在那里,又掉下来了;要干掉他,又卡住了。

心里总在恨,又没有实际行动,反反复复这个机制就像橡皮筋老拉老拉。不是每次都弹回来的,如果是弹了一半,这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状况:它本来在循环,你说“我要去那儿,我要干这件事情了”,正好走到这里也不行,所有的能量要去支持哪个地方,于是它打破了自己的周流,这个东西叫“识神一起,元神就灭”。

因此,张至顺道长反复讲要去识神,留元神。什么叫做虚无?什么叫做空?什么叫做去掉主观意识,去掉贪嗔痴?太上老君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说的全是这个东西,都是由于你的起心动念在起作用。我有一个中医朋友叫陈立新,他说,她就没有见过一个瓜娃子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我猜想,人一傻,天真就来了,气血反而各得其所。

《庄子外篇·达生》中提到:“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

它讲的是,喝醉了酒的人从马上掉下来很少摔死,死、生、惊、惧不进入人的意识,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全没有惧怕之感。因为醉酒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因此忘却外物,可见意识对人体的影响。我相信,没有意识的干扰,人的身体可能更有智慧。

外伤的发生尚且如此,内在的慢性病的形成会不会更是这样?

叶子分割线

人的起心动念来自于哪里?你为什么会特别不喜欢这个人?是因为你有好恶。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好,所以想拥有它;觉得这个东西不好,所以不想要它。于是我们的烦恼就来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被迫接受不想要的,这就是人生所谓烦恼的根本。所以佛陀反复讲,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分别心。

那分别心来自于哪里?我常常将一个例子。一滴眼泪在眼眶里的时候,你觉得它很美,它没有从眼眶里流下来。当它顺着眼眶和鼻子中间那个管道流进了鼻孔,又从鼻孔流出来,它也是流下来了,你为什么就觉得这一点儿都不优雅,一点儿都不楚楚可怜了?是不是同样的一滴眼泪,你却产生了不同的反应?这就叫有分别心,

叶子分割线

当我们有了分别心以后,我们会产生贪、嗔、痴、慢、疑,就会产生五种情绪,那就是怨、恨、恼、怒、烦。这就是心和性的问题,也就是价值判断影响情绪表达。这里的心指价值判断,性指情绪反应。

每一次你的好恶一起来,你的气血循环就会发生紊乱,包括你所有的激素的分泌也会变化。比如你一生气,你的肾上腺就会被调动。肾上腺一起来就会产生一个状况,我们叫它“应激”状态。这个应激机制一启动,就要为战斗作准备,于是我们血压就会升高,血糖就会增加。

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说他年轻时做过一个实验,他发现许多糖尿病病人都是性格急的人。性格急的人有两种情况:第一,什么事依赖马上情绪有反应;第二,性格急的人吃饭快,吃饭快就会嚼得少,嚼得少口腔的唾液分泌就不足。吃得快还会吃得多,因为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你已经吃了很多。于是你就会形成过饱,过饱之后必定就会有一部分不能分解,这些垃圾就会堆积。再加上肾上腺的作用,就更加严重。陆老说,肾上腺分泌的时候,血糖浓度会增加。

为了面对战斗,你经常肾上腺分泌加快,那么血糖就总是高,时间长了就变成了糖尿病。所以陆老说,一个人要治好糖尿病,它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让自己的应激反应慢一点。当然,导致糖尿病的因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各自百度一下。

叶子分割线

佛家里面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每次说话之前控制三秒再说,走路之前准备起来了,停三秒再起。所以你看,很多的修行法门说,早上起床不要一醒,马上起来,你要停一会儿再起来,其实都在说这个事。

就是用一种行为模式,去调整你过快的应激机制。在古代时候,如果你的应激反应慢,你很可能就从树上掉下来了,或者你有可能被一头狮子吃了,或者你打不到猎物。所以古代那些应激功能强的人活下来了,他们的基因也更多地被留了下来。

但是我们现代人与古代人比有两个很重要的差别:第一,我们不再像以前饥一顿饱一顿了;第二,我们不再处于那种永远紧张的应激过程当中了。但是我们引入了新的应激状况,那就是各种竞争机制、各种贪嗔痴,于是就把我们的系统弄得比较混乱。

当然,我认为现代人最大的烦恼和焦虑来自于社交媒体。每一个在朋友圈里晒幸福的人都在告诉你:你有多不幸。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所谓的幸福就是看到别人不幸的样子,所谓的不幸就是看见别人幸福的样子。这是人性。

而修行是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你也感到很难过;看到别人幸福,你也很高兴。这就叫“爱”,这就叫“仁”。本质上,修行就是改变你的情绪反应模式,让事倒过来。这就是“道”,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含义。

全部讨论

tzhqh2017-01-22 15:30

这篇文章看的我心平气静,五脏归位。分享出去了!谢谢

gaogzcn2017-01-21 16:00

老布的人生感悟很多啊

走条件的可能2017-01-21 09:22

这方面的好文章当推《枯木龙吟照大千》系列。

不是我啦2017-01-20 23:00

骑牛少爷2017-01-20 22:19

修行

forrest19772017-01-20 22:06

看到星云大师我就准备呵呵啦。。。。。。

关醒2017-01-20 22:03

能用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