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技公司更容易内斗,且内斗的方式更容易“不体面”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0喜欢:16

文章是转发的,觉得写的有道理,老话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大概说的也是这一面。

…………

有人问:为什么无人驾驶公司的内斗这么常见?我是这样解释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为什么科技公司更容易内斗”。科技公司的内斗很多,只不过因为我们身处无人驾驶行业,对行业内的内斗更敏感一些而已。内斗在每个行业都很普遍,甚至可能每家公司都有,但科技公司的内斗确实要比非科技公司的更加显眼、甚至会更加“不体面”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无外乎三点:

1. 创始人或核心团队年龄过小、阅历不足;

2. 核心团队之间“文人相轻”;

3. 创始人或核心团队人文素养不足。

先说第一点。有一些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及合伙人年纪还不满30岁,工作年限只有2-3年,在这个阶段的人,如果原先一直做技术、工作环境相对单纯,他可能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没有搞清楚。

再说“文人相轻”的问题。

这里说的“文人”,并不是指“文科生”,而是相对于“商人”而言的——跟江湖经验丰富的商人相比的话,这些初次创业的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或高管,尽管都是理工科生,但他们在气质上都接近于文人。

文人气质浓的人有个典型特点是:认为自己比别人牛逼,因而容易把理念之争上升为智商之争。简单地说就是:你之所以不认同我,因为你是傻X;因为你不认同我,所以你是傻X。这种心态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在跟合伙人发生理念上的冲突时,他们很容易谁都不服谁。文人气质浓的人还有一个典型特点是:把面子、自尊看得很重。这导致,在跟别人争斗的时候,他们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不惜一切代价”,因而很容易闹出“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局面。相比之下,商人在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最关注的并不是“我比你牛逼”,而是让自己的净收益最大化,或者说是损失最小化,因此,甭说“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了”,就连“伤敌八百,自损两百”这样的事他们也会极力避免。

最后说人文素养不够的问题。人文素养不够的人,无论是创业还是做管理,瓶颈都很明显。前面说过,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及高管大多都是理工男,而受文理分科过早的影响,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男,大多人文素养是严重欠缺的。为解决理工科生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高校都开了各种公选课、通识课,然而,大多数学生认为,公选课只是用来“凑学分的”,因而并不重视。不仅在普通高校,哪怕在头部985大学里,也有很多学生对公选课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我在十几年前看到清华有一个老师评价清华学生“有技术、无思想,有知识、无文化”,这应该就是由过早文理分科及学生对公选课重视度不够造成的。

当然,在国内高校的理工科生中,清华人已经算是知识结构比较健全、相对容易做到“文理兼通”的一群人了,清华人尚且如此,那毕业于其他理工科院校的理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人文素养不足,在创业中产生的危害性具体有哪些呢?

首先,人文素养不够的人很容易被功利心绑架,因而,在跟合伙人发生冲突时,双方很容易陷入互不信任的状态。

其次,人文素养不够会导致同理心不够,在创业的过程中,这些人在跟别人有不同意见或利益冲突的时候,很难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容易导致沟通能力低下——遇到矛盾冲突了,一个沟通能力强的人,会用委婉的、温和的方式将冲突平息,而沟通能力差的人则更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从而使冲突升级。人文素养好的人在创业中也会有内斗,但总体上,他们内斗的方式会更加有智慧、有策略,让内斗以一种体面的方式进行,像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抢公章这种事情,算是少有的例外了。相反,人文素养差的人,内斗的时候没智慧、没策略,彼此不留一点体面,结果,把内斗搞得大张旗鼓、举世皆知。

此外,上面提到的几大因素导致的内斗,曾经在美国的无人驾驶公司Uber ATG和Zoox也很严重,但人文素养不足这一问题,确实是在中国的理工科生身上更加明显,因而,也导致国内科技公司更容易毁于内斗。这些年,我越来越发现一个深刻的事实:在科技产业,很多人仅仅因为技术牛逼就走上了管理岗,甚至成为创始人,但他们的能力模型并不适合做管理或创业,至少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合。

全部讨论

2023-11-22 14:02

越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越大家伙斗的厉害。大家伙都是原来的学习的翘楚,所以说迷之自信。

2023-11-22 14:34

感觉不对。有一部分智商奇高的人,要么缺乏情商,要么看轻情商,做事风格就是直来直往,比如马斯克…………

2023-11-23 10:21

为什么科技公司更容易内斗

2023-11-23 02:44

老师群体内斗也很严重,总而言之,知识分子(不论文理)多的地方内斗都严重。大家都开过光的,各有一套,难得有互相服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