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北二七路的大哥们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6回复:28喜欢:9

昨晚搭夜追剧《大河大江2》,看着那个年代的故事犹如置身其中,觉得杨巡就像当年的自己。

有一段没写大时代系列的故事了,刚才和媳妇女儿来牙科继续做治疗,路上有点塞车,媳妇说当年好像没有那么多车,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觉得大家都富裕了,我想了想,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真的是潮起潮落。

我的牙补了以后取了做牙冠的模,坐在休息室没事等女儿的牙做嵌体无聊,讲讲90年代郑州那个时代个体经济的大哥们的故事。

90年后郑州最繁荣的个体经济就在二七广场周边,从东方红电影院的正兴街,手工业大楼和旁边的西一街,北二七路的进口电器商行,最早的正弘商场。

当时这边很多大哥级的人物,我那时候刚刚参加工作,后来开始做生意,有的有些交集,有的圈子重叠,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他们的故事。

如今还在潮头浪尖的就只剩下正弘的李向清,李向阳兄弟俩了。

从东方红电影院的位置开始写的,东方红后面有个大光明商贸,是个大集体企业,老总是马长春,老爷子是个改革开放后的弄潮儿,文革的时候是个造反派头头,后来因为不得势就下海做生意,老马一辈子没结婚没有子嗣,几个侄子侄女干儿子跟着他做生意,有一段我和他们天天厮混在一起,他们都是受马老爷子的庇护。

大光明里做的最好的是徐敬言,当时郑州的富士柯达的走私胶卷基本上都是徐敬言的货,他在那个年代也属于一个潮人,彼时汽车和大哥大对于一般人是无可企及的装备,徐敬言买了一台我百度里找不到图片的一款进口大众高尔夫,那个车怪怪的,像个中间捏扁的面包,他媳妇李静开一架本田里程,车牌我还记得是A15678,后来徐敬言跟着老马去非洲,西班牙,美国做生意,情况不太好,基本上没赚什么钱。

和徐敬言齐名的是刘志成,他本来是西郊纱厂的子弟,跟着老马,自己做音响,志成音响在东方红门口火了很多年,后来做边缘生意,办公室在双塔宾馆,找领导批了一个挺尴尬的车牌,00074,挂在一辆桑塔纳上,不牛吧是个小号,但又是小号里比较差的,刘志成早期去广东进货,比较向往广式的生活,属于早期比较讲究的人,吃穿住行都比较有范儿,他有个马子叫小英,小英没事,刘志成拿了点钱让她去做女鞋,没想到小英成了,后来身价上亿,百丽,莱尔斯丹,哈森,tata等诸多省级代理品牌都在她手里,以前商场一楼最大的面积都给了女鞋,因为流水好。

不过这两位大哥90年代末期他们就已经慢慢淡出视线了。

从正兴街往二七纪念塔方向北拐就最早的正弘商场,这是郑州最早的奢侈品商场,相当于那时北京的赛特,正弘的老板叫李向清,早年去广东给走私电器的大老板当大工,干了一些年攒了点钱回到郑州发展,他和通利的王驾宇算是以前老板里面转型成功,其实李向清早期做的并不顺,转运是通过关系解散了思达汪远思的蓝堡湾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曾经有一次坐在一桌吃饭,喝点酒他说论有钱我比你们多,论睡的着觉你们都比我睡的踏实。

早期郑州的高大上生活一个标准就是家用电器全部进口,服饰消费全部在正弘,那时候我基本做到了。

从正弘往北对着西伯利亚皮草行有个火车票预售票口,那里天天人头攒动,排队买票的和黄牛混杂,隔壁是一家建华电器,老板叫马建华,是个好大哥,给我帮过不少忙。他弟弟马建军,我们都叫绰号大个,那时候建华大哥身价已经超过500万了,1995年啊,他为人好,隔壁票房他特别铁,写个条子可以拿到卧铺票,97年我在家电市场做格力,当时一起拼盘子的许昌三家电被税务稽查局检查把保险柜搬走了,找到我托关系,我去找建华大哥,他拿了条中华烟往胳肢窝一夹说:走,稽查局就在西里路口离他们店几百米,我们步行直接去了局长办公室,到了办公室,局长在老板台后面做,建华大哥把中华烟往他桌上一撂,走过去拿屁股把局长扛走说:起来,坏蛋,让我坐这~~。

然后开了几句玩笑就把事办了,第二天就把保险柜拉回来了。

后来进口电器不行了,他也投了一点钱做大哥大手机生意,他弟弟大个不得力,那时候一个手机加厚电池就800块,那东西更新换代太快,进回来的东西很快就成了垃圾。

中间有人让他36万买了一辆丰田海狮面包,从河北倒腾调剂烟,开始跑了几趟赚了一些钱,后来被人举报连车带烟被抓了。

再后来不知谁的路子建华大哥去养猪,那时候叫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据说赔的挺惨,后来见他都是在京广浴池,天天他在那打扑克,已经没有了斗志,再后来听说开始吸大烟。。。

就这样,北二七路最硬气的大哥没落了。

北二七路和金水路口有个新境界电器,老板是兄弟俩,李鹏祥,李洞宾,弟弟小儿麻痹瘸腿,他们俩风光一时,而且性格嚣张,工商局经检大队去查他们,他指着队长的脸说,你的头值不值两万块钱?明天我都给你挂到黄河沿。

牙做完了,晚上回家再续。。。

那时候我们经常半开玩笑的说,瘸子是我们的励志榜样,身残志坚,瘸腿开一辆宝马5。

后来他们在紫荆山百货大楼对面公园围墙的位置开了一家更大的声势电器,专营进口电器,那时候人们还是以进口为标杆,一部带VCD的松下台式音响15800,进价9800,一台JVC的音响进价4000多的基本上标价都是8000上下,我在番禺发过一个货柜的松下902和三菱285进口空调,进价7000多,批发9000多,他们这种零售店买到12800以上,还不用库存,所谓仓库提货都是去别人家调货。

有一个省人大主任的公子去瘸子的店里买了一台松下29寸电视,后来没多久坏了,他们去维权,瘸子还是那么霸道,指使保安把人打了,结果转天税务机关就来严查,最后把瘸子给判了,流氓遇见国家机器啥也不是。

最后写写王驾宇,他是和李向清一样如今依然在岸上的大哥,我们曾经是邻居,我在家电市场96号,他在98号,都是长虹,格力海尔的经销商,有一年格力年会在珠海,组织看航展,我们俩被厂家安排一个房间,后来熟了,他有一台凌志LS400,我有时候接重要客户借他的车,他97年就在北京上MBA总裁班了,那时候我在北京倒腾承兑汇票,老王也是我的客户,找我买票。

王驾宇最早是南阳路的工厂子弟,后来在建文门口和健康路来游戏电玩,兔子机,后来才有鱼机,那时候都是动物世界,可谓日进斗金,一天赚几十万家常便饭,90年代,后来做的大了王驾宇垄断了北方的游戏主板,那玩意都是走私进来的,他自己告诉我,长江以北的货都是他的,一块板子加50块钱利润。

1993年,位于太康路百货大楼对面,电信局后面的省电子公司的商店烧了,意外火灾,总经理卢晓岭背了一个处分,王驾宇借机挖了卢晓岭,一个月5000工资加干股,王需要一个正当生意洗钱,于是在太康路和北二七路口金三角有了第一家通利电器,卢晓岭给王驾宇带去了华宝,双鹿,春兰几个品牌,后来生意越来越好,通利兼并了本地金达空调厂,后来做了房地产,上路了以后王驾宇就把卢晓岭边缘化了,金达空调改成通利洗衣,把卢下放到了那,后来离开了通利。

王驾宇也在不断的学习,企业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一个兄弟以前在莲花味精等几家上市公司做过财务总监,也在通利呆了两年。很早通利就上ERP管理系统了,那时候费用很昂贵。

王驾宇还在中州皇冠假日酒店开了一家顶级的桑拿叫大班,还请我去过两次,他说我这洗手间立便器边不会有一滴尿渍,每个客人走过都有人蹲到那拿毛巾立马擦干净。

后来老王盘子越来越大,把家电这一块打包卖给了永乐,自己专心做地产,身份也移民了,有一段他喜欢去红旗路的阳光灿烂洗浴,经常看见他的奔驰S在那停。

王驾宇算是草莽经济时代走出来的一个典范,除了用人,自身的意识不断提升很重要。

还有两个做进口电器,中原电器行和八方电器,他们都不是靠门店赚钱,中原电器行定位做摄像机照相机,老板叫杨什么我忘了,他们做集团采购多,天天看着没什么顾客,但是做了好多年,八方的闫涛在河南饭店的把角,像个黑店,眼瞅着家电都进入微利时代了,他还是一台机器加上千,也是看着天天不开张,后来我知道在交通银行做信贷主任的兄弟跟我说,闫涛早就从交行套了不少贷款,后来闫涛跟着思达李伟开发锦荣服装城一下子挖到了第一桶金,彻底上岸了,我记得那一年我们从九江发回来一台尼桑风度,40万被闫涛买了。

回想这二十多年,郑州从最早的亚细亚大战国营企业的商战变成定位大商贸城各种批发市场云集,再如今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多少商海浮沉,如今郑州已经是一个绝对的新移民城市了,而我说的这些大哥都是本乡本土的老郑州,他们靠时代赋予的机会曾经辉煌过,就像大江大河里的雷东宝,那些不知进退,不知学习提升的最终还是被时代淹没了。

精彩讨论

华宝来了2021-01-03 22:16

投资不是老布的特色,写作才是!

全部讨论

2021-01-03 22:16

投资不是老布的特色,写作才是!

2021-01-03 22:30

生活是最好的剧本,大时代之家电江湖录

2021-01-03 20:51

下次写写郑州的餐饮标杆人物张大鼻子的悲情故事,

2021-01-05 00:30

三家店这些电器商面对互联网电商能维持现状也不错

2021-01-04 09:49

杨巡应该是剧中最有能力的人,夹缝中求生存

2021-01-04 08:37

作家啊

2021-01-04 01:01

布哥写的真实,我在中原电器行呆过一段时间

2021-01-03 23:42

转转

2021-01-03 23:33

从小长大的地方,还有嫩多故事。

2021-01-03 21:54

老布见证了多少起落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