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亚22H1电话会议纪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2H1中报电话会议纪要:

中报营收增速高达近64%,净利增速11%,主要是由于汇兑亏损高达近4800万,另有股权激励1940万等。经调整净利增47%。年化ROE提升4个多点,达13%。由于疫情等原因,有意向转让的第三方医院增多,利好公司并购。期间对并购的考察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也对四家意向对象进行了初步尽调,下半年将继续考察新的对象。业绩指引不变(我不知道是国际准则还是经调整的数据)

就诊人次高速增长116%,门诊收入(占营收34%)增长89%,住院收入(占61%)增61%,结果是医院业务增速高达70%。新并购医院(永鼎和贺州广济)的就诊人数快速增长,毛利增速高达2倍,毛利率也超出30%,投后整合作用明显。永鼎新增肿瘤外科(因为疫情对环评等审批的影响较大),贺州完成新楼肿瘤科病区扩容新增床位300(?)张,推行MDT诊疗模式。并购医院未来尚有核心科室肿瘤科的业绩贡献,以及放疗业务,毛利率有望提得更高些。所有医院全部实现同比增长,拖后腿的菏泽也明显好转了,床位到23年底将达到12000(我原来预测到24年底达到1万张),是目前的一倍。

疫情的影响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包括新开的聊城医院时开时关。

床位产出:单床增15%,考虑了聊城这家今年4月新开的医院。

中期营收:单县2.1,沧浪2.2,重庆一期1.5,龙岩1.4,永鼎3.7,贺州广济2。新开的聊城1000,菏泽超5000,毛利25%,成武4000,毛利34%。

中期影响经调整和国际准则两者数据最大的因素是汇兑损益,系去年收购永鼎的美元贷款,主要是期间美元升值导致的,下半年的这一影响将削弱。由于相比公立医院,公司的运转效率高,DRG/DIP的实行对公司是个机会,将提升公司的毛利率,因为传统模式下医保的坏账有3-4%,而DRG下零坏账。

剔除并购2家医院的收入合并的影响,营收内生增长为15%,净利增长为20%。7月份营收增速为20%,一般而言,医院行业的上下半年是1.2:1.0的(营收?)比例。

新建、扩建医院推进顺利,聊城已经于今年4月开业,重庆二期和单县二期都已结构封顶或内部装修,前者有望于年底运营,后者2023年上半年运营。成武二期、德州和无锡都已拿到施工或规划许可证,前二者将于2023年底投入运营,无锡将于2024开业。

并购医院在毛利率、库存等方面没拖后腿。报告期内门诊量收入提升快,门诊多是个人账户支付,总量对医保的依赖只是21%而非大家认为的50%,因此现金流充沛。不会轻易二级市场融资,除非并购有好机会。人员的流动率个位数,主要是护士5%,医生不到5%。重庆增速低原因有:床位饱和,疫情导致其他省市的病患来得少了,二期的费用合并了。

交易策略:目前市值HKD260亿,约¥229亿,相当于22年PE38X。对一个接下来几年的平均增速有望保持25-30%(内生15-20%,+并购5-10%)左右的公司,这个估值还行,谈不上低估,但也算不得太高估。10月份有几笔新进资金到来,如果海吉亚还是现价附近,其他又没有合适的股票可以增持的话,将会考虑增持海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