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发后调整,“中特估”上车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从领涨到回调,“中特估”概念预期已变?

年初至今,中特估概念成为市场的主线之一,并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收益率。然而,最近几个交易日中特估概念板块集体回撤,很多投资者在关心“中特估”主题能否继续火下去?

图:中证央企指数最近半年走势

图片来源:Wind资讯

当前“中特估”的表现大概率属于集中加速上涨之后的短暂调整。后续逐步有增量资金进入这个主题,从而有望助力这个主题后期继续发力。

话说,中特估的增量资金已经在路上。3只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将于5月15日至19日开售,每只产品的募集规模都是20亿元,三只产品最多合计可以募集60亿。

这三只产品只是“预热”,后续还有六只国企相关ETF待发。预计未来两个月里将迎来央企ETF 密集发行期。中特估相关指数、ETF等陆续发布,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国资央企。随着后续更多中特估主题系列指数类产品配套的发行,预计后期会有600-960亿资金涌入到中特估主题中。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

有投资者会担心中特估方向涨了不少,是不是有风险了。未来涨跌我们很难判断,但可以看估值来了解买的价格是不是相对便宜。目前央企的整体估值水平虽有所回升,但未达到高估或泡沫化的程度。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为例,截至2023年5月10日,该指数的动态市盈率PE(TTM)为12.80倍,位于34.31%历史分位数,整体估值水平依旧处于较为合理甚至偏低的状态。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图片来源:Wind资讯,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5月10日。

前几年投资者对央企板块很不待见,这种“不待见”形成的低估值恰恰成了今年央企主题上涨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今年中特估的行情可能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目前不少优秀的央国企仍处于低估值区间,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的特点。市场只给部分优质央企5-6倍PE,甚至4-5倍PE。即便少部分企业经营效率可能不高,但5-6年内也不会倒闭,如果给这些企业7-8倍PE甚至10倍PE也是有可能的。从这个维度看,很多业绩稳定、估值很“便宜”的央企的估值提升空间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国资委将国资央企2023年的经营指标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更为强调效率+效益,保障了国资央企的现金流,提升了相关上市公司分红潜力。如果央企能提高分红,对其估值的提升会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三、如何在“中特估”的花园里挖呀挖?

目前“中特估”的主线方向较为明朗,甚至中特估有望成为全年的持续性主线。投资者此时要关注的是,如果中特估真的成为全年的主线,该如何把握机会?

投资相关主题ETF就是不错的选择之一,广发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515600)或是可选产品之一。

这个产品跟踪的是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该指数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央企”和“创新驱动”两个维度。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在选取成分股的时候会关注过去三年累计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研发人员占比、专利质量得分、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数量、营业收入增速,这些选股因子能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概念。

可以说,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背后是分红较高、估值较低的创新驱动型央企聚集。那些想投资创新型央企的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广发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的联接基金。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