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牛年投资小结(一):这是一门模糊的艺术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喜欢:0

牛年收益率7.29%(由于年中加了点仓,我自己算6%左右),跑赢沪深300 大概27个点。在鼠年取得43%收益下,今年这个收益马马虎虎还算满意。

全年基本满仓,分散做多,不怕回调,回调中积极换仓,不迷恋个股,不迷恋某种风格,不迷恋权威大V,也不惧人云亦云的说辞,具体操作不必多说,全年跟指数拉开差距的胜负手就在11,12月份,看到银行难以想象的低谷,把平时3成的银行股仓位大幅加仓到7成,并且集中兵力到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在一月份取得了远超指数的收益。(一月份我满仓+5%,指数平均-10%左右)。

现在看去,整个市场中高估的也有,高估往下走的也有,低估的也有大把,这几年其实是最好的时候,如果18年那样全面熊市,可能赚不到钱。而相反全面牛市一锤子买卖,本金积累的还不够,也不容易战胜市场,而且全面牛市后面也跟着熊市,现在这样,高低起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可以从容应对,不断超越市场。

大的环境方面,首先政策上宽松预期已致,这一波从17年经济会议开始的大紧缩周期,虽然被疫情打乱了紧缩节奏,但是到这次21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对宽松也算是取得了共识。其次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权重已经跌了整整一年。除了赛道基金重仓股其他都不贵。银行最近涨了10%还一堆5PE,8PE的,券商也是,10倍估值比比皆是。再次人民币最近连续升值,通胀也没起来,宏观杠杆率也稳住了,货币政策闪转腾挪空间不小,想想前几天央妈的表态。

总体来看,现在避开赛道&基金重仓,积极布局业绩好,估值低的品种,未来一两年收益可期。

操作买卖技巧是术,而术是自身投资体系、投资之道演化,一些体会,抛转引玉:

1.市场的风格在变化。投资中没有一劳永逸的股票,策略,基金,同样也不必造神,或者盲从的大V以及基金经理,大家都是在某一个周期内相对正确。回想这些年,16-17年的平安,招行茅台万科格力为代表的“价值50”大放异彩,再到19-21年的新基建和赛道股,喝酒吃药,风光锂芯。踩中风格的基金经理或者论坛大V,因风格趋势起而收益显著,被推到聚光灯下,追随者众,因为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趋势投资者。但是风格和趋势总会过去,就算价值投资,也有沉寂的时候,对自己而言,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盲从市场,时刻与人性弱点的对抗。市场最热闹的地方一定是被充分,甚至超前,超预期的定价,和市场一致的行为不会有多大的蛋糕。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挑选基金上,散户为什么会接触到一只基金,很可能因为他过去一段时间涨幅不错,在众多的基金中“被动”挑选出来。其本身已经代表了过去一段时间某种正在演绎风格,天然就带着“坑”。此时如果观察一段时间,下定决心买入的点位已经比启动涨了好多,极有可能会买在顶部区域。

兰兰的基金几个亿规模的时候因为医药风口涨几倍,被追捧争相买入的时候,已经在顶部区域,现在规模扩充到百亿千亿,医药的风格反而阶段性的结束了。看着净值比前几年还有不小的涨幅,但是赚钱的是少数,亏钱的是多数。

2.警惕新闻媒体上的一些报道。今年最经典的案例就是长春高新的老太太,5万变500万,暴涨100倍。这个新闻一度出圈。细看新闻报道时间,4月23日,此时距离长春高新522块跌到今天174块的核爆日5月17日还有不到一个月。 一个涨了N年的牛股,偏偏在核爆前出了这样的新闻,吸引的大批圈里圈外的人去接盘,很难不让人深思。

赚钱不易,显而易见的持有长春高新,甚至比如持有医药,新能源就能赚钱,那真是低估了市场的狡诈。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格力上,格力19年已经从18年的低点走出不断上涨,在19年又因为高瓴资本的收购,不断冲高,回头看,那段占据媒体最疯狂的时候,就是这两三年的最高点。如果持有的票被舆论利好推到了风口浪尖,就要考虑是否因为充分定价而离场。

3.市场90%的时间都是混沌的,不可预测。但是有 5%的高点和5%的低点是很明显的机会。

5%的高点,是一致性预期最强的时候,那时候可以体会到市场的狂热,焦躁,大家弥漫在机不可失错觉中,不怕短期的套牢,生怕错过了上涨的机会。

而另外的5%是我更喜欢的,大家无视企业基本面的改善,无视盈利的逐年增长,只因为过去的某种固有观念或者共识,而不会考虑这些票。注意这时候,不是大家纷纷“抄底”的时候,抄底往往还不是底,底部更像是一种死寂,成交量跌到冰点,好多天甚至没有出一份研报,没有人关注,偶尔谈起,也只是嘲笑或者不看好。

一个月之前,银行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出了招行宁波基金持仓多一些,剩下的一些优秀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营收强力增长,但是无人问津。1月4号我新建了一个50%江苏银行,50%成都银行的组合,这一个月收益刚好15%。当然这一个月的逆势大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是还远没到第一个狂热的阶段。

市场上消息繁多,有利好,也有利空,美联储加息,要不要跑?但是我们央妈可能还在降息路上。A股短期暴跌,要不要跑?但是有很多票估值并不高。

市场上永远有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如果太过执迷其中,反而落了下乘。投资不是一门精密的科学,科学至少可以做一些可控实验,结果也能复制,但是投资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条件,概率事件在已然发生的那一刻是0还是1就尘埃落定,未然发生历史永远无法拿来对比,甚至因果关系是不是可靠存在还要打一个问号。 再这样的情况下,我也不执迷于量化的操作,最多拿来做一些分析辅助决策,钱没那么好赚,提升自己的洞察能力,才是关键。

新的一年自己继续增加见识与认知,独立思考与反思,并与大佬们多交流,多碰撞但不盲从。也祝各位看官新年投资顺利。

(这是投资总结第一篇,看一下反馈,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篇)



全部讨论

2022-02-06 15:06

以史为鉴 没有什么这次不一样 不迷信不盲从 多听多看多研究🙈

2022-02-05 08:40

还记得楼主在20年初未名BBS呼吁满仓的的帖子,当时还加了楼主开的微信群,后来觉得群里消息太多影响判断就退了
但特别认同不盲从,不迷信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