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颗莓专家交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3

Q:国内目前为止蓝莓布置从区域和产量情况是怎样的?

A:公司的蓝莓种植自2013年以来显著扩张,从最初的西双版纳扩展到洪河州、曲靖,再到大理等北方和高海拔地区。十年间,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200公顷增长到约1500公顷,即从18,000亩增至22,000-23,000亩。主要种植基地集中在西双版纳和红河。面对4月至5月供货高峰期的市场竞争,企业通过品种调整和拓展新产区的策略,旨在将供货周期延长至9月至10月,以分散季节性市场压力,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Q:目前蓝莓产量情况以及对之后的预期?

A:去年的蓝莓产量为18,000吨,而根据预测,今年的产量预计将达到22,000至23,000吨。这一数据仅包括符合质量标准的果实,不涵盖品质不符或其他问题的果子。公司对产品质量高度重视。

Q:您如何评估近几年的价格变化以及趋势?

A:在过去几年中,蓝莓的市场价格整体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2022年的价格较2021年有了显著上升,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于2023年,上半年价格表现出一定的坚挺,整体趋势依然是平稳的。进入2024年,价格继续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市场对不同大小的蓝莓有着不同的反应。小果蓝莓因产量较大,竞争较为激烈,其价格相比去年有所下降,约降了10%,反映出供大于求的情况。与此同时,大果蓝莓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且在3月份时出现了缺货情况,这不仅凸显了对大果蓝莓持续高需求,也指出了市场在某些时段供不应求的局面。整体而言,对于小果蓝莓的压力较大,大果蓝莓价格和市场表现相对更为稳定。

Q:2024年以后的两年如何预计?

A:预计2024年之后的两年里,该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尤其是外资品牌的加速进入市场。可以预见的是,产量将大幅增加,这可能会导致价格趋势逐渐下滑,不过整体降价速度预计不会过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计划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以此作为竞争优势。此外,公司可能会参与价格战以保持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可能更为有效地维护公司的市场地位。

Q:云南土地因为政策原因不好拿,竞争对手是怎么布局的?

A:在云南由于土地政策限制,竞争对手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洪河地区。这些企业如何获得土地主要取决于他们与当地政府的协商能力。由于种植蓝莓等作物从开始种植到能产出大批量的产品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企业不能立即从投资的土地中获得回报。因此,大多数公司可能不会急于投资大片土地,也不会迅速扩张其种植规模。他们可能会更谨慎地评估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然后逐步投资土地扩大生产。

Q:整个云南大概有多少产量?

A:整个云南的蓝莓产量,按照目前的数据,大约有10000公顷,换算成亩是16到17万亩。考虑到今年的产量有大约30%的增长,整体上云南的蓝莓种植面积可估计达到了20万亩。若按照每亩产量大约为1.5吨来计算,那么20万亩的总产量将超过30万吨

Q:蓝莓主要是哪个季度上市,量的分布是什么样的?

A:蓝莓的上市季节主要开始于11月,11月到12月期间,市场上蓝莓的供应量约占总年产量的8到9%。随后,在1月、2月和3月,也就是冬末春初,蓝莓的供应量急剧增加,约占全年总量的42到43%。进入第二季度,即4月至6月,蓝莓的供应量达到峰值,大约占年总产量的50%。

Q:促早的比例未来有多大提早的空间?

A:未来促早技术提前蓝莓上市的空间主要受品种特性和种植区域的影响。不同的蓝莓品种有其固定的成熟期,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各有特点。此外,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也会影响蓝莓成熟的速度,热带地区如越南这样的南方地区可能会有更快的成熟速度。

在没有引进新品种或大的品种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的促早技术不太可能对蓝莓的总产量或上市节奏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云南使用的是低蓄冷量品种,这些品种的生长周期通常决定了它们在4月到5月成熟上市,促早技术不能根本改变这一生长规律,它仅能使成熟时间略微提前。公司目前考虑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更换为高蓄冷量的品种,这样可以打破传统的上市窗口期,实现在9月至10月上市

Q:有没有可能全部换成高蓄能品种?大概产量能是多少?

A:将所有蓝莓种植换成高蓄能品种在目前看来并不可行。原因在于这些品种在口感、品质和产量方面可能无法达到低蓄能品种的水平。高蓄能品种虽然可以打破传统的上市窗口期,延长供应时间,但是总体口感可能略逊于低蓄能品种。另外,考虑到市场竞争,尤其是与进口蓝莓的比较,需要找到一个在口感和上市期之间更加平衡的品种。这样的转变需要时间来逐步实施,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度以及市场对不同品质蓝莓的需求。从长远来看,改变种植的品种组合,特别是引入高蓄能品种,可能会逐渐增加,但这需要通过持续的试验和研究来确保所选品种能够在口感、品质和产量方面满足市场标准。

Q:大果供给是否会有明显增长?大果价格持续性会怎么样?

A:有一个主打的品种A25现在变成了开放品种,很多竞争对手在用A25这个品种做培养。

佳沃专家交流$ST佳沃(SZ300268)$

Q:佳沃目前在国内的蓝莓的布局情况,以及区域和产量是怎么样的?

A:目前,公司监控的情况显示,国内最大的蓝莓产区分别位于青岛和云南。虽然之前丹东也有产区,但现在主要产区是青岛和云南,其中云南成为了核心产区。总的种植面积大约是20万亩,青岛大约占了10万亩。云南的产量大约是3万吨,其余产量主要来自青岛和其他地区,其他地区大约有7万多吨。

Q:其他地区的蓝莓主要在哪个季节供应?

A:其他地区主要在5月到9月供应蓝莓。此外,一部分产量会用于深加工,近年来深加工领域发展较快。

Q:未来两年到三年,整个土地规划和产量预期是怎样的?

A:目前公司计划对已有土地进行升级改造。青岛由于是较早的产区,现在需要进行升级。同时,云南地区也将从地栽培转向使用机制栽培进行升级改造。此外,公司还有7万亩的猕猴桃产业区需要升级,以及计划扩展一些深加工产品,比如新推出的椰子饮料和果汁等。产量预计将保持平稳。目前蓝莓处于生长的稳定期,正是两到三年生长壮苗的时候,所以产量相对稳定。

Q:之前提到云南目前主要是地栽,那么地栽的占比大概是多少?未来的提升比例怎么样?

A:目前地栽占比大约是60%,地栽的产量大约是每亩16,000两左右。公司计划在接下来几年通过引入机制栽培,即喷灌系统,来优化调整。

Q:这个调整速度大概是怎样的?

A:这个调整并不是关于速度的问题。因为蓝莓苗有其特定的生长周期,一旦苗木迭代完成,公司就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机制栽培的比例。

Q:佳沃是如何设置其供货价格的?

A: 价格是根据季节变化和蓝莓的颗粒大小来确定的。目前,价格处于中高位,尤其是春节后,现在价格较高,大约在160元每公斤到180元每公斤之间。春季,特别是2月份到现在,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春节期间的价格大约为180元每公斤。

Q: 这个价格是产地的价格还是终端的价格?

A: 是产地发货的价格。

Q:云南地区的产量情况如何?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预计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吨?

A:去年四季度的产量大约是1万吨左右。同样,今年第一季度,产量预计同样是1万吨左右。

Q:明年和后年的产量增长幅度如何?之前提到有计划从地栽培转向机制化栽培,这是否会影响产量增长?

A:变化不会太大,因为这需要一个一到两年的过渡期。

Q:在转变之后的两年内,会看到更明显的产量增长是吗?

A:对,如果单从公司自有的几个产地来说,当前的产量已经是相对较大的了,也是最稳定的。增长幅度不会特别大,除非市场需求大到公司自己的供应跟不上,那时可能需要其他地区的产量来补充。但目前产量基本处于最稳定的状态。

Q:怎么看未来一两年内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需求方面有没有一些压力?

A:市场确实有一定压力。不过,目前行业各公司在蓝莓领域的投入较大,对于机制化栽培的理解和应用也在增加。公司计划保持目前的产量稳定,通过优化蓝莓苗的质量、甜度和颗粒大小,以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优先。

Q:下游深加工在整个销售规模中占比如何?

A:深加工方面,目前占比约30%,主要是以青岛蓝莓为主。由于产量的颗粒大小不易保证,小颗粒和大量产出的蓝莓会被用于深加工。公司有专门的车间进行蓝莓酒、果酱、果泥的深加工,并向大型食品工厂提供儿童果汁果泥,同时也向餐饮渠道供应蓝莓果汁、果酱等。公司还生产冻干粉和直接食用的干果。

Q:云南种植蓝莓的农户的收入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如何?

A:云南地区的农户看好蓝莓产业的发展前景,一些已经开始通过合作社或个人土地整合来进行蓝莓的育苗和栽培。总的来说,蓝莓种植相对于普通农作物能带来更高的收入增长。

Q:目前转向蓝莓种植的趋势是比较多的吗?

A:现在的确有些上升。当前,各地尤其是一些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蓝莓产业,尤其是在产业园区及知名度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和一些区域会进行考察或曝光。因此,目前主要是本地在育苗、机制种植以及肥料等方面做得比较多。

Q:如何看待大果与小果蓝莓的品质问题?未来一两年内,品质是否会影响市场占有率,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上?

A:目前,比如佳沃主要是通过自主培育新的研发苗种,专利苗为主,在种植和运营上不断提升。其他品牌如诺普信也在机制蓝莓方面进行提升,但整体而言,整个行业的链路还未完全打通,还有提升空间。以佳沃为例,因为运营多年,整个供应链路非常清晰。相比之下,虽然其他品牌如诺普信在发展,但仍有差距。

Q:您提到的“链路”主要指什么?

A:链路包括从育苗开始,佳沃拥有自主研发中心进行育苗育总。这包括国际上的育苗技术,以及那些能带来新型甜度或壮果特性的苗种。同时,佳沃的种植和加工中心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例如,公司新上线的海南椰子饮料,椰子壳可以用来加工成土壤,用于机制蓝莓种植,形成一个完善的链条。而对于诺普信等品牌,虽然他们有部分专利苗种和成熟苗的结合,且在专业水肥方面投入巨大,但从开始到销售的整个链条还不够完善,仍在探索中。相较之下,佳沃在监测系统、水肥系统以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整合上已非常完整。

Q: 如果仅从品种角度考虑,佳沃与诺普信及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如何?未来的潜力如何?

A: 在品种方面,消费者和商户都认为大颗粒的蓝莓更受欢迎,给人更新鲜的感觉。公司重视专利苗的选择,优选那些能适应国内口味,具有花果香或坚果香的品种。公司还在保鲜技术、果径大小和新鲜度上不断努力,以保持产品的高质量。

Q:今年云南的天气情况是否会对蓝莓生产造成影响?

A: 今年春季天气对蓝莓的生长非常有利,云南天气较热,促使蓝莓早熟,使公司的产品比其他地区更早上市,对产量影响不大,甚至表现不错。

Q: 能否介绍一下行业内几个龙头公司在渠道营销方面的差异化策略?

A: 佳沃主要采用的是供应商销售模式,不直接参与销售,而是全权委托给供应商。而诺普信则主要采用预付款形式,客户提前支付定金后发货。这种模式类似于供应商提前拉货并支付定金的合作方式。

$诺普信(SZ002215)$ 蓝莓业务也将在 23/24 产季迎来产量井喷,可惜草莓价格下来了

全部讨论

06-18 11:30

rz 蓝莓关佳沃什么事

06-15 18:34

草莓价格涨跌不影响诺普信

佳沃集团跟佳沃股份都搞不清楚

06-15 21:45

要筹码吗?我给你

可惜草莓价格下来了

06-15 14:57

专家不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