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基金马翔:北交所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三重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北交所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未来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的重要孵化市场。回首过去两年,北交所从无到有,平稳运营,以较快速度聚集了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卓有成效。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市场,北交所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高,估值逻辑或将更趋理性。中长期角度,我们乐观看待北交所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第一,北交所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制度不断完善。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全文总共19条。在此基础上,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北交所发布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七方面举措,全国股转公司进一步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整体来看,政策发布超预期,《意见》对高质量建设北交所进行系统性谋划和部署,勾勒了未来10年发展路径和目标。如,(1)简化科创板投资者开户流程,科创板投资者可以直接开户北交所;(2)启用北交所独立代码号段,提高股票辨识度;(3)《转板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畅通转板机制有利于提升估值水平;(4)增加各类型投资者数量,扩大北交所做市商范围等政策“组合拳”。在政策利好的影响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者关注到北交所市场,并为其带来更多资金,助力流动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在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上,北交所已初步形成了全链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场体系,通过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实现更高效的上市流程,企业从受理到过会最短耗时37天;从上市指标上来说,北交所上市要求低于科创板及创业板,对中小企业更加包容。10月17日,北交所总经理隋强也提出,未来将丰富北交所指数体系,研究编制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近期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进入上市辅导期。

第二,北交所上市标的的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显现。众所周知,北交所目前的企业结构以高端智能制造和TMT两大领域为主,很多企业在其细分领域具有稀缺性和高壁垒特征,其报表体现出了较强的盈利稳定性。在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有很多产业链需要补齐和加强,这个过程中很多细分小龙头将会受益。WIND数据统计显示,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接近50%,近八成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其中不乏一批技术实力突出、市场地位较高的标杆性企业,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

第三,北交所是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北证A股整体估值相比于同样以成长股为主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具有显著的估值优势。我们认为,虽然北交所企业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是成长性指标表现亮眼,较多企业有成长为业内独角兽的潜力。目前A股市场的指数点位、估值水平、流动性水平都处于历史低位;未来,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有望改善,而低估值的北交所企业,估值和流动性的提升更加可期。

综上,受益于“政策助力”和“产业发力”的双重积极因素影响,北交所目前有一大批低估值的细分市场龙头标的,随着宏观经济回升、资本市场企稳,这些股票将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升的周期成长行情。(作者系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