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感和得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得到感和得到一字之差,却相差千里之远。

先讲下我自己的经历。2016年的时候我低位建仓了一只股票,一直不动如山的猫在里面,中间有几次起伏都没有动自己的仓位,到了2017年8月份的时候这只股票已经赚了一倍有余,这时候的我信心十足,觉得自己是股神附体。人在得意的时候就要提别小心了,这时候最容易马失前蹄。果不其然,调仓换股之后将自己的盈余基本上损失殆尽。

投资上的失策,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顺,一系列的烦恼把我搞的非常的焦虑,感觉自己所知甚少。感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没有办法轻松的工作和生活了,更不要说投资。经过一阵深入的思考之后,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缺陷,于是开始疯狂的去学习思维模式的转变之类的相关知识。因为我思考的结论是高手和小白之间的区别主要就是思维模式的区别,其他方面的差别是很少的。都是俗人一个,都贪财好色,都一日三餐,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思维模式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有区别,就会从一个小白的视角转换成高手视角。周身的环境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于是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一年读了50多本书,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了。当时感觉自己学习了好多的知识,每天的工作之余主要都用来读书,觉得自己都如此努力了,上帝看到之后会不会给自己一点奖励呢?但是在现实中无论是工作、生活、投资良性影响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时的我也感到很疑惑。

然而随着阅读量的提升,突然意识到了,我在追求的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我追求的是一种得到感,就是会感觉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心里感觉很踏实,但是实际上很少有真正运用到生活学习和投资中。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什么都懂一些,什么话题都能聊一点,天文、地理、经济、哲学、历史、政治,这么多都懂一点的皮毛。然而一旦到需要运用一种知识去处理复杂的问题的时候,就毫无办法,有点老虎吞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可以说就是一堆碎片化的知识,不成系统,更不用说用一堆碎片化的知识去完成一件复杂的工作。

在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两年已经过去了。我知道只有系统的学习某一种知识才能让自己去运用一个系统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我要追求的不是去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天南海北的畅所欲言,而是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应对方案。也就是中国传统美德追求的”讷于言、敏于行”。

于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始在我的生活中起主导作用,那就是熟读经典。不再追求读书的数量,开始追求读书的质量。把一系列的书中最经典的部分反复研读,以求能够体悟到作者当时的状态。每次读书的时候就当成和作者之间的对话,之后就反复的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调整。将一些已经吸收消化的知识在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展现出来就变成了自己知识。

得到感是一种接受,然后转述的过程。而得到是一个接受、内化、展现的过程。表面上看是一样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却是中间一个最重要的内化的环节有无的区别。没有内化的知识还是别人的知识,经过内化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的得到,才能指导自己的人生。

最后以自己到目前为止还不太成功的人生体验得出一条结论--系统学习、多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