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粤港澳大湾区大学选址出炉,东莞凭何击败广深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们致力于

粤港澳大湾区楼情播报、区域研究和楼盘解读

给你最专业的购房指引、投资建议

5月19日,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向媒体披露,不久前,国家已经初步同意,在东莞滨海湾新区设立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湾区大学,目前相关筹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大湾区大学“落地史”

自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出以来,各类关于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和传言始终不绝于耳,其中“大湾区大学”就是呼声最高的配置之一。

△大湾区大学效果图

早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就提出了“创建湾区联合大学”的建议,通过多方合作创建一所新型联合大学,支撑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农工党中央也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协同发展模式的建议”中提出,建立“粤港澳城市大学”,使大湾区成为人才政策、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成长和发挥人才作用的高地。

随后在2019年广东两会上,民盟广东省委也提出,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合作共建“湾区科技大学”。

对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建言献策的马化腾,也是“大湾区大学”的有力支持者。2019年全国两会,马化腾便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的“湾区大学”,作为创新型湾区的高等学府,为湾区输出更国际化、更创新的人才,促进该地区未来发展,并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允许先行先试,让湾区大学成为“试点”。

△大湾区大学鸟瞰效果图

于是在今年3月2日召开的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加快推进“大湾区大学”建设被正式写入广东省新一年的规划中。

如今,官方发声,宣告“大湾区大学”花落东莞滨海湾新区,东莞成功击败呼声更高的深圳、广州,为此事划上句号。

大湾区大学为何如此受关注?

说到底,“大湾区大学”的建设,还是离不开“创新”两个字。

无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还是各种提议“大湾区大学”的建言里,“创新”两字都是重中之重。毕竟,粤港澳大湾区的本质之一就是要打造中国的“硅谷”。

然而在原始创新方面,即便是催生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一大批高新科技企业的深圳,也存在很大的不足。例如高等教育方面,整个大湾区也只有广州、香港具备较强的实力,而深圳、东莞等城市仍差之甚远。数据显示,广东理工类学生占全省学生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型大学依旧是大湾区,乃至广东省的一大短板。

在昨日(5月21日)腾讯举办的全球数字合作伙伴大会上,马化腾就“华为事件”提到: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到发展前沿,拿来主义的空间越来越少。最近中兴、华为事件愈演愈烈,我们也时刻关注贸易战是否会演变成科技战。因此,如果我们不继续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下苦功,我们的数字经济就是在沙堆上起高楼,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新旧动能转化或者助力高质量发展。

因此,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稳步推进,深圳、东莞也愈发积极签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为湾区发展输出更多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就在今年,深圳先后确定了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落户的好消息。与此同时,东莞也在积极计划引进香港的大学到东莞设立校区,同时大力提升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水平,推动区域创新。

那么,为何“大湾区大学”会落户在东莞呢?

今非昔比的东莞

近年来,东莞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拥有了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前沿科技研发平台。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大科学装置的优势,东莞将规划建设53.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全力争取南方光源等关联性大科学装置落地,促进大学科装置之间优势互补,实现效益叠加,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散裂中子源环大厅鸟瞰图

此外,据数据统计,东莞全市高企增至5798家,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达53.8%和40.3%;与优秀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省第二

显然,东莞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制造业方面,东莞同样表现抢眼。截至目前,全市企业总量已经突破50万户,其中工业企业17.4万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排名广东省第一。形成了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11个省级产业集群以及500多万的技工人才。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发达,华为、OPPO、vivo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六,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东莞

再加上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利好的影响下,东莞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加速迈进。

东莞,房企必争之地

今天(5月22日)上午10点,首创置业94650万元+自持商业部分40年成功斩获2019WG015号望牛墩商住地,溢价率达23.5%,扣除配建后折合楼面地价10070元/㎡,一举打破望牛墩土拍总价及楼面地价双项历史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首创置业首次进入东莞市场。

再往前追溯,4月17日东莞有一宗位于万江新城中心的商住地开拍,吸引了27家房企参加了这宗土地的竞拍,可以说是东莞近几年参与房企数目最多、竞争最激烈的地块之一。据悉,参与竞拍的房企当中不少是在东莞没有土地的,竞拍失败的房企仍要等待时机,寻找新的进入东莞市场的机会。最终该块用地最终由中海地产东莞投资有限公司以14.38亿元夺得,楼面价为16089元/㎡

据统计,2018年,进入东莞的新增品牌房企就有龙湖、金融街、金茂、新城控股、深圳颐安、深圳人才安居、安徽交通控股等7家房企。同时,华润等央企纷纷在东莞进行大手笔布局,仅华润置地就在东莞12个镇街布局20个项目

全国品牌房企都在争夺进入东莞的机会,这是为什么?

东莞位于深圳、广州两大一线城市之间,地处广深港经济创新走廊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用优越来形容恐怕都还不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随着轨道交通的完善发展(如南沙大桥、番莞高速、穗莞深城际的开通,深莞地铁互通对接规划等)、经济产业的高效对接(滨海湾新区规划出台、虎门高铁新城等规划落地),都将促使东莞迎来新的发展历程。

再加上东莞自身发展潜力巨大,科技创新、制造业、人居等各方面都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全国目光投向大湾区的时代,位于东莞的大品牌、大配套、好地段、好价格的优质产品无疑有着较好的出手价值,购房者可重点关注。

总编|深晚一兵

主编|青霄笙鹤

撰写|青霄笙鹤

编辑|Babe Yeung

合作联系,加微信▼

swyb409408901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小编删除

重磅!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规划深惠、虎龙、深珠等珠三角城际!

权威人士集体发话,我们该以何种姿态入主深圳?

李晓江:光明科学城是深圳未来最值得关注的发展对象!

重磅!深圳城市更新政策迎重大变化,福田成全市首个应用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