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全球第一,明年或达4万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丨海天

英伟达市值又双叕创新高!

3.3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美国时间周二,英伟达市值冲至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的3.32万亿、苹果的3.27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周二时,英伟达股价上涨3.5%,微软下跌0.5%,苹果下跌1.1%,英伟达实现了超越。

今年至今,英伟达股价已经上涨180%,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上涨,有一飞冲天的趋势。6月13日苹果超越微软,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企业,但仅仅一天之后又被微软反超。

6月7日,英伟达对股票进行分拆,1股拆为10股。上个月英伟达公布业绩,季度营收同比猛增262%,利润同比暴增462%。漂亮的业绩成为股价大涨的支撑与基础。

在本月之前,英伟达市值从未超越3万亿美元,但现在却达到了3.34万亿,增速之快让人惊讶。

微软被斩于马下

英伟达市值快速超越原来的老大微软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在过去12个月里,英伟达市值大涨215%,在过去5年里大涨3400%,今年至今英伟达股价上涨180%,而微软呢?现在的股价只比2014年上涨19%。

2023年6月13日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今年3月1日突破2万亿美元,6月5日迈过3万亿美元门槛。回顾历史,还没有哪家企业以如此快的速度从1万亿冲到3万亿美元。

随着股价的快速上涨,英伟达已经成为标普500指数最重要的股票。截止美国时间周一,在标普500今年的涨幅中,英伟达贡献了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英伟达的上涨主要拜AI所赐。2022年年末时OpenAI推出ChatGPT,引爆AI浪潮。面对英特尔AMD等对手,英伟达凭借GPU、CUDA优势,成为AI训练、AI程序运行的垄断者。

科技巨头们纷纷争抢英伟达产品,包括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特斯拉,它们生怕在AI竞赛中落后。

6月2日黄仁勋表示,将于2025年推出更高性能的Blackwell芯片(又叫Blackwell Ultra),2026年将会推出新的AI芯片平台Rubin,2027年推出Ultra版本Rubin。

今年一财季,英伟达的营收达到260亿美元,当中来自数据中心的营收约为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占了公司总营收的86%。来自游戏部门的营收约为26亿美元,也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威胁英伟达的只有AMD英特尔,按照规划,AMD将于2024年推出MI325X,2025年推出MI350,下一代MI400 AI加速器平台将于2026年推出。

英特尔想用价格挑战英伟达,它开发的Gaudi 2和Gaudi 3芯片有价格优势,可以帮企业省不少钱。

英伟达高管抛售股票

估值达到惊人的3.34万亿美元,一天之内上涨1130亿美元,面对如此疯狂的涨势,投资者既害怕,又充满希望。

分析师估计,在截止2025年1月的一个季度里,英伟达营收将会实现高增长,同比增长一倍。2023年,英伟达每获得1美元营收,利润高达53美分,利润率达到53%。苹果的净利率只有26.3%,微软也只有36.4%。

数据证明,只要英伟达能保持业绩不断增长,市值还有可能爬得更高。

但并非所有人都放心,最近英伟达一些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抛售股票,引起部分人怀疑。

来自SEC的文件显示,2024年6月13日黄仁勋抛售12万股股票,按当时的股价计算,相当于套现1550万美元。2024年6月3日,英伟达运营执行副总裁Deborah Shoquist抛售41140股股票,套现4500万美元。

还有一些高管也跟着抛售。2024年5月29日,英伟达高管Dawn Hudson抛售25000股股票。最近几周,董事会成员Tench Coxe、John Dabiri、 Michael McCaffery、Brooke Seawell和Mark Stevens都曾抛售。

抛售并不一定意味着危险。比如黄仁勋,它所抛售的股票主要是限制性股票和绩效股票,抛售行为是英伟达高管薪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公司允许情况下进行的定期抛售。

截止2024年3月25日,黄仁勋拥有9350万英伟达股票,占公司流通股的3.8%,他最近抛售的股票只是九牛一毛。英伟达其它一些高管抛售的也是限制性股票。

当然,考虑到英伟达股价已经疯涨,为了避险,投资者抛售股票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析师很乐观 市值也许会达到5万亿

在投行Wedbush看来,英伟达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因为AI宴会才开始,离散席还很遥远。

Wedbush认为,明年将会出现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企业,英伟达苹果微软是最有力竞争者。

英伟达的GPU相当于新的金矿或者石油,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企业和消费者会快速拥抱新趋势。企业正在持续增加数据中心AI开支,它们开发、运行生成式AI应用时选择的GPU主要来自英伟达。

Susquehanna资深半导体分析师Chris Rolland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从145美元上调至160美元,如果按160美元计算,英伟达市值将达到3.94万亿美元,离4万亿只有一步之遥。

投行Rosenblatt已经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从140美元上调至200美元。在它看来,Hopper、Blackwell和Rubin芯片将会推动市值上涨,因为它们是硅谷历史上最重要的、最成功的产品循环之一。

Rosenblatt Securities甚至断言,未来英伟达市值将会超过5万亿美元。

Rosenblatt分析师Hans Mosesmann解释称,英伟达的硬件产品很强,但最重要的还是软件,它让硬件优势得以发挥。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在下一个十年里,在整体营收中软件的分量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会推动估值大幅增长。”

日韩及台湾一些相关企业受益

在英伟达的拉动下,专门制造高端芯片的台积电市值跟着飙升,目前台积电市值已经达到25.4万亿新台币(约7800亿美元)。

虽然台积电的涨幅没有英伟达疯狂,但它的股价今年已经上涨65%,过去6个月上涨67%,过去5年上涨294%。

鸿海精密与英伟达达成合作,准备建设所谓的“AI工厂”,它也因此受益。今年至今,鸿海精密股价上涨93%,总市值达到2.81万新台币(约870亿美元)。

日本Advantest专门提供半导体测试设备,该公司股价今年至今已经上涨22%,虽然英伟达贡献的营收只占Advantest总营收的不到1%。Arm公司的股价今年已经上涨152%,Arm大股东软银集团上涨了69%。

再看韩国企业,三星、SK海力士向英伟达提供内存芯片,它们成为受益者。今年至今,SK海力士股价大涨69%,三星只增长了2.26%。

三星SK海力士主要提供HBM芯片,它是AI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三月之前,SK海力士是英伟达HBM芯片的唯一供应商。

6月份英伟达黄仁勋曾表示,考虑采购三星、美光HBM芯片。但另有消息指出,三星芯片未能通过英伟达的测试,主要是发热和能耗存在问题,只是该消息被黄仁勋驳斥。

未来增长要靠机器人

现在很美好,但未来能否继续美好取决于产品力。不论是4万亿还是5万亿,都要落实在产品上。

按照英伟达的规划,2026年将会推出Rubin GPU平台,它是未来增长的关键。

目前英伟达销售的产品主要是Hopper,下一代平台Blackwell年底推出,明年推出Blackwell Ultra,性能进一步提升,2026年推出Rubin GPU。

关于Rubin平台,黄仁勋并没有透露太多信息,他甚至对是否应该谈论Rubin都不怎么确定。黄仁勋公开称:“我可能会后悔公布这一消息。”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一家企业如果公布下一代平台的相关消息,客户就会迟疑,暂时不会采购,选择等待新品推出。

Rubin AI将会采用HBM4内存芯片,这款芯片现在还没有上市。Rubin AI还会引入NVLink 6 Switch,速率达到3600Gbps,相当于NVLink 5 CX9 SuperNIC的两倍。黄仁勋不久前还介绍了Vera,它是一款ARM CPU,它会成为Vera Rubin的一部分。之前的Grace Hopper芯片也是将Grace CPU和Hopper GPU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未来英伟达芯片的技术细节,但在黄仁勋的眼中,下一波AI将会围绕“physical AI”展开,也就是可以理解物理法则的AI。

黄仁勋宣称:“未来某一天,一切移动的东西都将是自主的。”

黄仁勋认为,物理AI可以理解世界模型,知道如何参与世界运行,能感知世界,它必须拥有出色的感知力,可以理解人类,理解人类问题,可以执行各种任务。

一旦物理AI成熟,世界将会变成机器人世界。

黄仁勋表示:“所有一切工厂都将是机器人工厂,工厂将会协调机器人,机器人将会制造机器人,机器人与机器人交互。要达成这样的愿景,我们需要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

Physical AI具备学习能力,可以感知、理解世界,可以做规划。强化学习是Physical AI变成现实的关键性技术。

目前英伟达正在加速前进,以前它每两年更新一次架构,现在变成一年一次。AMD也会按照相似的速度更新产品。

黄仁勋说:“英伟达以一年为节奏向前推进。我们的基本哲学相当简单:打造整个数据中心,分解,然后将各部份销售给你,以每一年为单位推进,努力将各方面向技术极限推移。”

如果未来真是机器人世界,英伟达无疑将会成长为超级科技巨无霸。

参考链接:

1、网页链接

2、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