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囚徒困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互联网看似机会无限,但任何试图做法市场的后来者,都面临着巨头的围墙。要么依附,要么死亡,有第三条路吗?

雷军2010年12月做米聊时,最怕的就是腾讯。但当时雷军还尚村一丝侥幸,认为腾讯有所反应之时或许米聊已经成功了。然而,后发的微信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1亿用户的积累,把米聊等所有同质应用甩在身后,继而拿下了社交的又一座巅峰。而米聊,真正成了小米之家的准内部交流工具,尽管量级也颇可观,却再也无法做成杀手级的应用了。

米聊案例的典型之处,是它代表了几乎所有试图在互联网世界有所斩获的创业者们的共同困境。作为后来者,即使强大如雷军,都要考虑如何面对腾讯,面对阿里,面对百度,面对一切可能与之成为对手的巨头。

你能听到的成功案例,有哪一家是与巨头绝缘的?京东、58同城、美团点评、搜狗选择了腾讯,微博、高德、优酷等选择了阿里巴巴,而滴滴出行,两边都站,这客观上也是其并购Uber中国以及打败易到等一众对手的最主要的原因。

能够坐着和巨头谈条件的人毕竟是少数,京东的刘强东和顺丰的王卫堪称这里面的异类了。腾讯自己做电商不是很成功,转而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成为后者最大的股东;马云觊觎顺丰的成就,在投资未能成行的前提下,成立菜鸟物流,终于还是把顺丰拉拢了进来。但总体上,顺丰是独立的,并不像“四通一达”那样过分依赖于阿里系电商的订单。

互联网看似机会无限,但任何试图做大市场的后来者,都面临着巨头的围墙。要么依附,要么死亡,还有第三条路吗?尤其在当下巨头什么都想做的创业环境下,新晋的创业者皆是步履维艰。

“互联网+”和这一波移动浪潮的确是带动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但除了获得巨头投资和得到巨头隐蔽的企业,又有哪家能够抵挡得住所谓的模仿、借鉴与超越。于是,几家独大取代了互联网行业的整体繁荣,这种“马太效应”将成为未来数年乃至更久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主流。留给创业者的,或许就剩下了锦衣夜行这一条路,他们只能在特巨头们熟睡时紧赶几步,免得一觉醒来就被无情地超越或颠覆了。

都知大树好乘凉,但创业者唯一的生存与强大之路,却是让自己成为大树,迎击风雨,茁壮成长。然而像京东、顺风这样脱颖而出的创业者,着实不多。大多数的创业者,命运仍如玩偶一般,被一双双看不见的手所摆布。

听起来很是悲壮,但事实确实如此。

文 | 《中国经济信息》副总编辑 张兴军








全部讨论

滑稽的恶霸2017-06-05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