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00]逆水行舟的赛力斯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赛力斯(SH601127)$ $理想汽车(LI)$

========以下为随手记,充满了我对市场的偏见。当然不足以作为投资参考=======

========如有我错过的信息和错误,欢迎指正=========

========分割线=======

赛力斯必须要说华为,那我们刚开始直接说华为。

第一,华为想做供应商的理想是不是对的?

华为、长安、东风,还有一些其他车企的联合公司引望根据目前的消息已经完成注册,8月份之前完成公司组建。这个策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主要还是看上了做供应商这个市场要比做单个车企的市场更大。

赛力思虽然配合度很高,但是华为最多只能赚卖货的钱,连公司的成长都分享不了。

第二,华为能不能做成像博世一样的供应商?

博世供应商角色在油车时代是以提供关键零件、部件以及有限的子系统的形式。但是在电车的时代,要实现智驾的话,只凭单一的零件级别显然是达不到的,当然你你也可以采购这些零件,但是华为显然是不只是想做零件的供应商,他要做的应该是整个智驾的供应商,因为任何一个车企都很难供得起研发成本这么高的智驾团队,多头部车企合作应该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但是这样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智驾系统对系统的集成度和综合度要求,对车企的支撑能力和配合能力要求也会比较高,难度更高。软件定义车和智驾系统会是大的系统集成商,有一些车企能从中收益,但是不会是所有的车企。

第三,华为什么时候能成为像博世一样的供应商?

一个很显然的道理是,如果把奔驰的零部件装到奥拓上,那出了问题大家都认为是奥拓有问题,而不会认为奔驰的零件有问题。同样的道理,华为要成为一个好的供应商,需要自己的零件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验证之后,才会被大家认可。

华为的产品目前获得大家较高认可度,只有问界这个品牌。智界同样的采用了华为的系统,销量就很是一般。所以华为如果想成为像博世一样的供应商,他首先应该打造自己的旗舰产品,也就是继续把问界这个品牌做下去,做成豪华车阵营里面的标杆产品。

第四,赛力斯这个车企能不能承担如此重任

华为已经别无选择,华为也和很多的车企传出过绯闻,但是大家都拉不下这个面子,或者是大家都觉得自己还行,想努力一把,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现在,既然已经把重要的合作伙伴定义为了赛力斯,那么这一条路只能走到黑。除非赛力斯的人和华为分道扬镳,否则问界、赛力斯和华为智驾团队永远是捆绑在一起的,M7出了问题,大家也直观觉得华为有问题,而不是赛力斯有问题。不管华为还有他的智驾团队,以后有什么想法,问界都是一个他绕不过去的品牌。是一个必须做好的品牌。

奇瑞和北汽的那两个技,我觉得不太看好,唯一一个还可以谈的就是江淮。但是江淮本身又非常的本分,他也没有自己做品牌的习惯,如果说华为要在江淮上面重启炉灶的话,那就相当于华为直接下场做产品,这个和现在所谓的合资公司这一个概念是矛盾的。至少在目前这个场景下,我觉得不太可能实现。

第五,引望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会分担华为带来的流量?

合资公司如果要真正出产品出来,首先时间少还是需要一两年的磨合期,再一个就是问界这个旗舰不能到问界的期间倒了其他所有的如果说没有一个能及时顶上来的,哪怕有一个能顶上来的,我觉得都会对智驾团队的作品或者是成品产生质疑。

第六,赛力斯的研发能力是不是足以支撑后面的发展?

光凭赛力斯本身当然撑不起来,就连蔚来这种可以认为是在高端市场里面站稳了的车企,如果要自己独立研发智驾、充电设施等等一些,也是非常的吃力,只能忍着亏损。所以问界近几年的研发,还是完全离不开华为的车BU,赛力斯就像是引望公司的试验田。

华为车BU的部长去赛力斯当副总裁,后续的研发能力应该是不弱的。

第七,赛力斯如果要成功的话需要做什么?

根据2023年和2024年前4个月的车企销量榜,可以看出来问界的用户,他对于高端的全智驾的车型更加的看好,所以赛力斯的发展重点应该是20~50万之间的智驾车型。尤其是30~50这个区间的,在20~30万这个区间里已经打得非常的激烈,只要保有一定的市场,主要利润可能还是要靠类似于m9这个级别的产品。

赛力斯的最大增量的可能是豪华轿车业务,如果能出一款卖到40万左右的轿车,对于整体的营收、利润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第八,赛力斯如果会成功,大概会有多成功?

这个是定量的拍脑袋。

当年国产车是廉价平替的代名词,而今天的问界、仰望、蔚来、岚图还有一些其他的品牌大家都非常认可他们是豪华品牌,也认为他们是豪华产品。所以,赛力斯如果会成功,我觉得至少可以顶掉一个BBA的名额,拿奔驰来说,去年在中国总共卖了有80万辆车,中国区总营收差不多是273亿欧元,约两千二百万人民币。净利润率大概是10%左右。宝马和奥迪也差不多是这个量级。问界全系列大概300多亿的收益,和传统豪车比还有巨大的鸿沟。

如果问界能顶掉一个豪车品牌的市场,那么市值会到5000亿量级。这个可能有点遥远,但是顶掉0.5个豪车品牌,每年卖出40万量车还是值得期待的。

第九,赛力斯值得买吗?

就近期的表现,我觉得各种消息应该是偏空一点点,因为大家都知道合资公司的诞生,会吸引着一些华为的流量和吸引一些华为的技术支持的力度,但是长远来看,问界这个品牌是华为智驾团队必保的品牌,没有道理就此沦落,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再翻番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以后根据引望公司的协议细则择机考虑买点。

前方可能是地雷战,也可能是无限荣光。

全部讨论

05-29 22:34

在较高端的这个赛道中,2023年中国一共卖出了65万辆BBA,价格在25-40万区间内。
算是目前M5,M6,L8,L7,蔚来的主战场。